李铁成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1
-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口腔种植骨增量中以骨劈开结合骨挤压术开展的效果以及稳定性分析
- 2022年
- 解析在临床治疗时,对行口腔种植骨增量的病人,配合骨劈开使用骨挤压术的效果。方法 80例行口腔种植骨增量的病人,在2020年7月--2022年8月时间内被选择进入本次研究,对所有人进行随机数字抽取的方法进行分组,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研究组(40人),配合骨劈开使用骨挤压术,对照组(40人),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比较临床指标,治疗效果,并发症,生活质量。结果 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效果更佳(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时,对行口腔种植骨增量的病人,配合骨劈开使用骨挤压术的效果明显,具有临床价值。
- 李铁成
- 关键词:骨劈开稳定性
- Snail与E-cadherin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15年
- 目的研究口腔鳞癌中转录因子Snail和黏附分子E-cadherin表达,并探索二者与口腔鳞癌进展转移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38例口腔鳞癌组织中Snail与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并与各项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口腔鳞癌组织Snail的表达程度随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逐渐增强,伴有淋巴结者高表达;E-cadherin的表达程度随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逐渐降低,伴有淋巴结转移者低表达。结论 (1)Snail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口腔鳞癌恶性程度相关。(2)Snail蛋白可能在转录水平上调控E-cadher in蛋白的表达。
- 邱明高晓玲李铁成
- 关键词:口腔鳞癌免疫组织化学E-CADHERINSNAIL
- 探究微创种植牙技术用于下颌磨牙区牙齿缺失患者的美观度及咀嚼功能的改善效果
- 2022年
- 观察微创种植牙技术用于下颌磨牙区牙齿缺失患者的美观度及咀嚼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对我院60例下颌磨牙区牙齿缺失患者进行选择,所选择的时间段为2020年11月至2022年9月,一组主要进行微创种植牙技术治疗,另一组主要开展常规牙龈翻瓣口腔种植术,对获得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针对手术时间、恢复情况得到的数据结果分析,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针对美观度获得的数据结果分析,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针对牙齿咀嚼功能、牙周咬合力、BI、GI获得的数据结果分析,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针对并发症获得的数据结果分析,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针对炎性因子获得的数据结果分析,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下颌磨牙区牙齿缺失患者微创种植牙技术治疗,患者恢复情况好,美观度高,咀嚼功能改善好,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炎症反应,值得借鉴。
- 李铁成
- 关键词:咀嚼功能
- 美容整形清创缝合术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颌面部外伤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探讨美容整形清创缝合术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颌面部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0例颌面部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外科缝合技术进行清创缝合,治疗组患者采用美容整形清创缝合术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进行清创缝合,比较两组患者创口愈合时间及瘢痕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为76.4%,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愈合时间为(4.51±2.01)d,对照组为(7.72±2.02)d;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缩短了治疗组患者愈合时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美容整形清创缝合术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于颌面部外伤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避免瘢痕的形成。
- 李铁成曲丹
- 关键词: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颌面部外伤
- 趋化因子I-TAC及其受体3对腺样囊性癌转移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初步研究趋化因子(I-TAC)及其受体(CXCR3)诱导血管生成拟态形成在腺样囊性癌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实验选用唾液腺样囊性癌病理蜡块24块,综合临床症状和镜下观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及正常唾液腺组织旁组织中I-TAC-CXCR3的表达并采用PAS、CD31双重染色法检测各组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状况。结果:I-TAC和CXCR3在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瘤旁组织(P<0.05)。在有神经转移的腺样囊性癌组织中高于无神经转移的腺样囊性癌组织(P<0.05)。有神经转移和无神经转移组织都存在血管生成拟态,然而在有神经转移的腺样囊性癌中血管生成拟态的表达数量明显高于无神经侵袭组和正常组织。结论:I-TAC和CXCR3在腺样囊性癌组织中高表达提示二者可能在腺样囊性癌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血管生成拟态在有神经转移的腺样囊性癌中高表达且CXCR3与组织阳性表达的血管生成拟态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18,P<0.01)。初步得出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可能与腺样囊性癌的神经转移相关。
- 庄桂婧李铁成邱明
- 关键词:腺样囊性癌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血管生成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