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忠祥
- 作品数:13 被引量:7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4例原发性肺肉瘤样癌的影像表现(附文献复习)
- 2010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肉瘤样癌(PLSC)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4例PLSC的临床、X线胸片、CT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PLSCX线胸片和CT均表现为肺内直径3.0cm~7.5cm团块状实质性病灶;肿块均为周围型;2例肿块边界清楚,密度均匀;2例病灶呈浅分叶状,有短毛刺;4例肿块均侵犯邻近胸膜;2例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左侧肾上腺转移。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显示3例单一肉瘤样癌,1例多形性癌为肉瘤样癌伴腺癌Ⅱ~Ⅲ级;4例波形蛋白(Vim)及细胞角蛋白(CK)均阳性,1例上皮膜抗原(EMA)阳性,1例S-100阳性。结论周围型PLSC在CT上具有相对特征性表现,免疫组织化学Vimentin、CK有助于确诊。
- 李婵婵张永裕符忠祥李立许永华
- 关键词:肺肿瘤放射摄影术X线计算机
- 足底软组织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一例
- 2007年
- 符忠祥徐敬慈
- 关键词:足底软组织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肿块
- MRI引导和超声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完全消融子宫肌瘤比较研究被引量:21
- 2016年
- 目的:评估与比较MRI引导和超声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完全消融子宫肌瘤的治疗能量效率、时间效率和临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MRI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MRg HIFU)治疗10例13个完全消融子宫肌瘤和超声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USg HIFU)治疗22例28个完全消融子宫肌瘤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数据,评估和比较这两种影像方式引导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治疗时间和速度、超声辐照时间、超声释放功率和能量、能效因子和治疗后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MRg HIFU和USg HIFU完全消融子宫肌瘤的治疗时间、超声辐照时间、超声治疗功率、超声治疗剂量、能效因子(EEF)及治疗速度分别为174.5±42.2min和114.4±39.2min,24.7±9.0min和19.4±6.8min,310.2±62.5W和391.6±16.6W,483.0±248.2 k J和463.2±156.4k J,5.1±3.0k J/cm3和6.8±5.2 k J/cm3及42.2±25.6 cm3/h和70.9±41.9cm3/h。两组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和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和磁共振引导HIFU完全消融子宫肌瘤均是安全的,且超声治疗能量效率两者差异无显著性,但USg HIFU在治疗时间效率上优于MRg HIFU。
- 符忠祥王伊许永华
- 关键词:磁共振超声高强度聚焦超声子宫肌瘤消融
- 中晚期宫颈癌介入化疗栓塞后的病理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在介入化疗栓塞后病理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2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选择经活检确诊为宫颈癌,临床分期Ⅱb-Ⅲa患者20例,进行介入治疗1-3次后观察其临床症状及癌灶的病理变化结果20例宫颈癌中15例Ⅱb期、5例Ⅲa期经1-2次术前介入化疗加栓塞,所有Ⅱb期患者及4例Ⅲa期最后均成功施行宫颈癌根治术,1例Ⅲa期因疗效不明显改行放射治疗。所有病例手术后标本后的病理切片中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及坏死组织。结论中晚期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栓塞可缩小并软化宫颈局部癌灶,减少病灶的出血、改变肿瘤分期并顺利进行手术根治。
- 符忠祥徐敬慈黄伟良许永华罗行中
- 关键词:宫颈癌介入治疗病理改变
- 节段性栓塞化疗与常规栓塞化疗对肝癌术后复发的肝功能影响的比较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研究节段性栓塞化疗与常规栓塞化疗对肝癌术后复发肝功能的影响差异。方法50例肝癌术后复发病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3例,年龄30-74岁,平均50岁。其中32例行常规栓塞化疗,18例行节段性栓塞化疗。均采用Seldinger技术,分别将导管置于肝固有、肝左或肝右动脉。或超选择性将导管至于亚段靶动脉,分别注入栓塞剂及化疗药物,栓塞剂为进口超液态碘化油,用量为5-15ml,化疗药物选用5-FU1000mg,cDDP60mg,MMC20mg(或THP40mg)行夹心面包栓塞法。结果常规栓塞化疗组治疗后32例TBIL(24/32)、ALT(20/32)明显升高,ALB(13/32)轻度降低。节段性栓塞化疗组,18例患者中仅1例ALT轻度升高。结论肝癌术后复发栓塞化疗,节段性栓塞化疗对肝功能影响较常规栓塞化疗明显降低。
- 符忠祥董兰强程红岩
- 关键词:肝癌术后复发栓塞术后复发肝癌SELDINGER技术
- 冠状动脉MSCT不同期相对心肌桥-壁血管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探讨壁冠状动脉在收缩期、舒张期的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668例行冠状动脉CTA扫描病人,选择其中50例心肌桥病人多期成像均较满意,并测量心肌桥长度、厚度及壁冠状动脉在收缩期、舒张期受压程度及其对伴随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1668例病人中463例发现心肌桥(27.7%)、左前降发生率最高达75%(347/463),50例病人心肌桥的平均长度为12.3mm,平均深度为2.9mm,心肌桥长度大于10mm时,纵深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受压程度舒张中期与收缩中期基本一致,而表浅型心肌桥冠状动脉受压于收缩中期持续至舒张中期,壁冠状动脉受压情况与心肌桥厚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狭窄程度存在一定关系结论心肌桥厚度及长度与壁冠状动脉受压程度及邻近冠状动脉斑块形成相关;对浅表浅型及纵深型心肌桥舒张期受压程度评估更具有临床意义。
- 符忠祥徐敬慈周德朱勇
- 关键词:心脏断层心肌桥壁冠状动脉
- MSCT诊断多发性肝血管瘤伴动静脉瘘1例被引量:1
- 2009年
- DSA血管造影发现肝血管瘤合并动静脉瘘多有报道。作者应用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发现1例显示瘤体、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较少见,现报告如下。
- 符忠祥
- 关键词:动静脉瘘肝血管瘤MSCT诊断多发性DSA血管造影引流静脉
-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心肌桥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心肌桥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2018年在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至少进行过一次滤波反投影(FBP)重建和iDose4迭代重建的41例CCTA检查的患者。患者均采用64层螺旋CT机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并进行FBP重建和iDose4迭代重建,对比2种重建方式对冠状动脉心肌桥检出情况,同时计算两者图像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结果iDose4显示冠状动脉心肌桥检出率(58%,24/41)略高于FBP(51%,21/4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Dose4组心肌桥检出数量(32处)高于对FBP(26处);Dose4图像质量评分(2.8±0.8)分与FBP(12±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Dose4图像SNR(12±4)分和CNR(18±6)分与FBP图像(2.8±0.7)分、(13±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对冠状动脉心肌桥检测准确性较高,且辐射量较低,可为该病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明康杨利霞符忠祥朱勇刘春周德许永华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桥
- 国产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临床试验平台创建和应用
- 许永华杨利霞朱建民余琛贾晶莹符忠祥黄自丽彭薇朱勇曲毅
- 世界上跨国公司普遍与国际著名大学医院建立研发平台,通过紧密的产学研医合作和持续研发,使其产品长期占据领先地位。为摆脱长期受国外技术和市场的垄断,提升国内医疗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培育高端医疗设备产业,国家和上海市均在‘十二五...
- 关键词:
- 关键词:医学影像设备
- 原发性肝癌早期的CT、MRI影像学诊断被引量:4
- 2016年
- 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非上皮组织,前者称为原发性肝癌,是我国高发的、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后者称为肉瘤,与原发性肝癌相比较为少见。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肝脏恶性肿瘤及肝脏癌前期病变的检出率大大地提高。早期肝癌,也被称为小肝细胞癌,是指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3 cm或两个结节直径的总和〈3 cm。
- 符忠祥王伊许永华
- 关键词:CT磁共振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