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士杰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内镜
  • 3篇黏膜
  • 3篇黏膜下
  • 3篇黏膜下剥离术
  • 3篇膜下
  • 3篇内镜黏膜
  • 3篇内镜黏膜下
  • 3篇内镜黏膜下剥...
  • 3篇内镜黏膜下剥...
  • 3篇剥离术
  • 2篇早癌
  • 2篇治疗食管
  • 2篇食管
  • 2篇误诊
  • 2篇误诊体会
  • 2篇内镜治疗
  • 2篇超声
  • 2篇超声内镜
  • 1篇预后
  • 1篇预后评估

机构

  • 6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梁玮
  • 6篇邓万银
  • 6篇杨士杰
  • 3篇王丽珍
  • 3篇郑晓玲
  • 3篇徐丽霞
  • 3篇杨文博
  • 2篇方超英
  • 2篇林海宁
  • 2篇何利平
  • 2篇高丽影
  • 2篇郑金辉
  • 1篇郭仙斌
  • 1篇黄振宁
  • 1篇张咩仔
  • 1篇林晓露

传媒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经口牵引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含视频)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评估经口牵引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前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和价值。方法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经胃镜及超声胃镜检查判断局限于黏膜层、未侵及固有肌层的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44例,其中22例采用经口牵引辅助下ESD治疗(牵引组),22例采用常规ESD治疗(对照组),评估2组在病灶开始标记至完整剥离时间、黏膜暴露至完整剥离时间、单位时间切除率、操作困难部位切除时间、一次性整块切除率、一次性完整切除率、出血发生率、穿孔发生率等情况。结果牵引组较对照组,病灶开始标记至完整剥离时间[(48.13±14.65)min比(65.07±29.07)min,P〈0.05]、黏膜暴露至完整剥离时间[(37.47±14.17)min比(54.93±28.16)min,P〈0.05]、操作困难部位切除时间[(33.17±10.65)min比(54.53±46.92)min,P〈0.05]均明显缩短,单位时间切除率[(23.60±14.73)mm。/min比(13.62±8.11)mm。/min,P〈0.05]明显提高。2组一次性整块切除率、一次性完整切除率、出血发生率、穿孔发生率及容易操作部位切除时间相似(P〉0.05),随访均未见局部复发。结论经口牵引辅助下ESD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可提高切除效率,对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梁玮徐丽霞邓万银郑晓玲王丽珍张咩仔黄振宁杨士杰杨文博杨常顺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早期胃癌癌前病变
泛癌症分析SPOCK1基因的表达及预后评估
2022年
目的探讨SPOCK1基因在泛癌中的诊断价值及肿瘤预后评估的作用.方法通过基因型组织表达(GTEx)、癌症细胞系百科全书(CCLE)及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在内的多个数据库,评估SPOCK1基因在泛癌分析中的表达模式,ROC曲线分析SPOCK1基因在泛癌中的诊断价值,Cox回归及Kaplan-Meier分析在泛癌中SPOCK1基因表达与肿瘤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多个数据库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SPOCK1的表达在泛癌中不一致的上调或下调,表达模式存在内在的差异.ROC曲线显示SPOCK1在预测14种癌症类型方面具有一定的准确性(AUC>0.7),在预测宫颈鳞癌和腺癌、胆管癌和睾丸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AUC>0.9).生存分析则提示SPOCK1高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乳腺浸润癌、肾透明细胞癌、肺腺癌、胰腺癌、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间皮瘤及前列腺癌的低存活率相关.结论SPOCK1可能是泛癌诊断和预后的重要分子生物标志物.
林晓露梁玮黄小杰杨士杰郭仙斌邓万银
关键词:预后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内镜误诊体会
目的 探讨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Ts)内镜诊治特点,减少误诊.方法 收集2012 年1月-2014 年11 月该院内镜诊断的84例神经内分泌肿瘤(NET),回顾性分析其白光内镜、超声内镜(EUS)、组织病理学及治...
邓万银梁玮何利平郑金辉郑晓玲杨士杰
关键词:超声内镜内镜治疗误诊
滑轮牵引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早癌的初步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近年来治疗消化道早癌的一种新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但其操作难度大,特别是黏膜下剥离无法充分暴露黏膜下层时更增加了治疗的操作难度及术后并发症。双止血夹滑轮牵引技术是对既往经单一止血夹牵引技术的创新和进步。2014年10月我院内镜中心诊断并行内镜下经滑轮牵引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早癌患者1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梁玮徐丽霞邓万银方超英王丽珍高丽影林海宁杨文博杨士杰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消化道早癌滑轮食管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内镜误诊体会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Ts)内镜诊治特点,减少误诊。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1月该院内镜诊断的84例神经内分泌肿瘤(NET),回顾性分析其白光内镜、超声内镜(EUS)、组织病理学及治疗后情况等特点,总结其中误诊病例特点。结果经内镜诊断NET 84例,最终经病理证实为NET 72例,12例内镜误诊为NET,误诊率达14.3%,12例分别为慢性炎症5例,异位胰腺2例,布氏腺增生1例,大肠增生性息肉1例,大肠静脉型血管瘤1例,大肠平滑肌瘤1例,转移性鳞癌1例。8例行EUS检查,均提示病灶来源黏膜下层,6例为低回声,1例偏高回声(布氏腺增生),1例混合回声(静脉型血管瘤)。结论 GI-NETs在内镜下有一定的特征性,但有部分病例表现可类似,经过更为细致的观察和必要的活检可增加诊断的准确率。
邓万银梁玮何利平郑金辉郑晓玲杨士杰
关键词:超声内镜内镜治疗误诊
滑轮牵引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早癌的初步应用
梁玮徐丽霞邓万银方超英王丽珍高丽影林海宁杨文博杨士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