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邝淼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篇氧化石墨
  • 1篇氧化石墨烯
  • 1篇药物
  • 1篇药物释放
  • 1篇乙烯
  • 1篇石墨
  • 1篇石墨烯
  • 1篇硼酸锌
  • 1篇热疗
  • 1篇热治疗
  • 1篇阻燃
  • 1篇阻燃机理
  • 1篇阻燃聚乙烯
  • 1篇微凝胶
  • 1篇微球
  • 1篇温敏性
  • 1篇细胞
  • 1篇硫化
  • 1篇硫化铜
  • 1篇纳米

机构

  • 3篇暨南大学

作者

  • 3篇容建华
  • 3篇邝淼
  • 2篇孔祥权
  • 2篇严刚
  • 1篇聂光庭
  • 1篇刘建军

传媒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应用化学

年份

  • 3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还原氧化石墨烯-硫化铜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癌症热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一种具有光热性能的纳米复合材料——还原氧化石墨烯-硫化铜(rGO-CuS),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所合成纳米复合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考察其癌症热疗效果.结果表明,与未复合的氧化石墨烯(GO)和硫化铜相比,rGO-CuS在近红外光区域具有更高效的光热转换效率;rGO-CuS的光热治疗效果明显好于GO和CuS.
孔祥权严刚邝淼容建华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硫化铜纳米复合材料光热治疗癌细胞
次磷酸铝协同硼酸锌阻燃聚乙烯被引量:9
2016年
以次磷酸铝(AHP)和硼酸锌(ZB)为复合阻燃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阻燃聚乙烯(PE)材料,研究了AHP和ZB对PE的协同阻燃效应。结果表明,AHP、ZB阻燃剂在PE基体中分散均匀;添加质量分数为25%AHP阻燃剂,PE材料的极限氧指数值(LOI)提升至25%,通过垂直燃烧测试(UL-94(3.2 mm))V-2级,显示出良好的阻燃效果;引入ZB后,材料LOI值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在m(AHP)∶m(ZB)=21∶4时,出现峰值,达到27.2%,并通过UL-94(3.2 mm)V-1级;热失重分析(TGA)结果显示,AHP、ZB阻燃剂能同时提高PE材料的热稳定性和成炭率,当m(AHP)∶m(ZB)=17∶8时,残渣率达到25.7%。
邝淼梁贤浩刘建军容建华
关键词:硼酸锌阻燃聚乙烯阻燃机理
温敏聚合物/纳米CuS复合微球在肿瘤光热化学联合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利用湿化学法合成了具有光热效应的纳米硫化铜(Cu S)颗粒,采用沉淀聚合法,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共聚单体,锂藻土(laponite)作为交联剂,吸附纳米硫化铜,制备出兼具光热效应和温敏响应性的复合微凝胶[P(NIPAAm-co-NVP)/Cu S](NNC/Cu S),并测试其载药和药物缓释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Cu S和NNC/Cu S复合微凝胶均在近红外区有很宽的光谱吸收带,在980 nm(0.51 W/cm2)激光的辐照条件下,NNC/Cu S复合微凝胶具有良好的光热效应,温度在8 min内可以升至51.9℃,对于Hela细胞杀伤效果明显,并随着激光照射时间的延长效果越好.复合微凝胶的载药量为0.15mg/mg,在p H=5.5的PBS缓冲液中累积药物释放为75%,高于p H=7.4的63%.同时光热效应对于温敏性载药微球的药物释放具有有效地调控作用,在药物释放阶段,激光照射段药物释放率明显高于未加激光照射段.另外聚合物与纳米Cu S的复合改善了纳米Cu S对于细胞的毒性,NNC/Cu S复合微凝胶细胞存活率为90.9%高于纳米Cu S的63%.
严刚聂光庭孔祥权邝淼容建华
关键词:微凝胶温敏性癌症药物释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