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低剂量
  • 1篇多平面重建
  • 1篇医学影像
  • 1篇医学影像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教...
  • 1篇隐匿性骨折
  • 1篇影像学教学
  • 1篇容积CT
  • 1篇中医
  • 1篇中医特色
  • 1篇中医学
  • 1篇踝关节
  • 1篇教学
  • 1篇骨折
  • 1篇关节

机构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2篇李帆
  • 1篇李岩
  • 1篇耿进朝
  • 1篇张景国
  • 1篇赵卫国
  • 1篇张伟

传媒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低剂量容积CT多向调整在踝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研究低剂量CT多向调整在踝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诊断的58例踝关节隐匿性骨折,分别行MSCT低剂量扫描(观察组)及常规扫描(对照组),并进行MPR及VR处理,形成踝关节的冠状位、矢状位及横断位图像,并生成三维立体图,多方向、多角度观察,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诊断符合率以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组成像方式在图像质量与诊断符合率方面的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TDIvol减少57%,DLP减少60%。两组在CTDIvol、DLP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MPR图像(横断面)诊断骨折者42例(72%),MPR图像(横断面联合矢状面及冠状面)诊断骨折者53例(91%),调整斜面联合VR明确骨折者5例(9%);骨折累及到关节面者4例(7%)。结论在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中选择低剂量CT检查,联合多向调整,可以在减少辐射剂量的基础上提高诊断率,减少漏诊可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李岩赵卫国李帆张伟耿进朝
关键词:踝关节多平面重建隐匿性骨折
如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体现中医特色被引量:1
2015年
自伦琴1895年发现X线以来,影像技术历经100多年的发展,正朝着形态与功能结合的方向发展,且与临床的结合更加紧密。然而,多数中医医师看不懂影像学资料,原因是中医院校的医学影像学教学忽视了学科知识结构的差异性。为使巾医院校学生更好地掌握影像学知识并灵活运用到临床诊疗巾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改进中医院校的影像学教学方法.使影像学在中医临床的应用更加广泛准确。
李帆张景国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医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