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光庭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核壳型载药微球的制备及其释药性能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以聚苯乙烯磺酸钠(PSS)掺杂CaCO3微球为模板,利用逐层(LBL)自组装技术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和锂藻土(Laponite)组装到微球表面,得到了核壳型载药微球。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zeta-电位分析仪、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等对微球形貌、结构和载药释药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CaCO3微球合成过程中,PSS不仅调控了CaCO3的形状,也改变了CaCO3晶型,即由方解石晶型转变为球霰石晶型;在负载布洛芬(IBU)的CaCO3微球表面,通过层层自组装法得到核壳型载药微球。去除模板CaCO3后的微囊结构表明聚电解质和粘土成功地组装在微球表面;壳层中的聚电解质能够有效地延缓药物的释放,而锂藻土对药物的释放具有阻隔作用,能进一步延长药物的释放时间。
- 聂光庭段泰炜容建华
- 关键词:逐层自组装聚电解质药物缓释
- 纳米复合载药凝胶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本文采用沉淀聚合法,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共聚单体,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和锂藻土(Laponite)分别作为交联剂,并引入纳米氧化石墨烯片(GO),得到一系...
- 聂光庭
- 关键词:微凝胶温敏性药物释放硫化铜
- 文献传递
- 温敏聚合物/纳米CuS复合微球在肿瘤光热化学联合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6年
- 利用湿化学法合成了具有光热效应的纳米硫化铜(Cu S)颗粒,采用沉淀聚合法,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共聚单体,锂藻土(laponite)作为交联剂,吸附纳米硫化铜,制备出兼具光热效应和温敏响应性的复合微凝胶[P(NIPAAm-co-NVP)/Cu S](NNC/Cu S),并测试其载药和药物缓释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Cu S和NNC/Cu S复合微凝胶均在近红外区有很宽的光谱吸收带,在980 nm(0.51 W/cm2)激光的辐照条件下,NNC/Cu S复合微凝胶具有良好的光热效应,温度在8 min内可以升至51.9℃,对于Hela细胞杀伤效果明显,并随着激光照射时间的延长效果越好.复合微凝胶的载药量为0.15mg/mg,在p H=5.5的PBS缓冲液中累积药物释放为75%,高于p H=7.4的63%.同时光热效应对于温敏性载药微球的药物释放具有有效地调控作用,在药物释放阶段,激光照射段药物释放率明显高于未加激光照射段.另外聚合物与纳米Cu S的复合改善了纳米Cu S对于细胞的毒性,NNC/Cu S复合微凝胶细胞存活率为90.9%高于纳米Cu S的63%.
- 严刚聂光庭孔祥权邝淼容建华
- 关键词:微凝胶温敏性癌症药物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