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丽燕

作品数:9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疗效
  • 2篇嗓音
  • 2篇神经性
  • 2篇声带
  • 2篇听觉
  • 2篇听觉丧失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感音
  • 2篇感音神经性
  • 1篇电刺激
  • 1篇眩晕
  • 1篇血性
  • 1篇血压
  • 1篇血症
  • 1篇医师
  • 1篇源性
  • 1篇源性肿瘤
  • 1篇诊治
  • 1篇阵发
  • 1篇阵发性

机构

  • 9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三中...

作者

  • 9篇刘丽燕
  • 8篇高晓葳
  • 6篇黄永望
  • 3篇李超
  • 3篇欧阳杰
  • 3篇傅德慧
  • 3篇王珊珊
  • 2篇王燕楢
  • 2篇刘静
  • 1篇李新
  • 1篇张宝帅
  • 1篇李广平
  • 1篇牛俊涛
  • 1篇鲁红梅
  • 1篇刘彤
  • 1篇郑刚
  • 1篇刘阳

传媒

  • 3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天津科技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保健医苑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脱水剂和鼓室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对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疗效。方法选取153例(153耳)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耳蜗电图和速尿试验的检查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耳蜗电图及速尿试验均正常的A组76例(耳)与耳蜗电图异常和/或速尿试验异常的B组77例(耳),每组患者随机分别应用3种治疗方法,一种是单独应用鼓室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激素组),一种是单独应用脱水剂(脱水组),第三种是鼓室内注射激素联合应用脱水剂(联合组),2周后观察疗效,并随访半年。结果 A组三组之间听力恢复的有效率、治愈率、耳鸣改善有效率及症状改善起始天数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激素组(A)和脱水组(A)、脱水组(A)和联合组(A)之间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激素组(A)和联合组(A)比较无统计学意义;B组三组之间有效率、治愈率、耳鸣改善有效率及症状改善起始天数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脱水组(B)和联合组(B)、激素组(B)和联合组(B)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激素组(B)和脱水组(B)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复发率在A组三组之间、B组三组之间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鼓室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然后,需根据耳蜗电图和速尿试验的检查结果,决定是否加用脱水剂,以获取更佳的治疗效果。
高晓葳刘丽燕黄永望王燕楢刘静
关键词:感音神经性聋皮质类固醇激素鼓室内脱水剂
声带振动特质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声带的振动模式决定嗓音的质量,对声带振动特质的评估在诊断和治疗嗓音障碍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声带振动是一个高速、复杂和精细的三维运动,既包括开放相和关闭相,又包括垂直-水平向的黏膜波,声学测量不能直接记录声带的振动,不能提供关于声带振动模式的视觉信息,而肉眼观察声带的振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电子动态喉镜的应用可以解决此问题。
高晓葳欧阳杰黄永望刘丽燕
关键词:嗓音障碍声学测量视觉信息
手术联合嗓音训练对伴肌紧张性发声障碍声带息肉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嗓音训练对伴肌紧张性发声障碍声带息肉患者的疗效。方法 117例伴肌紧张性发声障碍的声带息肉患者分为单纯手术组(手术组,57例)和手术联合嗓音训练组(联合组,60例),另随机选取50例无嗓音疾患的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Xion声学分析软件对正常对照组及手术组、联合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嗓音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嗓音障碍指数(DSI)进行测试并比较。结果手术组、联合组治疗后jitter和shimmer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DSI明显升高(P<0.05),而联合组的jitter和shimmer值更低,DSI值更高(P<0.05);手术组治疗后的jitter和shimmer值高于正常组,DSI值低于正常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jitter和shimmer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显微外科手术联合嗓音训练有助于提高伴肌紧张性发声障碍声带息肉患者手术后的嗓音质量。
高晓葳黄永望刘丽燕李超牛俊涛傅德慧欧阳杰
关键词:声带息肉嗓音训练嗓音外科
颈部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治
2023年
颈部节细胞神经瘤罕见发病,是一种良性神经源性肿瘤,通常临床表现为无症状颈部肿块,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其好发于儿童和青年人中,女性更为常见。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甚至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均不易做到精确的术前诊断,易被误诊为囊肿。手术彻底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手段,术后标本病理组织学检查为确诊节细胞神经瘤的“金标准”。文章对颈部节细胞神经瘤的流行病学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等进行综述。
高晓葳王珊珊傅德慧刘丽燕黄永望
关键词:节细胞神经瘤神经源性肿瘤颈部
大学附属医院临床专业医师科普能力提升策略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大学附属医院的临床专业医师身兼医生和教师双重角色和职责,具有开展医学科普工作的天然优势。结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健康科普的开展状况及经验分享,分析大学附属医院临床专业医师开展健康科普的必要性、特点,并提出提升大学附属医院临床专业医师科普能力的建议。梳理了提升大学附属医院临床专业医师科普能力的相关策略,旨在为大学附属医院临床专业医师科普能力的提升提供建议。
高晓葳王珊珊刘静刘丽燕李超张宝帅
关键词:健康科普临床医师
老年人耳鸣的防治与心理健康
2023年
耳鸣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耳神经学症状,指在无任何外界相应声源或电刺激的情况下,耳内或头部所产生的一种或多种声音的感觉,常被描述为低调的嗡嗡声、高调的蝉鸣声、风声或流水声等,可单一或多种声响同时并存,常伴有或不伴有听力下降,严重者甚至伴有睡眠障碍、烦躁、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的改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耳鸣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发病群体,并且70岁以上人群中耳鸣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高晓葳刘丽燕
关键词:流水声流行病学调查睡眠障碍听力下降电刺激耳鸣
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观察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并分析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喉科住院的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508例,根据是否存在缺血性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24例和对照组484例。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及血脂、肌酐、尿酸水平等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突发性耳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占4.7%。2组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糖尿病、冠心病、肌酐和尿酸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7%vs 39.5%,P=0.008;29.2%vs 7.4%,P=0.000)。校正其他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脂血症是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0.222,95%CI:0.069~0.714,P=0.012)。结论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为4.7%。高脂血症是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雷鸣刘丽燕李超李新郑刚宫孟琦郭少华李广平刘彤
关键词:卒中高血压高脂血症
多轴旋转耳石复位系统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评价多轴旋转耳石复位系统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疗效。方法将149例半规管型BPPV患者随机分为手法复位组(63例,其中后半规管BPPV 41例,水平半规管BPPV 22例)和多轴旋转耳石复位系统复位组(治疗椅复位组,86例,其中后半规管BPPV 63例,水平半规管BPPV 23例),分别行Epley法手法复位和多轴360°滚转治疗法治疗椅复位治疗,比较两组的一次复位治愈率及总治愈率。结果治疗椅复位组后半规管BPPV的一次复位治愈率和总治愈率分别为84.13%(53/63)、95.24%(60/63),手法复位组分别为75.61%(31/41)、87.80%(36/41),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椅复位组水平半规管BPPV的一次复位治愈率和总治愈率分别为82.61%(19/23)、86.96%(20/23),手法复位组分别为54.55%(12/22)、59.09%(13/22),前者高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轴旋转耳石复位系统对后半规管BPPV的治疗效果与手法复位相似,对水平半规管BPPV的治疗效果优于手法复位。
刘阳黄永望傅德慧刘丽燕高晓葳王珊珊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
急性双耳感音神经性聋19例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探讨急性双耳感音神经性聋的病因及其相应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共19例以急性双耳感音神经性聋为主要首发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其临床特征、全身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听力学及影像学特征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病因,并追踪临床诊疗及预后.结果 19例患者中非耳科系统疾病15例,占78.9%.大部分病例呈现多系统、多器官受累:3例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真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以及病毒性脑炎各1例,耳聋为双侧进行性加重,伴有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及精神状态的改变等,言语识别率下降,言语识别阈不成比例地明显差于纯音听阈;5例为免疫系统疾病,包括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小血管炎、复发性多软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耳聋累及双侧、进展快,同时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点;5例为血液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糖尿病、白血病和甲状腺功能低下,听力下降多为双侧对称性、进展性;4例为耳科系统疾病,包括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和突发性聋;另有2例为药物性聋.在经过针对病因治疗后,19例患者中,痊愈1例,显效3例,有效7例,无效(亦包括死亡及放弃治疗的病例)8例,总有效率为57.9%.结论 急性双耳感音神经性聋多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相关,临床诊治上应详细分析病史、临床表现,并完善实验室检查、听力学及影像学等检查以明确诊断,针对病因积极治疗.
高晓葳刘丽燕黄永望鲁红梅欧阳杰王燕楢
关键词:听觉丧失感音神经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