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贺
-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萍乡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10例临床病理学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MM)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0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0例平均56.5岁,以“痔疮出血”就诊7例、体检发现2例、无意中发现1例。镜检示肿瘤结构复杂,细胞形态多样,瘤细胞类型可分为大透明细胞、小透明细胞、大上皮(样)细胞、小上皮(样)细胞、瘤巨细胞和梭形细胞6种。免疫组化示HMB45、S-100和Vim(+)。结论AMM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应及早发现,并治疗。HMB45和S-100是恶性黑色素瘤较为敏感的标记物,与Vim及CK联合应用对恶黑的诊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兰竞丽许湘萍袁涛新胡兆鹏肖娜梁贺
- 关键词: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病理学
- 非小细胞肺癌中E-cadherin、MUC1及PINCH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分析与细胞黏附相关的E-cadherin、MUC1及PINCH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达水平,并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探寻NSCLC病变进展更具代表性的指标。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cadherin、MUC1及PINCH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NSCLC肿瘤组织中E-cadherin、MUC1及PINCH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25. 7%、57. 1%和62. 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 E-cadherin阳性表达率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而下降(P<0. 01),而MUC1和PINCH阳性表达率随着分期的升高而升高(P<0. 01);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中E-cadherin阳性表达率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降低(P<0. 05),而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中MUC1和PINCH阳性表达率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显著升高(P<0. 05); NSCLC肿瘤组织中MUC1与PINCH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 589,P<0. 01),MUC1、PINCH的表达水平与E-cadherin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 562,-0. 415,P值均<0. 01)。结论:E-cadherin,MUC1及PINCH三者可能互相联系共同影响细胞间的黏附性进而促进NSCLC的进展;同时检测三者在NSCLC癌组织中的表达,对于探寻NSCLC病变进展更具代表性的指标可能有重要意义。
- 胡兆鹏郭丽霞李慧明徐妍梁贺
- 关键词:E-CADHERINMUC1PINCH非小细胞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