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霞
- 作品数:14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麦纤维素颗粒辅助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用于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临床价值。方法190例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慢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复方聚乙二醇)93例和对照组(单用复方聚乙二醇)97例。观察两组肠道清洁效果、腺瘤检出率和肠道准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肠道准备评分[(7.31±1.14)分比(6.06±1.22)分,P=0.000]和肠道准备有效率(95.70%比69.07%,P=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38%比17.53%,P=0.009),两组结肠腺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56%比26.80%,P=0.148)。结论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用于慢性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效果优于单用复方聚乙二醇。
- 钟世顺梁玮陈洋洋陈晓琼郑晓玲陈樑徐丽霞
-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小麦纤维素颗粒
- 经口牵引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含视频)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评估经口牵引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前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和价值。方法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经胃镜及超声胃镜检查判断局限于黏膜层、未侵及固有肌层的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44例,其中22例采用经口牵引辅助下ESD治疗(牵引组),22例采用常规ESD治疗(对照组),评估2组在病灶开始标记至完整剥离时间、黏膜暴露至完整剥离时间、单位时间切除率、操作困难部位切除时间、一次性整块切除率、一次性完整切除率、出血发生率、穿孔发生率等情况。结果牵引组较对照组,病灶开始标记至完整剥离时间[(48.13±14.65)min比(65.07±29.07)min,P〈0.05]、黏膜暴露至完整剥离时间[(37.47±14.17)min比(54.93±28.16)min,P〈0.05]、操作困难部位切除时间[(33.17±10.65)min比(54.53±46.92)min,P〈0.05]均明显缩短,单位时间切除率[(23.60±14.73)mm。/min比(13.62±8.11)mm。/min,P〈0.05]明显提高。2组一次性整块切除率、一次性完整切除率、出血发生率、穿孔发生率及容易操作部位切除时间相似(P〉0.05),随访均未见局部复发。结论经口牵引辅助下ESD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可提高切除效率,对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梁玮徐丽霞邓万银郑晓玲王丽珍张咩仔黄振宁杨士杰杨文博杨常顺
-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早期胃癌癌前病变
- 环孢素A对柔红霉素损伤H9c2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 2021年
- 目的研究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对柔红霉素(daunorubicin,DNR)损伤大鼠H9c2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CsA预处理2 h,1μmol·L^(-1) DNR共处理24 h。MTS法检测细胞生存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生化试剂盒分析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活性,细胞免疫化学检测心房利尿钠肽;DCF-DA测定细胞内活性氧;Hoechst 33342分析细胞凋亡,GreenNuc测定caspase-3活性,蛋白免疫印迹结果CsA提高细胞生存率;减少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和心房利尿钠肽含量,改善细胞形态;降低活性氧含量,增加Bcl-2表达,抑制caspase-3和细胞凋亡率。抑制NFAT,CsA不能进一步增加细胞生存率。结论CsA抑制DNR处理H9c2细胞氧化应激,减少凋亡,减轻损伤,提高生存率,可能与抑制CaN及NFAT有关。
- 吴枝娟陈世珍徐丽霞何瑞岚何瑞岚林默君
- 关键词:环孢素A柔红霉素H9C2心肌细胞心肌损伤CANNFAT
- TRPC6-NFATc4对柔红霉素损伤心肌细胞的作用
- 以柔红霉素(Daunorubicin,DNR)为代表的蒽环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广谱抗肿瘤药物,其伴随的心脏毒性是最常见及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极大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蒽环类药物诱导心脏毒性(Anthracyclineinduc...
- 徐丽霞
- 关键词:柔红霉素心肌细胞损伤
- 文献传递
- 隧道内镜技术在消化道及腔外疾病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 徐丽霞
- 关键词:隧道技术食管疾病
- 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
- 目的 探讨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福建省立消化内镜中心经胃镜及超声胃镜证实食管固有肌层肿瘤,按照知情同意原则并接受STER 治疗的患者28 例,标本予以病...
- 徐丽霞梁玮邓万银王丽珍高丽影郭仙斌
- 关键词:食管肿瘤固有肌层内镜肿瘤切除术
- 经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治疗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 目的 对比经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ESTD)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治疗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效率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行ESTD或ESD治疗30例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在病灶开始标志至完整剥离时...
- 梁玮徐丽霞邓万银郑晓玲钟世顺方超英
- 关键词:黏膜食管癌前状态
- 隧道内镜技术在消化道及腔外疾病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被引量:1
- 2015年
- 隧道内镜技术是指通过内镜下建立一条位于黏膜层与固有肌层之间的通道,通过该通道进行黏膜层、固有肌层甚至消化道壁外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近几年来,建立在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手术(natural orince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dissection,ESD)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隧道内镜技术形成了一种新内镜治疗技术。
- 徐丽霞梁玮
- 关键词:隧道技术食管疾病
- 滑轮牵引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早癌的初步应用被引量:4
- 2015年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近年来治疗消化道早癌的一种新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但其操作难度大,特别是黏膜下剥离无法充分暴露黏膜下层时更增加了治疗的操作难度及术后并发症。双止血夹滑轮牵引技术是对既往经单一止血夹牵引技术的创新和进步。2014年10月我院内镜中心诊断并行内镜下经滑轮牵引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早癌患者1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梁玮徐丽霞邓万银方超英王丽珍高丽影林海宁杨文博杨士杰
-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消化道早癌滑轮食管
- 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福建省立消化内镜中心经胃镜及超声胃镜证实食管固有肌层肿瘤,按照知情同意原则并接受STER治疗的患者28例,标本予以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术后随访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28例均由STER完整切除,肿瘤大小1.0~6.0cm,手术时间(黏膜切开至黏膜隧道完全封闭)27 ~115 min,平均71 min,隧道长度为3~8 cm,平均隧道长度为4.3 cm.完整缝合窗口所用金属夹6 ~15枚,平均10枚.完整切除率100%.术后病理检查证实27例为平滑肌瘤,l例为颗粒细胞瘤,切缘均阴性.除1例出现皮下气肿(经保守治疗后愈合),余术后均未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0 ~21个月,无病变残留或复发.结论 STER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具有完整切除率高、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 徐丽霞梁玮邓万银王丽珍高丽影郭仙斌
- 关键词:食管肿瘤固有肌层内镜肿瘤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