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石
- 作品数:22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干旱胁迫下陇薯系列马铃薯幼苗叶片抗逆生理指标比较及抗旱性评价被引量:4
- 2021年
- 为了比较陇薯系列马铃薯品种的抗旱性,以陇薯系列和LK99的幼苗为材料,用PEG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将所有参试品种的根系在20%PEG溶液浸泡2 h后,对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行测定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叶片各测定指标间有较大差异,但不同指标与抗旱性之间没有一致的相关性,单一指标不能完全反映抗旱性的强弱。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各品种的抗旱性从强到弱依次为陇薯10号、陇薯4号、陇薯7号、陇薯5号、陇薯8号、陇薯12号、陇薯9号、陇薯6号、陇薯3号、陇薯14号、LK99、陇薯11号。
- 贾小霞齐恩芳齐恩芳马胜刘石吕和平马胜
- 关键词:马铃薯抗旱性隶属函数法
- 甘肃省马铃薯主要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被引量:14
- 2018年
- 2015年-2016年,在甘肃省10个地市24个马铃薯主栽县(区)146个生态区域(乡镇)采集了757份具有典型症状的马铃薯样品,应用DAS-ELISA法进行检测,筛查6种主要病毒(PVX、PVY、PLRV、PVA、PVS和PVM)。结果表明:631份样品检测到病毒,PVS的检出率最高,达47.03%,PVY次之,为33.82%,PVA最低,只有0.63%;发生复合侵染的病毒主要为PVY+PVS,复合侵染率达到10.13%,三种病毒复合侵染主要是PVY+PVS+PVM;病毒种类和感病程度与品种、地域有关。
- 齐恩芳刘石刘石文国宏贾小霞黄伟高彦萍
- 关键词:马铃薯病毒病
- 草铵膦对转Bar基因马铃薯的药害及田间杂草的防治效果被引量:4
- 2017年
- 为评价草铵膦对转Bar基因马铃薯的药害及田间杂草的防治效果,在‘陇薯3号’及其转Bar基因株系苗期和现蕾期的地块,用草铵膦对所有马铃薯植株和杂草进行叶面喷施。通过观察统计,发现药后3 d时,转基因株系的所有植株叶色浓绿,长势良好;未转基因植株‘陇薯3号’和所有杂草的叶片表面出现枯斑并萎蔫变黄。苗期药后9 d时,所有转基因植株仍然叶色浓绿,长势良好;未转基因植株‘陇薯3号’和所有杂草全部干枯,完全死亡。现蕾期药后9 d时,转基因植株和未转基因植株‘陇薯3号’与苗期药后9 d时状态一致,绝大部分杂草干枯死亡,但少数杂草仍保持绿色。苗期药后25和35 d时,未转基因植株‘陇薯3号’和绝大部分杂草仍处于完全死亡状态,极少数残存杂草正常生长,但此时转基因马铃薯的长势已远远强于这些杂草,其生长基本不受残存杂草的影响。现蕾期药后25 d时,残存杂草的种类和数量较苗期增多,并且长势对马铃薯的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 马胜贾小霞贾小霞李高峰齐恩芳李高峰李掌齐恩芳张荣
- 关键词:马铃薯除草剂抗性草铵膦
- 一种马铃薯茎段组织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
-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茎段组织培养基,还包括马铃薯试管苗茎段一步成苗培养方法。选用MS传统培养基,提供培养组织生长发育所需的无机营养元素和部分有机营养元素;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具有广谱性,适合多...
- 齐恩芳贾小霞刘石吕和平黄伟张荣
- 文献传递
- AtDREB1A基因过量表达对马铃薯生长及抗非生物胁迫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为明确AtDREB1A基因过量表达对马铃薯生长及基因表达的影响,以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L3)及其AtDREB1A转基因株系T2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在马铃薯盛花期将盆土含水量控制为田间最大持水量(FWC)的45%~50%,观察转基因前后植株表型,并研究叶片MDA含量、RWC、SOD和POD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正常浇水条件下2个株系各指标差异不大。胁迫20d后,转基因植株T2的表型明显好于对照L3,且RWC显著高于L3;各株系叶片的MDA含量、SOD和POD活性均明显上升,但转基因植株MDA含量上升幅度较对照小,抗氧化保护酶SOD、POD活性升高幅度较对照大,说明转基因植株细胞膜损伤和膜脂过氧化程度较轻,植株的耐旱性明显提高。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转基因材料T2相对于L3的差异表达基因共430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287个,下调表达基因143个。功能注释和显著性富集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富集涉及GO功能分类体系中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个大类别,且大部分集中在细胞内和膜上,主要涉及信号传导、氧化还原、生物调解、应激反应、发育过程、系统免疫过程、核酸和蛋白结合转录因子活性、转运活性及催化活性。其中抗非生物胁迫相关蛋白PPR、HSP、P450、MLO等家族的大量基因表达量发生较大变化,说明这些基因在转AtDREB1A基因马铃薯抵御干旱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AtDREB1A基因提高马铃薯抗旱性的调控网络奠定了基础。
- 贾小霞齐恩芳齐恩芳文国宏刘石李建武黄伟
- 关键词:马铃薯非生物胁迫差异表达基因干旱
- MS培养基不同成分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为了探索马铃薯脱毒苗高效低成本快繁培养基,以‘陇薯7号’和‘陇薯20号’试管苗为试材,测定不同培养基上试管苗的株高、茎粗、叶片数、茎叶鲜干重和叶绿素含量。以除去有机的MS培养基为对照,在仅缺钙的培养基上,两品种都能正常生长,但‘陇薯20号’的株高显著低于对照;仅缺乏微量元素或同时缺乏钙盐和微量元素时,‘陇薯7号’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陇薯20号’的株高显著低于对照;缺铁使‘陇薯7号’新芽失绿,生长受阻,但对‘陇薯20号’没有产生不利影响,且铁和钙盐同时缺乏有利于‘陇薯20号’的生长;在只含MS大量元素的培养基培养时,两品种前期均出现茎叶微黄的现象,但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黄色逐渐消失,且‘陇薯7号’的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由此可见,不同品种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差异较大,‘陇薯7号’和‘陇薯20号’分别可以在只含大量元素和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的MS培养基上高效快繁。
- 贾小霞齐恩芳齐恩芳黄伟刘石文国宏黄伟
- 关键词:马铃薯试管苗MS培养基脱毒苗钙微量元素
- 一种马铃薯试管苗无菌快繁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铃薯试管苗无菌快繁装置,属于马铃薯试管苗扩繁技术领域,用于解决马铃薯试管苗人工扩繁用工量大、效率低、污染率大、精度差等问题。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输送履带机、切刀机构、旋转升降机构和间歇转动机构,间...
- 贾小霞汤瑛芳马胜齐恩芳吕和平刘石文国宏黄伟
- 文献传递
- 草铵膦对转基因抗草铵膦马铃薯田间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5
- 2019年
- 为了解草铵膦对转基因抗草铵膦马铃薯田间杂草的防效及对马铃薯和环境的安全性,本研究在转基因抗草铵膦马铃薯苗期向田间杂草和马铃薯茎叶定向喷施有效成分分别为0(G0)、847.5(G1)、1 271.25(G2)和1 695 g·hm-2(G3)的草铵膦,系统比较了药后1、4、11和20 d时马铃薯叶片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药后30和45 d时马铃薯植株的平均株高、茎直径、根茎叶鲜干重和杂草株数,以及成熟期马铃薯块茎营养品质、单株产量、土壤和块茎中草铵膦残留在各处理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药后不同时期,各处理间的马铃薯叶片MDA和Pro含量、SOD和CAT活性均无显著差异。药后30和45 d时,除各草铵膦处理区的根茎叶鲜干重显著高于清水对照外,各处理间的马铃薯株高、茎直径和成熟期块茎营养品质均无显著差异,说明试验剂量的草铵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品质无显著影响。与清水对照相比,各剂量的草铵膦对杂草均有明显的防除效果,且可以明显地提高马铃薯的单株产量,杂草的株、鲜重防效和成熟期马铃薯单株产量在各处理间的差异均依次表现为G3>G2>G1,但在土壤和块茎中均未检测到草铵膦残留。综上,采用有效成分1 695 g·hm-2草铵膦可以有效防除杂草,对马铃薯安全,且在土壤和马铃薯块茎中未检出草铵膦残留。本研究结果为草铵膦的科学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贾小霞刘石刘石吕和平齐恩芳李掌吕和平曲亚英
- 关键词:草铵膦营养品质
- 四价抗马铃薯病毒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对烟草的转化被引量:3
- 2017年
- 该研究为了培育兼抗4种病毒的马铃薯品种,采用RT-PCR技术对PVX、PVS、PVY和PLRV的外壳蛋白(CP)基因进行克隆与分析,获得了大小分别为670、800、700、600 bp的CP基因序列,将获得的CP基因序列与NCBI中已报道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其同源性都在96%以上。根据所克隆的CP基因对靶标片段进行筛选,获得了大小约300 bp的靶标片段PVX-rh、PVS-rh、PVY-rh和PLRV-rh,同时利用Overlap-PCR技术将4种病毒的靶标片段进行拼接,得到了长度约为1 200 bp的融合片段XSYV-rh,与预期目标片段XSYV-yxz的相似性达100%。利用DNA重组技术将融合片段XSYV-rh克隆到p GM-T载体上构建成克隆载体p GM-T-XSYVrh,用SpeⅠ和SacⅠ对克隆载体p GM-T-XSYV-rh和植物表达载体p ART27进行同步双酶切,用T4 DNA连接酶将XSYV-rh片段连接到载体p ART27上,成功构建了同时含4种病毒CP基因片段的植物表达载体p ART27-XSYV-rh。采用直接转化法将植物表达载体导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中,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对烟草品种T12试管苗进行遗传转化,转化后的烟草植株经PCR检测,有40株转化植株可扩增出目的条带,表明XSYVrh融合基因已成功转入烟草基因组中。
- 陈晓艳孟亚雄贾小霞张武刘石郭玉美齐恩芳
- 关键词:马铃薯病毒融合基因转基因烟草
- 一种超净工作台马铃薯切片设备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净工作台马铃薯切片设备,属于马铃薯实验设备技术领域,用于解决无菌实验中切片设备与超净工作台不能搭配使用、切片不连贯、自动化程度低、污染率高等问题。本超净工作台马铃薯切片设备包括超净工作台和切片机构,...
- 贾小霞马胜齐恩芳文国宏刘石王敏蔡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