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嗓音
  • 2篇疗效
  • 1篇眩晕
  • 1篇阵发
  • 1篇阵发性
  • 1篇嗓音声学
  • 1篇嗓音声学分析
  • 1篇嗓音训练
  • 1篇声学分析
  • 1篇手法
  • 1篇手法复位
  • 1篇气动
  • 1篇气动力
  • 1篇脱位
  • 1篇位置性
  • 1篇位置性眩晕
  • 1篇良性阵发性位...
  • 1篇疗效分析
  • 1篇疗效观察
  • 1篇空气动力

机构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黄永望
  • 3篇傅德慧
  • 3篇王珊珊
  • 3篇刘阳
  • 1篇刘丽燕
  • 1篇高晓葳

传媒

  • 3篇听力学及言语...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环杓关节拨动联合嗓音矫治治疗环杓关节脱位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环杓关节拨动联合嗓音矫治治疗环杓关节脱位的疗效,为环杓关节脱位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1例明确诊断为单侧环杓关节脱位的患者,将其分为环杓关节拨动组(12例,采用环杓关节拨动治疗)和环杓关节拨动联合嗓音矫治组(19例,采用环杓关节拨动联合嗓音矫治),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嗓音声学分析、空气动力学检测及简化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10)评估,比较两组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间嗓音声学分析指标(F0、jitter、shimmer、N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均较矫治前降低(P<0.05),且环杓关节拨动联合嗓音矫治组下降更明显,与环杓关节拨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空气动力学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最长发声时间(MPT)、声门下压(SGP)升高、声门阻力(GR)升高、平均气流率(MFR)降低,发声效率(VE)提高且环杓关节拨动联合嗓音矫治组改善更明显,两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HI-10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HI-10得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环杓关节拨动联合嗓音矫治组VHI-10得分较环杓关节拨动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环杓关节拨动联合嗓音矫治治疗环杓关节脱位较单独环杓关节拨动术效果明显。
王珊珊黄永望潘静傅德慧刘阳
关键词:环杓关节脱位
继发性功能减弱性发声障碍患者嗓音训练疗效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继发性功能减弱性发声障碍患者的嗓音训练治疗方法及效果,为临床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53例继发性功能减弱性发声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嗓音宣教、局部放松训练、呼吸及发声训练,并对嗓音训练前、后嗓音的平均基频(F0)、频率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及标准化噪声能量(NNE)进行分析,并比较其嗓音训练前后最长发声时间(maximum phonation time,MPT)、平均气流率(meaning flow rate,MFR)及发声效率的变化。结果嗓音训练后,患者F0提高,由矫治前144.5±15.021Hz升至194.59±25.42Hz;jitter、shimmer、NNE值,分别由矫治前的0.49%±0.09%、3.47%±0.89%、-6.35%±1.23dB降至0.17%±0.08%、0.95%±0.46%、-10.72%±5.51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FR由矫治前170.72±15.84ml/s降至122.54±21.75ml/s;MPT及发声效率提高,分别由矫治前9.14±4.08s,313.11±161.02ppm提高至17.16±2.427s,714.68±523.31pp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局部放松训练、呼吸训练及发声训练可以改善继发性功能减弱性发声障碍患者的嗓音质量。
王珊珊潘静黄永望傅德慧刘阳
关键词:功能性发声障碍嗓音训练嗓音声学分析空气动力学
多轴旋转耳石复位系统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评价多轴旋转耳石复位系统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疗效。方法将149例半规管型BPPV患者随机分为手法复位组(63例,其中后半规管BPPV 41例,水平半规管BPPV 22例)和多轴旋转耳石复位系统复位组(治疗椅复位组,86例,其中后半规管BPPV 63例,水平半规管BPPV 23例),分别行Epley法手法复位和多轴360°滚转治疗法治疗椅复位治疗,比较两组的一次复位治愈率及总治愈率。结果治疗椅复位组后半规管BPPV的一次复位治愈率和总治愈率分别为84.13%(53/63)、95.24%(60/63),手法复位组分别为75.61%(31/41)、87.80%(36/41),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椅复位组水平半规管BPPV的一次复位治愈率和总治愈率分别为82.61%(19/23)、86.96%(20/23),手法复位组分别为54.55%(12/22)、59.09%(13/22),前者高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轴旋转耳石复位系统对后半规管BPPV的治疗效果与手法复位相似,对水平半规管BPPV的治疗效果优于手法复位。
刘阳黄永望傅德慧刘丽燕高晓葳王珊珊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