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建军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包钢集团第三职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包头市医药卫生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麻醉
  • 2篇地佐辛
  • 2篇应激反应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剖宫产
  • 2篇罗哌卡因
  • 2篇产妇
  • 1篇滴壶
  • 1篇心血管反应
  • 1篇血管反应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胱抑素
  • 1篇血清胱抑素C
  • 1篇血压
  • 1篇腰硬联合
  • 1篇腰硬联合麻
  • 1篇腰硬联合麻醉
  • 1篇抑素
  • 1篇硬膜外分娩

机构

  • 7篇包钢集团第三...
  • 2篇包头医学院
  • 2篇内蒙古科技大...

作者

  • 7篇范建军
  • 3篇张治国
  • 1篇王丹
  • 1篇齐颖
  • 1篇张欣
  • 1篇李长明

传媒

  • 3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地佐辛防治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地佐辛防治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09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接受上腹部择期手术的患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前20 min静脉注射0.1 mg/kg地佐辛;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5 m L生理盐水,然后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2分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后即刻、苏醒后5 min、10 min、30min时VAS评分≥2分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防治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范建军
关键词:地佐辛瑞芬太尼痛觉过敏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应激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评价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应激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包钢集团第三职工医院经阴道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范围为22~35岁,初产;足月;单胎,头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未行任何分娩镇痛组(对照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组(观察组),每组40例。记录产妇宫口开至2 cm(T1)、4 cm(T2)、10 cm(T3)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视觉模拟(VAS)评分;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时的Apgar评分;记录产妇宫口开至2 cm、10 cm及胎儿娩出后(T4)的血糖浓度和皮质醇水平;记录产妇产前(T5)和产后(T6)肌酐、尿素、尿酸及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结果产妇宫口开至4和10 cm时观察组平均动脉压[(94.09±8.43)mmHg比(106.35±8.88)mmHg和(103.42±10.84)mmHg比(108.01±9.02)mmHg]、心率[(82.18±9.16)次/分比(86.70±8.64)次/分和(87.07±7.55)次/分比(91.20±8.55)次/分]及VAS评分[(1.24±1.21)分比(8.80±0.90)分和(5.98±2.30)分比(9.56±0.22)分]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宫口开至10 cm及胎儿娩出后观察组的血糖浓度和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产后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产前相比升高,而观察组产后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产前相比降低(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可降低分娩过程中疼痛评分,减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人分娩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对循环及肾功能的影响较小,可提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安全性。
张欣范建军王杰张治国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应激反应血清胱抑素C
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产妇应激反应缓解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硬膜外麻醉对缓解剖宫产产妇应激反应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间包钢集团第三职工医院接收的9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以罗哌卡因对对照组产妇实施硬膜外麻醉,以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对研究组产妇实施硬膜外麻醉。对两组产妇的麻醉相关指标、应激反应相关指标、血压水平与心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达最高平面时间与无痛平面时间分别为(8.17±1.36)、(12.57±2.88)、(9.72±1.81)min均短于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为(56.08±17.46)min,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98、9.701、9.536、3.888,P<0.05)。研究组产妇麻醉效果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麻醉T1时各项应激反应相关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麻醉后血压指标水平与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采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实施硬膜外麻醉,有利于加强麻醉效果,延长镇痛时间,维持产妇血压与心率的稳定,同时能够对产妇的应激反应起到良好的缓解作用,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范建军
关键词: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应激反应
一种新型输液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输液装置,包括瓶塞穿刺器,所述瓶塞刺穿器与输液瓶进行连接,所述瓶塞刺穿器的下侧设有三通输液阀,所述瓶塞刺穿器与所述三通输液阀通过第一输液管道进行连接,所述三通输液阀的下侧设有滴壶,所述三通输液阀和所...
郭鹏飞王杰范建军张冬梅
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小剂量丙泊酚用于无痛输卵管造影的效果研究
2024年
通过比较单用丙泊酚、苯磺酸瑞马唑仑以及二者合用观察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小剂量丙泊酚用于无痛输卵管造影术(HSG)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包钢集团第三职工医院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的15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分为丙泊酚组P组(n=52),静脉给予的剂量为 2.00mg/kg;苯磺酸瑞马唑仑组R组(n=52),静脉给予的剂量为0.15mg/kg;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小剂量丙泊酚组PR组(n=52),静脉先后给予剂量为苯磺酸瑞马唑仑 0.10mg/kg 和丙泊酚 0.70 mg/kg,密切观察患者状况。观察并记录:P组、R组、PR组麻醉前(T1)、放置窥阴器时(T2)、注射造影剂时(T3)、苏醒时(T4)四个时间点的MAP、HR、SpO2、PI、rScO2;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离室时间;诱导前以及苏醒后15min、30min的MMSE量表评分;术中体动情况;呼吸抑制、低血压、注射痛、恶心呕吐、眩晕以及呃逆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年龄、BMI、ASA分级无显著差异(P>0.05);T2、T3时,P组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局部脑氧饱和度都低于R组、PR组,血流灌注指数高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P组诱导时间短于R组、PR组,但P组离室时间长于其他两组(P<0.05);苏醒后15min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评分P组低于其他两组(P<0.05);R组的体动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P组的注射痛、呼吸抑制、低血压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眩晕、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小剂量丙泊酚用于无痛输卵管造影术安全有效,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注射痛、呼吸抑制、低血压发生率低,离室时间更短,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更快。
王丹王杰范建军高伟张治国
关键词:丙泊酚静脉麻醉
地佐辛对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地佐辛对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运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接受择期手术的全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入室后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2 m L生理盐水,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0.1 mg/kg地佐辛,然后对两组患者注药前(T1)、注药后10 min(T2)、诱导后(T3)、插管后1 min(T4)、3 min(T5)、5 min(T6)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及心率(heart rate,HR)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T1比较,在T3时两组患者的MAP、HR均较T1明显降低(P<0.05);在T4时,对照组MAP、HR均较T1明显升高(P<0.05),而观察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地佐辛可用于全麻气管插管诱导,能维持全麻气管插管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达到有效的麻醉深度,抑制气管插管所造成的心血管反应,值得推广。
范建军
关键词:地佐辛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
穿刺间隙对剖宫产术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时罗哌卡因ED50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评价不同穿刺间隙对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时罗哌卡因ED50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行剖宫产术的足月单胎产妇8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0~35岁,BMI 25~35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0):L2-3间隙腰硬联合麻醉组(A组)和L3-4间隙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2组患者根据预实验结果及序贯法原则,A组第1例患者罗哌卡因给药剂量为10.5 mg,B组第1例患者罗哌卡因给药剂量为12.0 mg,此后如前1例患者符合有效标准,则后1例患者给药剂量下调1.5 mg,反之则上调1.5 mg。采用Dixon-Massey序贯法计算2组产妇罗哌卡因的ED50,记录2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最高平面、下肢运动阻滞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L2-3间隙腰硬联合麻醉时罗哌卡因的ED50为9.379 mg(95%CI:5.251~16.750 mg),L3-4间隙腰硬联合麻醉时罗哌卡因的ED50为10.900 mg(95%CI:6.074~19.560 mg)。与B组比较,A组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剂量低,感觉阻滞起效快,平面高(P<0.05),其他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时选择L2-3间隙穿刺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剂量较低,起效迅速,可在保证满意麻醉效果的前提下减少罗哌卡因用药剂量,减少麻醉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安全性较好。
张治国王杰齐颖范建军李长明马凤伟韩殿伟王菲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间隙罗哌卡因剖宫产术半数有效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