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辛向东

作品数:5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篇得率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正交试验法
  • 1篇桑叶
  • 1篇桑枝
  • 1篇桑椹
  • 1篇生物酶
  • 1篇生物酶法
  • 1篇食品
  • 1篇食品安全
  • 1篇市售
  • 1篇丝蛋白
  • 1篇提取工艺优化
  • 1篇添加剂
  • 1篇尿素
  • 1篇酰基
  • 1篇酰基化
  • 1篇纤维素
  • 1篇响应面

机构

  • 5篇江苏科技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江苏银宝农业...

作者

  • 5篇辛向东
  • 3篇桂仲争
  • 2篇刘云飞
  • 2篇陈昆
  • 2篇王晓岚
  • 2篇牟会荣
  • 1篇徐磊

传媒

  • 2篇蚕业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生物酶法的酰基化桑椹花青素的制备与特性被引量:5
2021年
为尽可能减少花青素的降解,提高其稳定性,采用生物酶法,对桑椹花青素进行酰基化修饰,并与非酰基化花青素进行对比研究。运用单因素试验筛选脂肪酶、反应溶剂和酰基供体,分析对花青素酰基转化率的影响。确定酰基化反应的优化条件为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为酰基化催化酶、吡啶为催化反应溶剂、苯甲酸甲酯为酰基供体,酰基化效果最好,转化率最大为13.5%。采用傅里叶红外、高效液相色谱对产物进行分析,经鉴定,酰基化产物为单酰基或多酰基花青素。此外,研究了酰基化对花青素稳定性和抗氧化性的影响。酰基化可提高花青素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和耐酸碱稳定性。相同温度下,酰基化花青素保留率提高约5.0%,光照6d后,酰基化花青素的保留率仍高达96.1%。酰基化可以显著增加花青素体外抗氧化性,增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比非酰基化花青素提高30%,金属离子螯合能力高达90%。酰基化花青素肿瘤细胞活性抑制率可达81%,而非酰基化花青素仅为50%。该研究为花青素稳定性提高和性能改善提供参考的理论依据。
蒋希芝徐磊张蓓辛向东辛向东桂仲争
关键词:酰基化生物酶花青素抗氧化性
桑枝纤维素提取方法及其结构特征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桑枝是蚕业生产过程中生物质量最大的资源,其中纤维素含量占50%以上,纤维素可广泛应用于纺织、食品、医药及建筑等行业。为提高桑枝纤维素的利用效率,比较氯化胆碱-1,4-丁二醇、氢氧化钠-亚氯酸钠和硝酸-乙醇提取桑枝纤维素的效率,并运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DTG)、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对提取的纤维素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3种方法提取桑枝纤维素的得率和纯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硝酸-乙醇法提取纯度最高,纤维素质量分数达到86.48%±0.29%,但得率仅为28.63%;氢氧化钠-亚氯酸钠法和氯化胆碱-1,4-丁二醇法提取物中纤维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0.13%±0.25%和43.65%±0.23%,得率分别为32.51%和85.61%。3种提取方法均未改变桑枝纤维素的晶型,仍为Ⅰ型纤维素,其中硝酸-乙醇法提取纤维素的纤维物质结晶度最高。研究结果为后续桑枝纤维素资源的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辛向东张宁张蓓张月月桂仲争
关键词:桑枝纤维素
蚕丝蛋白的NaOH-尿素溶解工艺及护肤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蚕丝蛋白具有诸多优良特性,在美容护肤、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应用广泛。由于丝胶蛋白和丝素蛋白的分子结构不同,在使用前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存在回收困难、能耗高等问题。研究影响NaOH-尿素法快速溶解蚕丝(丝素和丝胶)的关键因素,获得最佳溶解条件为:在1 L溶解体系中,40 g蚕茧在NaOH浓度为1.20 mol/L、尿素浓度为8 mol/L、温度为40℃的条件下水解3 h可完全溶解。所制备蚕丝蛋白的酪氨酸酶抑制率、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极显著高于单一的丝胶蛋白和丝素蛋白,其保湿性能与丝素蛋白基本一致。用NaOH-尿素体系溶解蚕丝蛋白,操作简便,反应环境温和,产物具有良好的美白和抗氧化特性。
赵山顾圩杰李志永张蓓辛向东张磊桂仲争
关键词:蚕丝蛋白
正交试验法与响应面法在桑叶黄酮提取工艺优化中的应用和比较被引量:49
2016年
为高效地提取桑叶黄酮,采用正交试验法和响应面法就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和液料比4个因素进行桑叶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正交优化法所得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0 min、乙醇浓度50%和料液比100 m L/g,此条件下桑叶黄酮的得率为4.53%.响应面优化法所得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8℃、提取时间40 min、乙醇浓度52%和液料比86 m L/g,此条件下桑叶黄酮得率为4.71%,而理论预测值为4.64%.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的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桑叶黄酮量高于正交试验法,生产能耗也低于后者;并且响应面法建立的优化模型也能较好地预测桑叶黄酮的提取率.
牟会荣陈昆王晓岚刘云飞辛向东
关键词:正交试验响应面法桑叶
镇江市部分市售面制食品铝含量调查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了解镇江市售面制食品的铝残留情况,为食品安全监督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11月-2014年4月,于镇江市街边摊点、学校食堂、超市、面馆及面条加工点等居民主要购买场所,采集237份面制品,按《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GB/T5009.182-2003)检测样品中铝含量,根据《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进行结果评价。结果铝含量检测范围为8.23~564.4mg/kg,均值为(57.28±81.35)mg/kg,超标率为13.08%。不同类别食品超标率依次为油炸类食品(100.00%)、蒸制类食品(30.00%)、面条类食品(9.09%)、烘焙类食品(7.32%)、膨化类食品(6.67%),不同购买点超标率依次为街边摊点(30.36%)、学校食堂(16.13%)、超市(7.07%)、面馆/面条加工点(3.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镇江市市售面制品铝含量超标率较高,尤其是油炸类和蒸制类面制品,应加强对相关生产企业的监管和技术指导。
辛向东王晓岚陈昆刘云飞牟会荣
关键词:铝含量面制食品食品安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