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伶

作品数:27 被引量:153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北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农业科学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遥感
  • 6篇作物
  • 3篇同化
  • 3篇农作
  • 3篇农作物
  • 3篇作物生长
  • 3篇作物生长模型
  • 3篇反演
  • 3篇SAR
  • 3篇CCD
  • 3篇初级生产力
  • 2篇多时相
  • 2篇遥感估算
  • 2篇植被
  • 2篇数据同化
  • 2篇水稻
  • 2篇土壤
  • 2篇胁迫
  • 2篇利用率
  • 2篇课程

机构

  • 23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北京大学
  • 2篇北华航天工业...
  • 1篇海南省气象局
  • 1篇重庆绿色智能...

作者

  • 27篇吴伶
  • 14篇刘湘南
  • 8篇刘美玲
  • 6篇周博天
  • 5篇秦其明
  • 3篇王金梁
  • 3篇谭正
  • 3篇郑小坡
  • 2篇李露锋
  • 2篇张宁
  • 2篇高洪雷
  • 2篇高中灵
  • 2篇曹仕
  • 2篇王建华
  • 2篇张晓倩
  • 2篇任华忠
  • 2篇孟庆野
  • 2篇刘达
  • 1篇梁惠平
  • 1篇王春乙

传媒

  • 3篇遥感学报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地理空间信息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红外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海洋技术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测绘科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Agricu...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夜晚灯光数据探究华北地区时空分布
2019年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华北地区在时空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本次研究旨在以华北地区为研究对象,将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引入到华北地区时空分布变化问题的研究中。利用ENVI软件,通过对2014-2018年华北地区的空间变化和经济变化进行分析,得到一定价值的结论,为政府决策和未来华北地区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在一定程度上贫富差异明显,内蒙古地区西北与京津冀地区存在很大程度上的经济差异,并且,在城镇变化上也存在一定的劣势。而北京和天津地区以明显的地理和政治优势,无论是GDP还是城镇变化方面都远远高于河北、山西和内蒙古地区。通过灯光数据可以看出,京津冀地区经济呈现快速的趋势,而内蒙古和山西部分地区则长势较慢。
高健峰吴伶侯孟营王璇
SAR Data Assimilation for Crop Biomass Simulation Based on Crop Growth Model被引量:3
2012年
Biomass from SAR data was assimilated into crop growth model to describ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op biomass and crop growth time to improve estimation accuracy of biomass. In addition, inverse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estimate biomass according to relationship between biomass and backscattering coefficients from SAR data. Based on cost function, parameters of growth model were optimized as per 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 minimiz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stimated biomass and inversion values from SAR dat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imulated biomass using the revised growth model with SAR data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measured one in time distribution and even higher in accuracy than that without SAR data. Hence, the key parameters of crop growth model could be revised by real-time growth information from SAR data and accuracy of the simulated biomass could be improved accordingly.
谭正刘湘南张晓倩吴伶
关键词:BIOMASSSAR
不同质量含水量的土壤反射率光谱模拟模型被引量:14
2015年
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分布与变化情况对土壤温度变化、陆地—大气间热量平衡以及陆面大气环流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对大范围内土壤含水量进行实时动态监测,获得某段时间内土壤含水量的连续变化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目的是借助高光谱遥感手段,通过构建不同质量含水量的土壤反射率光谱模拟模型,深入了解土壤质量含水量与土壤反射率光谱之间的关系,为监测土壤含水量提供有效手段。利用ASD Field Spectral FR野外光谱仪和加水称重法获得北京市8个采样点的土壤样品不同质量含水量下的土壤反射率光谱实测数据,利用其中2个土壤样品不同质量含水量下的光谱数据构建含水土壤反射率光谱模拟模型,并利用未参与建模的另外6个土壤样品数据对该模型的模拟效果进行了检验。通过数据验证发现,当土壤质量含水量小于田间持水量时,该模型的模拟精度较高;而且对于不同的土壤样品,模型的模拟效果都比较好。最后又利用北京大学校园内三个采样点的实地测量光谱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光谱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最小可达0.005 8。因此该模型可实现对质量含水量小于田间持水量的不同类型土壤的反射率光谱进行较高精度的模拟。
孙越君郑小坡秦其明孟庆野高中灵任华忠吴伶王俊王建华
关键词:遥感
Spatial-time continuous changes simulation of crop growth parameters with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crop growth model被引量:13
2012年
本文将遥感信息与作物模型同化实现作物生长参数的时空域连续模拟,进而监测生长参数的时空域变化。首先将作物模型WOFOST(World food studies)与冠层辐射传输模型PROSAIL耦合构建WOPROSAIL模型,利用微粒群算法(PSO)通过最小化从CCD数据获取的土壤调节植被指数观测值SAVI(soil 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与耦合模型得到的模拟值SAVI’之间差值优化作物模型初始参数。通过MODIS数据反演实现参数的区域化,并将区域参数作为优化后作物模型输入参数驱动模型逐像元计算生长参数,实现生长参数的时空域连续模拟与监测,最终建立区域尺度遥感-作物模拟同化框架模型RS-WOPROSAIL。结果表明:同化模型解决了作物模型模拟空间域和遥感信息时间域的不连续问题。模型模拟的叶面积指数(LAI)、穗重(WSO)、地上总生物量(TAGP)等生长参数较好地体现了水稻生长状况时空域变化,研究区水稻模拟产量与实际产量的误差为27.4%。
吴伶刘湘南周博天李露锋谭正
关键词:遥感技术遥感方式
基于Radarsat-2目标极化分解H-α特征空间的海洋悬浮物浓度监测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海洋悬浮物浓度遥感监测对海洋环境监测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以Radarsat-2全极化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数据与珠江口东岸香港海域悬浮物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微波散射机制与Cloude-Pottier理论探索平均散射角α和散射熵H等特征参数与海洋悬浮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H-α细分类空间的海洋悬浮物浓度分布监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散射角α和散射熵H与海洋悬浮物浓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9和0.88。由此构建的H-α空间细分类模型可将悬浮物浓度分为4类,分别对应20mg·L-1以上、10—20mg·L-1、5—10mg·L-1以及5mg·L-1以下的悬浮物浓度。经验证,该模型的分类精度达到95.6%,远高于单独利用α或H的分类效果,可以较好应用于海洋悬浮物浓度探测领域。
曹仕刘湘南刘美玲吴伶周博天
关键词:RADARSAT-2
面向变化图斑提取的多时相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变化图斑提取的多时相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空间归一化处理,消除了物候变化对地表覆盖类型变化检测精度的影响,使得变化矢量分析法不受以往遥感影像时相需为同一季节这一条件限制,可以在年内尺...
吴伶杨犇崔泽宇滕飞宇
基于高光谱高频组份分形特征的水稻铅胁迫评估被引量:11
2011年
通过研究铅污染胁迫下水稻的光谱高频组份的分维数来诊断水稻铅污染胁迫水平。根据实验区水稻冠层实测ASD高光谱数据和同步获取的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数据,利用Daubechies小波系中的"Db5"母小波对水稻的350—1300nm波段范围进行小波分解得到第5层高频组份(d5),并采用盒维法计算d5的分维数,最后采用模糊数学建立d5的分维数与污染胁迫水平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d5能有效地探测到铅污染胁迫的光谱弱信息,并实现不同污染水平水稻高光谱信号的分离;d5分维数在同一污染水平的年际相对变化率小于4%,不同污染水平的区分度大于75%,即高、中和低污染水平水稻高光谱d5分维数的86.7%、75%和91.7%分别集中在1.160—1.200,1.220—1.275和1.280—1.320三个区间;采用升(降)半梯形分布的隶属度函数建立水稻高光谱d5分维数与其污染胁迫水平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精度检验,其判别精度大于90%。小波变换、分形分析和模糊数学三者相结合有效地实现了光谱弱信息提取、度量及建模,达到水稻重金属污染胁迫状况监测的目的,也为作物其他环境胁迫弱信息的动态识别与精确度量提供借鉴意义。
刘美玲刘湘南曹仕李婷吴伶
关键词:高光谱遥感小波变换隶属度函数水稻
作物生长模型同化SAR数据模拟作物生物量时域变化特征被引量:11
2011年
生物量是监测作物长势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反映作物的生长状况,和作物产量有密切关系。遥感获取生物量的方法之一是通过基于矢量辐射传输方程的微波冠层散射模型反演,但多数模型反演方法并未考虑作物生物量在不同阶段的变化特征。运用数据同化方法,将SAR数据提取的生物量信息和作物生长模型结合,描述作物生物量与时间变化的关系,提高生物量估测精度。通过分析生物量和SAR数据提取的后向散射系数的时域变化关系建立反演模型估算生物量。在构建代价函数的基础上,采用共轭梯度法对生长模型参数进行优化,使模型估算的生物量和SAR数据反演的生物量差值最小。结果表明,引入SAR数据修正后的作物生长模型模拟生物量和实测值的时间分布基本吻合,且比未引入SAR数据的结果精度有明显提高。因此采用SAR数据提取的作物实时生长信息可以修正作物生长模型关键参数以提高模拟生物量的精度。
谭正刘湘南张晓倩吴伶
关键词:数据同化生物量SAR作物生长模型
一种确定森林扰动类型的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森林扰动类型的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从土地覆盖数据集中获取森林扰动数据;对森林扰动数据进行特征分析,得到各分类下的森林扰动数据;以各分类下的森林扰动数据为基础数据,采用随机森林分类...
严燕吴伶赵于鑫叶昕
SAR插补CCD缺失数据算法及其应用检验
2013年
提出了一种利用SAR插补因云遮挡导致CCD数据缺失的算法。通过分析云及其阴影的光谱特征,设计出云及其阴影的提取模型,并运用CCD和SAR之间匹配转化算法和有云影响像元的替换运算,得到插补后的新CCD数据。利用高光谱数据反演海面盐度算法所得海面盐度与实测海面盐度做相关性比较分析对本缺失数据插补算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研究海域中缺失数据区域的海盐反演精度为R2=0.8441,RMSE=0.7031,即SAR插补CCD缺失数据算法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多源遥感数据兼容性,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噪声下垫面的实际情况,可以用于融合多传感器生成时空完整、高精度的数据产品。
周博天刘湘南吴伶高洪雷刘达
关键词:插补算法SAR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