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松林

作品数:13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克罗恩
  • 5篇克罗恩病
  • 3篇直肠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组
  • 2篇蛋白质组学
  • 2篇蛋白质组学研...
  • 2篇营养管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治疗
  • 2篇会阴
  • 2篇白质
  • 2篇便秘
  • 2篇肠穿孔
  • 2篇肠营养
  • 2篇穿孔
  • 1篇低位直肠
  • 1篇低位直肠癌
  • 1篇电泳

机构

  • 13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3篇万松林
  • 10篇丁召
  • 8篇钱群
  • 5篇吴云华
  • 5篇江从庆
  • 4篇刘韦成
  • 3篇茹新宇
  • 2篇郑科炎
  • 2篇秦前波
  • 2篇任相海
  • 1篇喻学桥
  • 1篇叶梅
  • 1篇张秋雷
  • 1篇郑科焱
  • 1篇李颀
  • 1篇肖辉
  • 1篇张延涛
  • 1篇张亦超

传媒

  • 5篇临床外科杂志
  • 3篇中华炎性肠病...
  • 1篇医学新知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17
  • 3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治疗管状肠外瘘18例分析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治疗管状肠外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填塞治疗管状肠外瘘病人18例,术前均采用瘘管造影确定瘘管走向,除小肠瘘外其他病人均用术中结肠镜确定内口位置以及辅助确定瘘管走向。术后随访了解瘘口周围组织的色泽、弹性、质地,有无局部红肿、疼痛、溢液、异物感,有无全身反应以及瘘管闭合情况。结果病人术后随访全身状况良好,其中12例首次手术后瘘管闭合,周围组织无红肿、疼痛、溢液,临床治愈,短期随访(1年)无复发。6例术后瘘口局部红肿、溢液,瘘复发,3例再次手术后瘘管闭合,临床治愈,短期随访(1年)无复发,3例未愈,肿瘤复发和肠结核各1例。所有病人均无不良反应。结论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治疗管状肠外瘘安全、可靠。
万松林刘韦成茹新宇田翠萍丁召郑科炎吴云华江从庆钱群
关键词:临床疗效
克罗恩病合并复杂直肠会阴瘘和直肠阴道瘘行改良Bacon术二例报道被引量:1
2024年
克罗恩病(CD)是一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累及消化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直肠肛周受累是CD的复杂表现形式。难治性直肠肛管型CD是导致患者直肠切除和永久性肛门失功能的主要原因。近期我们中心对拟接受直肠切除的两例复杂直肠会阴瘘、直肠阴道瘘的CD患者实施了改良Bacon术。现将这两例病例资料进行总结报道。
张梦婷李道江万松林任相海叶梅刘依丁召
关键词:克罗恩病改良BACON术直肠阴道瘘直肠会阴瘘
小肠置管联合食糜回输治疗克罗恩病合并小肠穿孔二例被引量:3
2022年
病例1,男性,41岁。因腹痛5天,加重伴发热1天,于2021年2月25日入院。确诊克罗恩病18年,长期口服美沙拉嗪治疗。入院查血:血红蛋白114 g/L、白蛋白25.4 g/L、总蛋白52.8 g/L。入院时身高178 cm、体重55 kg、BMI 17.3589 kg/m^(2),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评分为5分(≥3分),有营养不良风险。腹部CT检查提示空腔脏器穿孔。初步诊断:(1)腹腔感染;(2)肠穿孔;(3)克罗恩病。
范洲万松林张亦超丁召钱群
关键词:小肠营养管克罗恩病小肠穿孔
低位直肠癌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与传统术式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比较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AP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并发症及短期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54例行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20例病人接受传统APR手术(APR组),34例接受肛提肌外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ELAPE组)。结果与传统APR组比较,ELAPE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术中标本穿孔率及环周切缘阳性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APR比较,ELAPE组术后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尿潴留发生率更高,手术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短期随访,ELAPE组1例出现复发,无死亡病例;传统APR组盆底复发1例,死亡1例。两组局部复发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APE手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会阴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其明显降低了术中直肠穿孔率和术后标本环周切缘(CRM)阳性率,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了手术根治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肖辉万松林茹新宇丁召喻学桥江从庆郑科焱钱群
关键词:环周切缘
出口梗阻型便秘病人的差异表达蛋白及其生物学功能-基于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出口梗阻型便秘(ODS)病人病变直肠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纳入ODS病人20例、混合痔脱垂病人(无便秘症状)10例,所有病人均行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并收集手术切除直肠标本。利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筛选ODS病人与混合痔脱垂病人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谱,并对所有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和信号肽(SignalP)分析。结果ODS病人与混合痔脱垂病人之间差异表达蛋白共164个(表达上调88个,表达下调76个),涉及的生物过程主要包括细胞过程、生物调节、代谢过程等,涉及的细胞组成主要包括生化过程、细胞结构等,涉及的分子功能主要包括结合位点、催化活性、分子功能调节等。涉及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神经退化疾病、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及免疫疾病等。结论ODS病人与非便秘病人直肠组织蛋白存在差异,差异表达蛋白所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及涉及的信号通路可能参与ODS发病机制。
李文哲万松林刘韦成吴云华江从庆钱群
关键词:出口梗阻型便秘差异表达蛋白蛋白质组学
短肠综合征的病因
2022年
短肠综合征(SBS)是一组由于广泛小肠切除或旷置后,残存的功能性肠管不能维持患者营养需要或儿童生长需求的吸收不良相关症候群。虽然该病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SBS的轻重程度及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发病及残留小肠的长度。成人与儿童在常见病因上存在明显差异。充分认识其原发病因,从源头上干预和治疗,是预防和减少SBS的重要策略。本文总结了SBS的常见病因,以期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万松林丁召
关键词:短肠综合征病因
胃间质瘤腹腔内破裂出血一例
2016年
患者,女,21岁,因上腹痛1天急诊入院。体格检查:神清,精神可,轻度贫血貌,心率86次/分,血压108/74 mmHg。腹膨隆,腹软,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
万松林刘韦成吴云华钱群
关键词:胃间质瘤出血
结肠拖出式延期肛管吻合术在复杂直肠肛周克罗恩病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2025年
克罗恩病(CD)是一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主要累及消化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直肠肛周受累是CD的复杂表现形式。难治性直肠肛管型CD是致使患者直肠切除和永久性肛门失功能的主要原因。结肠拖出式延期肛管吻合术, 切除病变受累直肠、处理齿状线及肛管, 待拖出结肠与肛管粘连后再行修整吻合, 以期保护患者的肛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对难治性直肠肛管CD选择这种手术方式的具体适应证和时机值得探讨和研究。
万松林屠倩文丁召
关键词:克罗恩病直肠肛管
慢传输便秘患者结肠组织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慢传输型便秘型(STC)患者与正常人结肠组织蛋白质表达的差异。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计算机辅助的图像分析以及质谱鉴定方法,对5例STC患者与5例正常人结肠组织蛋白质进行分离和比较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平均胶蛋白斑点数为239个,STC组平均胶蛋白斑点数为215个,与正常对照组平均胶匹配点数为197个,匹配率为82%,有14个蛋白质点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倍数〉10,P〈0.05),其中有12个蛋白点表达发生明显上调,有2个蛋白点表达发生明显下调。结论STC患者与正常人结肠组织蛋白质表达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些差异蛋白可能参与了STC的发病机制.
刘韦成万松林张秋雷张延涛任相海丁召郑科炎秦前波李颀吴云华江从庆钱群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双向凝胶电泳慢传输型便秘
一种胃管
一种胃管,包括胃内减压管以及套装在胃内减压管中的空肠营养管,所述胃内减压管上端开口,下端安装有第一单向阀,且其侧壁上设置有若干胃内减压引流侧孔,所述胃内减压引流侧孔中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空肠营养管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
万松林李道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