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伊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子宫
  • 2篇子宫肌
  • 2篇子宫肌瘤
  • 2篇消融
  • 2篇肌瘤
  • 2篇超声
  • 2篇磁共振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诊断
  • 1篇原发性
  • 1篇造影
  • 1篇造影剂
  • 1篇双模态
  • 1篇疼痛
  • 1篇内脏
  • 1篇内脏疼痛
  • 1篇子宫腺
  • 1篇子宫腺肌

机构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王伊
  • 2篇符忠祥
  • 2篇许永华
  • 1篇许永华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泸州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原发性肝癌早期的CT、MRI影像学诊断被引量:4
2016年
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非上皮组织,前者称为原发性肝癌,是我国高发的、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后者称为肉瘤,与原发性肝癌相比较为少见。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肝脏恶性肿瘤及肝脏癌前期病变的检出率大大地提高。早期肝癌,也被称为小肝细胞癌,是指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3 cm或两个结节直径的总和〈3 cm。
符忠祥王伊许永华
关键词:CT磁共振肝癌
磁共振-超声双模态预测和评估HIFU联合微泡造影剂消融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子宫肌瘤为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约为20~50%。高强度聚焦超声是一种无创性治疗技术。但是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肌瘤(位置较深、血运丰富、富细胞型肌瘤等)消融效率较低,治疗耗费的时间较长,这可能会导致很多严...
王伊
关键词:子宫肌瘤微泡造影剂
MRI引导和超声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完全消融子宫肌瘤比较研究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评估与比较MRI引导和超声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完全消融子宫肌瘤的治疗能量效率、时间效率和临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MRI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MRg HIFU)治疗10例13个完全消融子宫肌瘤和超声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USg HIFU)治疗22例28个完全消融子宫肌瘤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数据,评估和比较这两种影像方式引导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治疗时间和速度、超声辐照时间、超声释放功率和能量、能效因子和治疗后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MRg HIFU和USg HIFU完全消融子宫肌瘤的治疗时间、超声辐照时间、超声治疗功率、超声治疗剂量、能效因子(EEF)及治疗速度分别为174.5±42.2min和114.4±39.2min,24.7±9.0min和19.4±6.8min,310.2±62.5W和391.6±16.6W,483.0±248.2 k J和463.2±156.4k J,5.1±3.0k J/cm3和6.8±5.2 k J/cm3及42.2±25.6 cm3/h和70.9±41.9cm3/h。两组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和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和磁共振引导HIFU完全消融子宫肌瘤均是安全的,且超声治疗能量效率两者差异无显著性,但USg HIFU在治疗时间效率上优于MRg HIFU。
符忠祥王伊许永华
关键词:磁共振超声高强度聚焦超声子宫肌瘤消融
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功能在早期尘肺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成像(multi-spiral computedtomography,MSCT)后处理技术对早期尘肺定性、定量的诊断价值,并对MSCT各种肺功能相关参数与临床肺功能测定指标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
王伊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肺功能
脑神经结构性变化与慢性内脏性疼痛的相关性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慢性内脏性疼痛引起的大脑神经结构性变化及其内在联系。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30例子宫腺肌症痛经引发的慢性内脏性疼痛患者(疼痛组)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另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价子宫腺肌症引发的痛经患者疼痛程度,所有受试者均行全脑高分辨率MRI T1序列结构扫描,并采用SPM8软件的VBM方法对全脑灰白质体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疼痛组MRI提示为右侧顶上小叶、两侧额中回、右侧颞上回,颞中回、左侧后扣带回、两侧顶叶、左侧枕叶体积减少;左侧中央前回、丘脑、右侧额上下回、左侧颞下回、右侧枕叶、左侧眶回、左侧直回体积增加。结论子宫腺肌症痛经引发的慢性内脏性疼痛患者存在大脑神经结构性脑区改变,且这些脑区变化与大脑疼痛的感知和调节有关。
程禹王伊杨利霞许永华许永华朱勇
关键词:脑神经慢性内脏疼痛子宫腺肌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