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洋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话语
  • 2篇话语分析
  • 1篇动词
  • 1篇新闻语篇
  • 1篇形象宣传片
  • 1篇宣传片
  • 1篇学术论文摘要
  • 1篇邮报
  • 1篇语步
  • 1篇语法
  • 1篇语法阐释
  • 1篇语篇
  • 1篇语篇世界
  • 1篇认知构式
  • 1篇认知构式语法
  • 1篇社论
  • 1篇视阈
  • 1篇批评话语
  • 1篇批评话语分析
  • 1篇批评性

机构

  • 5篇广西大学

作者

  • 5篇杨洋
  • 3篇唐婧
  • 2篇余立祥

传媒

  • 2篇惠州学院学报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宿州学院学报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年份

  • 5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汉语“好不AP”的认知构式语法阐释与翻译被引量:3
2016年
汉语"好不AP"作为羡余否定结构,形式上属于结构间的语义递进类,根据结构中否定词位置属于插入式。基于Goldberg的认知构式语法理论,汉语"好不AP"构式作为一个无法从其构成成分中得到完全推测的结构,具有能产性并反映心理现实性。通过"好不AP"构式的形式与功能的匹配,分析其结构特征(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揭示其生成的理据和认知动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译者在处理"好不AP"构式的不同语义时所采取的具体英译操作背后的认知表征。
唐婧杨洋
关键词:认知构式语法构式翻译
概念隐转喻视角下批评话语分析研究——以2014和2015年奥巴马总统国情咨文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批评话语分析研究话语使用、权势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文章从概念隐转喻视角出发,对2014年和2015年美国国情咨文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概念隐喻通过将源域中某一个特征投射到目标域之中,从而掩盖了目标域的其他特征,达到隐藏意识形态的目的;概念转喻则是通过选取源域为认知参照点,凸显目标域的部分特征,实则暗含意识形态。研究表明,奥巴马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广泛使用隐喻和转喻,巧妙处理权力和意识形态、成功影响并说服国会从而实施自己党派的国内外政策。
余立祥杨洋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国情咨文概念转喻
国家形象宣传片多模态转喻及功能研究——以俄罗斯国家形象宣传片为例被引量:9
2016年
转喻是比隐喻更为基础的认知机制,多模态转喻普遍存在于声音、图像、文字等各种模态中。从多模态转喻视角,以俄罗斯国家形象宣传片为例,探讨多模态语篇中转喻类型及其表征和语篇功能。研究表明:俄罗斯国家形象宣传片以空间、事件、行为域邻近性(contiguity)为主展开,主要包括三大转喻类型:空间部分代整体、次事件代复杂事件、单个实体代总体;多模态转喻语篇功能表现为各种模态符号衔接和读者心理图式连贯;声音和文字模态协作关系为非互补协作关系,声音文字和图像模态协作体现为非强化的互补关系。
杨洋唐婧
关键词:国家形象宣传片
框架网络视阈下结果语步动词域的认知研究——以学术论文摘要为例
2016年
框架网络(Frame Net)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院基于框架语义学理论下的计算机词典编纂项目,即以数据库的形式展现词汇的概念框架。论文以框架网络理论为基础,从《外语教学与研究》和《外语学刊》中选取113篇语言学类期刊论文摘要作为语料,构建学术期刊论文摘要的结果语步动词域的概念框架,并讨论了框架式中词元的认知语义解读。
杨洋唐婧
关键词:框架网络学术论文摘要
语篇世界视阈下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以《华盛顿邮报》一则社论为例
2016年
以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以《华盛顿邮报》一则社论为研究对象,结合认知语言学语篇世界理论,从认知角度探讨读者如何构建语篇世界,实现对现实世界的认知。结果表明:该社论通过高频名词、褒贬形容词、副词和动宾结构构建中美双方相互防御、相互冲突的二元对立图式;该社论以意识形态为导向,利用大量间接引述介入读者对事物发展形势的判断和认识,从而产生偏离客观事实的亚语篇世界。
杨洋余立祥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语篇世界新闻语篇《华盛顿邮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