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鼎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优化设计
  • 2篇球磨
  • 2篇摩擦学
  • 2篇摩擦学性能
  • 1篇代理
  • 1篇代理模型
  • 1篇多壁碳纳米管
  • 1篇多目标优化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氧化石墨
  • 1篇氧化石墨烯
  • 1篇润滑
  • 1篇润滑油
  • 1篇润滑油添加剂
  • 1篇润滑脂
  • 1篇石墨
  • 1篇石墨烯
  • 1篇碳纳米管
  • 1篇膨润土润滑脂
  • 1篇球磨法

机构

  • 5篇湖南大学

作者

  • 5篇陈鼎
  • 2篇陈鼎
  • 2篇张维刚
  • 2篇唐涛
  • 2篇张文强

传媒

  • 1篇现代制造工程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润滑与密封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稀有金属与硬...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超声和微波球磨法改性二硫化钼的分散和摩擦学性能被引量:2
2020年
采用实验室自制的超声球磨和微波球磨设备,以油酸和硬脂酸为表面改性剂,对二硫化钼(MoS2)表面进行修饰,得到了改性MoS2(MMD)。将MMD加入基础油中进行分散和摩擦学性能测试,并对摩擦表面进行了元素分析。结果显示,与目前普遍使用的简单超声法相比,超声和微波球磨法改性得到的MoS2在基础油中具有更稳定的分散性,在摩擦过程中更容易沉积在摩擦表面,与摩擦表面发生摩擦化学反应,形成更完整的摩擦润滑膜,从而实现更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
王思远陈鼎陈鼎朱开吉
关键词:摩擦学性能
侧面柱碰撞条件下轿车车门抗撞性优化设计被引量:10
2016年
为提高车门的抗柱撞性能,将基于SIMP理论的拓扑优化方法引入车门防撞梁设计,得到最佳的防撞梁材料分布;选择合适的截面构造防撞梁,得到一种Y形防撞梁结构;结合响应面法和NSGA?Ⅱ多目标优化算法对防撞梁进行多目标优化。相比于初始设计,优化后防撞梁在保证车门刚度满足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刚性柱的撞击侵入量减少22.5%,车门抗柱撞性能明显提高。
唐涛张维刚陈鼎张文强
关键词:拓扑优化多目标优化
碳纳米管基膨润土润滑脂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为制备摩擦学性能优良的多壁碳纳米管基膨润土润滑脂,采用油酸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修饰,在实验室自主设计的超声辅助球磨试验装置上,制备在PAO6中均匀稳定分散的多壁碳纳米管悬浮液,并以悬浮液为基础油制备MWCNTs增强的膨润土润滑脂。探讨不同分散方法(球磨分散、超声分散、超声和球磨分散)对多壁碳纳米管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润滑脂的摩擦因数、磨斑直径随多壁碳纳米管质量分数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经油酸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在超声和球磨综合作用下分散稳定性最好;随多壁碳纳米管质量分数的增加,膨润土润滑脂的摩擦因数、磨斑直径先减小后增大,其中多壁碳纳米管质量分数为0.03%时,所制备的膨润土润滑脂摩擦学性能最佳,磨斑直径最小(0.690 mm),比美孚28号航空润滑脂(符合美国军方规格MIL-G81322C,磨斑直径0.807 mm)降低了14.5%。
朱莉莉陈鼎仇磊陈耀彤王思远
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膨润土润滑脂摩擦学性能
锥形薄壁梁斜向耐撞性优化设计仿真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由于薄壁结构具有低成本和高能量吸收效率的特点,被广泛地应用在汽车车身上。在碰撞载荷作用下,薄壁结构有3种变形形式,即渐进压溃、欧拉变形和混合变形模式,其中最利于吸能的变形形式是渐进压溃,一般在纯轴向载荷中出现。实际交通事故情况复杂,斜向撞击更为普遍,由此导致的欧拉变形时常发生。研究目的就是提高薄壁结构在轴向和斜向碰撞下的耐撞性。首先选取7种不同截面型式薄壁锥形梁,通过改变斜向冲击的夹角,计算得到不同结构型式的比吸能(SEA)。对7种截面型式的薄壁结构进行夹角为0°、15°和30°载荷工况的碰撞仿真,对比其性能表现,选取耐撞性最佳的结构。在此基础上,以SEA为优化目标,以碰撞峰值力F_(max)为约束,通过0°、15°和30°的工况的有限元仿真,利用代理模型的方法寻找该结构的最优参数,最终得到的优化结构斜向耐撞性得到大幅度提升。
张文强张维刚唐涛陈鼎
关键词:代理模型
氧化石墨烯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分散稳定性被引量:9
2019年
本工作在实验室自主设计的超声辅助球磨、微波辅助球磨试验装置基础上,采用不同的分散方法(表面改性分散,分散剂分散,表面改性、分散剂分散)将氧化石墨烯(GO)分散于基础油PAO6中得到GO润滑油。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仪等对改性前后的GO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Zeta电位仪检测分散稳定性,并对其分散机理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GO经表面改性、分散剂分散复合处理后,其稳定性比表面改性分散和分散剂分散分别提高了44.8%和35.5%。GO经表面改性后,表面含氧官能团减少,润湿性得到提高,表面接枝亲油性长碳链烷基伸入到基础油中,提高了GO的分散稳定性。分散剂吸附在改性氧化石墨烯(MGO)表面,形成稳定的双电层效应,纳米MGO颗粒产生静电排斥作用,形成位阻层,阻碍颗粒的相互碰撞和团聚,从而能稳定分散于基础润滑油中。本工作不仅成功将GO稳定分散于基础油PAO6中,而且验证了表面改性、分散剂分散复合处理对提高GO在基础油中的分散稳定性效果最好,且分散剂的最佳浓度为0.6%。
仇磊陈鼎陈鼎陈耀彤王思远冯鹏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