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红云

作品数:122 被引量:8,320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篇哲学宗教
  • 34篇文化科学
  • 13篇理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社会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测验
  • 11篇参数估计
  • 10篇电催化
  • 10篇多层线性模型
  • 10篇生物电催化
  • 10篇催化
  • 9篇教师
  • 7篇心理
  • 7篇学业
  • 7篇教育
  • 6篇影响因素
  • 6篇项目功能差异
  • 6篇蒙特卡洛模拟
  • 6篇分子
  • 5篇验证性因素分...
  • 5篇生物分子
  • 5篇数学
  • 5篇IRT
  • 4篇心理学
  • 4篇中介

机构

  • 12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2篇香港中文大学
  • 7篇北京教育科学...
  • 5篇四川省教育科...
  • 4篇外语教学与研...
  • 3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首都经济贸易...
  • 2篇北京市第二中...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22篇刘红云
  • 17篇骆方
  • 13篇孟庆茂
  • 8篇刘玥
  • 8篇张雷
  • 8篇刘源
  • 4篇游晓锋
  • 4篇李美娟
  • 4篇袁建林
  • 3篇张咏梅
  • 3篇李冲
  • 3篇雷雳
  • 3篇李小山
  • 3篇王家祺
  • 3篇王争艳
  • 3篇陈楠
  • 2篇张月
  • 2篇王珊
  • 2篇董奇
  • 2篇陶沙

传媒

  • 16篇心理学报
  • 14篇心理科学
  • 7篇心理科学进展
  • 6篇心理学探新
  • 6篇第十二届全国...
  • 6篇中国心理学会...
  • 5篇第十届海峡两...
  • 4篇心理发展与教...
  • 4篇第十六届全国...
  • 3篇中国考试
  • 3篇化学教育(中...
  • 2篇教育研究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应用心理学
  • 2篇教育学报
  • 1篇数学教育学报
  • 1篇外国教育研究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小学信息技...
  • 1篇化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10篇2015
  • 7篇2014
  • 10篇2013
  • 16篇2012
  • 14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攻击行为发展类别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追踪数据中介效应分析
对儿童行为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统计技术的发展,目前用于追踪数据的分析方法越来越有助于更深入探讨心理特质的发展变化特点。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为探讨特质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和类别提供了合适的工具,...
刘红云白静
关键词:自我概念父母教养方式
多阶段混合增长模型的影响因素:距离与形态被引量:15
2014年
通过模拟研究,考察潜类别距离和发展形态等因素对多阶段混合增长模型的模型选择和参数估计的影响:(1)潜类别距离越大,模型选择和分类效果越好。(2)混合模型的选择,应以一定样本量(至少200)为前提,首先考虑BIC选出正确的分类模型,再通过熵值、ARI等选择分类确定性较高的模型。(3)多阶段的发展形态对正确模型的选择和分类的确定性均有一定程度影响。(4)潜类别距离和样本量越大,参数估计精度越高。(5)在判断分类准确性的指标中,ARI的选择更偏向于真实的模型。
刘源骆方刘红云
同伴关系在儿童社会自我概念形成中的中介作用被引量:23
2005年
运用提名和问卷法,对706名香港小学3、4年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受欺负行为、同伴接受性及社会自我概念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对其同伴接受性有明显的正向预测效果,攻击和受欺负行为对儿童的同伴关系则会产生明显的负面作用,儿童的这些社会性行为通过同伴关系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地作用于儿童的社会自我概念。
王燕张雷刘红云
关键词: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儿童中介作用同伴接受性
学业水平测试中作文评分误差的多面Rasch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使用多面Rasch模型,从评分量表、评分员等层面对参与2007年八年级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作文评分的17名评分员的评分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评分员的评分等级所对应的能力值呈正常的变化趋势,大部分评分员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2)不同评分员的宽严程度有显著差异,评分员之间的一致性整体较好;(3)此外,本文还就评分内部一致性较差的几个评分员的评分做了进一步研究。
刘红云陈阅骆方王云峰
关键词:作文评分误差项目反应理论多面RASCH模型
追踪研究中非随机缺失数据的处理:基于模型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追踪研究中数据非随机缺失情况下,模式混合模型和选择模型及其拓展模型的应用,通过与MAR假设下模型结果的比较,说明了正确分析追踪研究非随机缺失数据的必要性。同时,本研究结合ECLS-K的数据说明了这些方法的...
刘红云
关键词:心理学缺失数据分析模型
文献传递
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兼及普通学校和工读学校的比较被引量:39
2004年
该研究利用协方差结构模型的方法 ,对青少年的亲子沟通与其行为问题、同伴关系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 ,并就父子沟通和母子沟通对青少年社会适应影响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最后用多样本比较分析了普通学校初中生和工读学校学生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 :(1 )理论模型与数据吻合很好 ,家庭亲子沟通影响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同伴关系和学业成绩。 (2 )父子沟通与母子沟通对学生的同伴关系、行为问题和学业成绩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在各观察变量中 ,父子沟通时间和母子沟通态度对青少年的同伴关系有显著影响 ,亲子沟通 (父母 )时间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发生有影响。 (3)不同类型学校之间多样本比较表明 ,普通校与工读校的青少年在模型结构上存在差异。工读校的青少年 ,其母亲的沟通态度和选择的沟通场合对同伴关系有显著影响 ,其父亲对沟通场合的选择和母亲的沟通内容对行为问题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父亲沟通的内容与主动性对青少年的学业成绩有影响。 (4)普通校学生的同伴关系对行为问题没有显著影响 ,但在工读学校 。
王争艳雷雳刘红云
关键词:亲子沟通青少年社会适应学业成绩
多维测验下类别数据测量等价性检验方法比较研究
随着测量等价性检验方法向模型等价性检验和假设检验方法学应用领域的拓展,对检验方法的敏感性要求在增加,同时心理或教育研究中经常面临的类别数据和测验的多维性也对传统检验方法提出了挑战.本研究采用模拟研究方法,考察了针对类别数...
李冲刘红云张平平
多维测验项目参数的估计:基于SEM与MIRT方法的比较被引量:6
2012年
作者简要回顾了SEM框架下分类数据因素分析(CCFA)模型和MIRT框架下测验题目和潜在能力的关系模型,对两种框架下的主要参数估计方法进行了总结。通过模拟研究,比较了SEM框架下WLSc和WLSMV估计方法与MIRT框架下MLR和MCMC估计方法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WLSc得到参数估计的偏差最大,且存在参数收敛的问题;(2)随着样本量增大,各种项目参数估计的精度均提高,WLSMV方法与MLR方法得到的参数估计精度差异很小,大多数情况下不比MCMC方法差;(3)除WLSc方法外,随着每个维度测验题目的增多参数估计的精度逐渐增高;(4)测验维度对区分度参数和难度参数的影响较大,而测验维度对项目因素载荷和阈值的影响相对较小;(5)项目参数的估计精度受项目测量维度数的影响,只测量一个维度的项目参数估计精度较高。另外文章还对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建议。
刘红云骆方王玥张玉
关键词:验证性因素分析参数估计分类数据
增值评价中学生增长百分位模型及其估计方法概述被引量:15
2019年
学生增长百分位模型是近几年教育增值评价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新模型,该类模型由于其思想简单易懂,现被美国各州广泛应用于教育效能评价。在回顾现有各类增值评价模型的基础上,简要介绍学生增长百分位模型的基本思想,重点阐述该模型常用的估计方法,并对各估计方法的特点和估计精度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周园刘红云袁建林
关键词:估计方法
课程嵌入型表现性评定对数学问题解决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课程嵌入型表现性评定是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以335名初中一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为期一学年的追踪实验研究方式,探索课程嵌入型表现性评定对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此方式对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随实验进程不断增加并受到学生原有学业水平的影响。对口语报告资料的分析进一步表明,此评定方式对数学问题解决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理解问题、元认知与问题解决策略等方面。
张咏梅刘红云孟庆茂
关键词:表现性评定数学问题解决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