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茜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病理
  • 1篇蛋白
  • 1篇行表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病变
  • 1篇血管畸形
  • 1篇血管瘤
  • 1篇遗传学
  • 1篇预后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杂交
  • 1篇肉瘤
  • 1篇软骨
  • 1篇软骨肉瘤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神经系统肿瘤
  • 1篇突变

机构

  • 7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张声
  • 7篇黄茜
  • 6篇陈余朋
  • 4篇王行富
  • 3篇张真真
  • 2篇胡力文
  • 2篇陈林莺
  • 2篇罗胜
  • 1篇刘雪咏
  • 1篇任彩虹

传媒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陆军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表面脱钙法在骨髓组织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9年
病理工作中常遇到骨或含骨的组织、伴大片钙化的组织,这些组织无法常规直接制片,传统方法是将这些组织固定后进行脱钙,使钙盐溶解组织变软后再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制片。然而,常规脱钙处理往往导致组织染色效果欠佳、组织抗原丢失及DNA等核酸分子严重片段化等[1],有时严重影响组织病理诊断及免疫组化和分子病理检测等。近年表面脱钙法逐步应用于病理工作中,即样本按常规组织处理至石蜡包埋,将制备好的蜡块初修至组织面暴露,再置于脱钙液中短时间脱钙后再制片,该方法具体的脱钙效果以及对组织制片、免疫组化和分子病理学检测的影响鲜有报道。本文现从常规制片、免疫组化及分子病理检测等方面探讨表面脱钙对组织的影响。
陈余朋王行富张真真胡力文黄茜任彩虹宋芳玲张声
关键词:骨髓脱钙技术
H3K27me3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2年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H3K27me3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244例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患者库存蜡块,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3K27me3表达水平,分析H3K27me3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中的表达差异,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结合血管周细胞SMA染色的结果探讨其在血管异常发育中的潜在作用,应用ROC曲线评价其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鉴别中的诊断价值。结果H3K27me3主要在血管瘤的内皮细胞表达,其在血管瘤的平均表达率为50%~90%,但血管畸形内皮细胞H3K27me3表达率为30%~50%,血管周细胞几乎不表达。基于GSE21212数据集并结合文献获得内皮细胞限制性表达基因10个,通过ENCODE网页工具分析发现不同谱系内皮细胞SOX2启动子区有H3K27me3富集,H3K27me3与SOX2交互作用可能与血管的发育和分化有关。结论内皮细胞H3K27me3可以作为血管瘤与血管畸形鉴别的补充标记物,但其在婴儿的血管瘤中表达具有异质性。
王珺岚陈余朋张声陈林莺黄茜张真真
关键词:血管病变表观遗传学组蛋白甲基化
EBER原位杂交试剂盒的性能验证及条件优化被引量:1
2021年
EBER是EB病毒编码的小RNA,是EB病毒的表达产物,受EB病毒感染的细胞核中以高拷贝数存在。目前EBER原位杂交已成为组织和细胞中EB病毒检测的金标准[2],检测方法有手工操作、半自动和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操作法。本科室刚引进新的EBER检测试剂盒并运用Ventana BenchMark ULTRAL全自动免疫组化仪进行EBER原位杂交检测,为了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我们对产品说明书推荐的EBER原位杂交法进行性能验证及条件优化。
陈余朋陈林莺黄茜罗胜张声
关键词:EBER原位杂交
POLE突变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5年
POLE为DNA聚合酶的催化亚基,具有5'3'DNA聚合酶活性和3'→5'核酸外切酶活性,对DNA复制和校正具有重要作用。POLE突变将引起校正功能缺失,可能导致肿瘤发生。近年来,TCGA在多种肿瘤中检出POLE突变,POLE突变的肿瘤以其独特超强突变分子表型及良好的预后成为近期研究热点。本文综述POLE的结构、功能及其突变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黄茜张声
关键词:POLE肿瘤预后
中枢神经系统间叶性软骨肉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间叶性软骨肉瘤(mesenchymal chondrosarcoma,M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9月至2020年9月9例中枢神经系统MCS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NCOA2基因重排情况。结果9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6例;年龄1~59岁(中位年龄31岁)。6例位于颅内,3例位于椎管内,大多与硬膜关系密切,术前影像学多诊断为脑膜瘤。显微镜下呈典型的双向分化模式,由未分化间叶性小细胞及分化良好的透明软骨岛2种成分构成。小细胞区表达SOX9(9/9)、CD99(8/9),未见BRG1及INI1缺失;软骨样区表达SOX9(9/9)、S-100蛋白(8/9)。5例检测到NCOA2信号,均呈NCOA2基因分离探针阳性(5/5)。8例随访4~124个月,3例在1年内复发,其中2例死亡。结论中枢神经系统MCS是一种极罕见的恶性肿瘤,常与硬膜关系密切,术前影像学诊断正确率低,需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其他小圆细胞肿瘤或其他类型的软骨肉瘤鉴别,FISH检测查见NCOA2基因断裂可作为较好的指标支持MCS的诊断。
黄茜陈余朋宋芳玲郑莉梅刘雪咏张声王行富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甲基绿对比染色法在含黑色素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甲基绿对比染色法在含黑色素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的应用。方法含黑色素肿瘤30例,其中蓝痣10例,黑色素瘤20例,构建组织芯片。采用高锰酸钾氧化草酸漂白法脱黑色素后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用1%甲基绿对比染色进行比较,应用Eli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MB45、Melan A、S-100蛋白、SOX10的表达,分析两种方法对含黑色素肿瘤不同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判读的影响。结果经过高锰酸钾氧化草酸漂白法脱黑色素处理后,部分病例出现破片、脱片现象;HMB45的染色效果与1%甲基绿对比染色后HMB45染色效果基本一致;SOX10出现假阴性;Melan A大部分病例出现表达减弱或阴性表达;S-100蛋白表达良好。经1%甲基绿对比染色后黑色素被染成绿色,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的棕黄色形成对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定位准确,易于判读。2例含重度黑色素的病例组织由于色素覆盖厚重,影响不同指标的显色结果判读。结论含黑色素的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采用1%甲基绿对比染色法,在解决轻-中度含黑色素肿瘤免疫组织化学判读上相对比传统的高锰酸钾氧化草酸漂白法脱黑色素方法好。
陈余朋张声张真真黄茜罗胜王行富
关键词:HMB45甲基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组织芯片染色效果
不同脱钙液行表面脱钙处理对骨组织抗原修复的影响
陈余朋张声王行富黄茜胡力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