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淋淋

作品数:11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大豆
  • 7篇花叶
  • 7篇花叶病
  • 7篇花叶病毒
  • 7篇大豆花叶
  • 7篇大豆花叶病
  • 7篇大豆花叶病毒
  • 3篇克隆
  • 3篇基因
  • 2篇蛋白
  • 2篇稻瘟
  • 2篇稻瘟病
  • 2篇稻瘟病菌
  • 2篇典型症状
  • 2篇豆花
  • 2篇株系
  • 2篇瘟病
  • 2篇浸染
  • 2篇病毒
  • 2篇病菌

机构

  • 8篇东北农业大学
  • 8篇吉林省农业科...
  • 4篇吉林农业大学

作者

  • 11篇张淋淋
  • 8篇李小宇
  • 7篇王永志
  • 7篇李启云
  • 5篇张春雨
  • 4篇张俊华
  • 3篇董英山
  • 2篇张正坤
  • 2篇刘烨
  • 1篇郭东全
  • 1篇王中业
  • 1篇潘春清
  • 1篇崔凯旋
  • 1篇王秋华

传媒

  • 2篇东北农业科学
  • 1篇生物技术
  • 1篇大豆科学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北大豆花叶病毒3号株系全基因组感染性克隆的构建
为获得东北大豆花叶病毒3号株系(SMV-3)全基因组感染性克隆,提取SMV-3总RNA,反转录体外合成cDNA第一条链,采用PCR方法扩增出SMV-3全长的三个片段,将各PCR产物与载体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连接获得含有完整...
张淋淋李小宇张春雨尤晴王永志张俊华李启云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感染性克隆
大豆花叶病毒侵染性克隆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是一种株系复杂且不断变化、并对大豆的产量和质量造成恶劣影响的病毒,其严重的致病性受到学者的普遍关注。大豆花叶病毒侵染性克隆技术是研究其致病机理的行之有效的手段。该技术通过病毒侵染获得侵染性cDNA克隆,进一步分析引起症状的相应基因在植株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由此为SMV相关领域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本文就大豆花叶病毒侵染性克隆的构建策略和影响因素,以及其应用状况作一综述,以期为大豆花叶病毒的防治提供新的借鉴和思路。
张恩柱赵伟张淋淋韩庆玥张俊华
关键词:大豆大豆花叶病毒侵染性克隆
Carboxin抗性基因(Cbx^R)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克隆CbxR基因,进行原核表达,纯化CbxR基因蛋白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CbxR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表达并纯化,Western blot鉴定分析。制备CbxR蛋白的兔源多克隆抗体,运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多抗效价,利用Western blot印记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成功获得CbxR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可大量表达,成功制备CbxR蛋白兔源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64 000,经Western blot检测表明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良好。[结论]多克隆抗体为CbxR检测及进一步研究CbxR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李小宇张正坤王秋华张春雨张淋淋尤晴杨凤升王永志李启云
关键词:原核表达蛋白纯化多克隆抗体
大豆花叶病毒浸染性克隆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豆花叶病毒浸染性克隆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该大豆花叶病毒浸染性克隆中,大豆花叶病毒的p3基因区域内含有宿主的内含子片段,能够在大肠杆菌中增殖,浸染宿主后能使宿主产生SMV典型症状。
王永志李小宇张淋淋李启云董英山
文献传递
大豆花叶病毒东北3号株系NIb蛋白表达、纯化及单克隆抗体制备被引量:2
2016年
本研究利用PCR方法从大豆花叶病毒阳性叶片中成功克隆出大豆花叶病毒东北3号株系nib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大豆花叶病毒东北3号株系与Ar33株系亲缘关系最近,序列同源性高达99.48%,其次为WS160、G4、G2、L株系,同源性分别为98.97%、94.88%、90.95%、90.35%,与6202-2、6067-1株系亲缘关系最远,分别为83.82%、84%;利用大肠杆菌中表达NIb蛋白,并通过亲和层析获得纯化的NIb蛋白,将纯化的NIb蛋白免疫小鼠,制备了2G3、1D6、6F9和6B2共4株NIb蛋白单克隆抗体,为大豆花叶病毒基因nib的功能研究及抗病育种提供材料。
张淋淋李小宇张春雨尤晴张正坤李启云张俊华王永志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蛋白表达单克隆抗体
稻瘟病菌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防效作用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从黑龙江省16个市县采集水稻根系土壤,利用平板画线分离获得579株细菌。通过平板对峙法进行抑菌试验,筛选获得一株拮抗细菌Sc2。该菌株对稻瘟病菌抑菌率达73.44%。经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分析,Sc2被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Sc2无菌发酵上清液对稻瘟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抑制效果逐渐下降,其中将浓度为1.8×108cfu/m L的无菌发酵上清液稀释至40倍时,对稻瘟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24 h抑制率及菌丝生长的7 d抑制率仍达60%以上。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Sc2对稻瘟病的防治作用主要在预防,Sc2与三环唑按1∶2混配,防治稻瘟病的防效达90.33%。
韩雨桐刘烨张淋淋张俊华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三环唑生物防治
马铃薯Y病毒属三种病毒通用型单克隆抗体的鉴定被引量:8
2016年
构建了马铃薯Y病毒属的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三叶草黄脉病毒(Clover yellow vein virus,CLYVV)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SMV CP、pET28-PVY CP和pET28-CLYVV CP,经IPTG诱导、表达和纯化,获得SMV、PVY和CLYVV的CP蛋白。采用ELISA方法,用9株实验室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对含SMV、PVY、CLYVV的病毒汁液和纯化的重组CP蛋白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9株单克隆抗体均识别SMV病毒,2D3、4F9、4G12和6E7单克隆抗体能够识别PVY病毒,4F9和4G12能够识别CLYVV病毒,但PVY、CLYVV病毒与抗体的亲和力低于SMV病毒;对于重组表达的衣壳蛋白:SMV、CLYVV与抗体2D3、4F9、4G12和6E7反应强烈,PVY与4F9和4G12抗体反应稍强。综上,本研究鉴定出能识别SMV、PVY、CLYVV的通用单克隆抗体4F9和4G12。
尤晴李小宇张春雨张淋淋宋景荣王永志李启云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抗体鉴定
大豆花叶病毒浸染性克隆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豆花叶病毒浸染性克隆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该大豆花叶病毒浸染性克隆中,大豆花叶病毒的p3基因区域内含有宿主的内含子片段,能够在大肠杆菌中增殖,浸染宿主后能使宿主产生SMV典型症状。
王永志李小宇张淋淋李启云董英山
文献传递
双抗夹心ELISA检测转Bar基因抗除草剂大豆被引量:9
2016年
为快捷有效地检测转Bar基因抗除草剂大豆,利用已制备的抗除草剂Bar基因编码蛋白,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phosphinothricin acetyltransferase,PAT)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建立PAT蛋白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对转Bar基因抗除草剂大豆不同组织材料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最佳检测条件为捕获抗体质量浓度0.125μg/m L,包被酶标板,37℃孵育1 h后4℃静置过夜,检测样品37℃孵育1.5 h,检测抗体质量浓度6.25μg/m L,37℃孵育1.5 h;PAT蛋白的最低检测限为0.04 ng/m L,大豆蛋白体系中为8 ng/m L;重复性变异系数小于3%。利用上述检测条件,对实验建立的转Bar基因抗除草剂大豆进行PAT蛋白定量检测,成功地在根、茎、花、叶、种子不同部位检测到该蛋白的表达。
李小宇张春雨郭东全张淋淋尤晴董英山王永志李启云
关键词:BAR大豆
不同区域野生大豆SMV的检测及遗传结构分析
为调查研究野生大豆资源中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感染情况和遗传结构,本研究通过建立SMV通用型检测方法,对来源于我国和朝鲜的共14个地区的3 524份野生大豆样品进行ELISA分析...
李小宇王永志张春雨李启云尤晴张淋淋
关键词:野生大豆大豆花叶病毒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