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莉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海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功能
  • 2篇血栓
  • 2篇凝血
  • 2篇凝血功能
  • 1篇弹力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浓度
  • 1篇血红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红蛋白浓度
  • 1篇血栓弹力图
  • 1篇血栓形成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计数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凝固
  • 1篇增多症
  • 1篇凝血功能检测
  • 1篇微血栓
  • 1篇微血栓形成

机构

  • 2篇青海省人民医...

作者

  • 2篇刘德生
  • 2篇王云
  • 2篇袁莉
  • 2篇郑兴

传媒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凝血功能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通过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功能指标的对比分析,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的凝血特点。方法:择期行胆囊切除术的男性患者78例,术前血红蛋白(HB)均大于120 g/L。根据2004年第六届国际高原医学和低氧生理学术大会制订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青海诊断标准,慢性缺氧导致机体红细胞过度增生,男性血红蛋白(HB)>210 g/L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组(20例),HB正常患者为对照组(58例)。两组患者术前均接受TEG、常规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计数(PLT)检测,比较TEG参数、常规凝血指标及PLT的差异。并对HAPC患者TEG参数与凝血常规指标、PL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PLT、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K值)、血细胞凝集块形成速率(Angle角)、血凝块最大强度(MA)、凝血综合指数(CI)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PC患者K值与PLT呈负相关;Angle角、MA、CI与PLT呈正相关;TEG参数与常规凝血检测指标无相关性。结论:HAPC患者凝血因子、FIB、血小板数量及功能降低,处于相对低凝的状态;HAPC患者TEG与PLT有显著相关性,与常规凝血功能指标无相关性,TEG联合常规凝血功能检测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机体凝血状态。
袁莉郑兴刘德生王云
关键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血栓弹力图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
高原患者不同血红蛋白浓度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20年
为适应高原低氧环境,机体一些基本生理指标会发生变化,其中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最为明显,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多,血红蛋白(Hb)浓度升高,以保证充足的氧含量。然而,红细胞过度增多会发展成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1]。机体对高原低氧、低气压环境的适应不只是依赖红细胞的增多,HAPC患者处于高凝与继发纤溶功能亢进的动态平衡状态,其血液凝固与出血既包含生理性的适应过程,同时也存在从生理适应到病理改变的演变过程。随着红细胞数量的显著增多,血液黏滞度升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血液呈明显的高凝状态[2-6]。临床实践中发现,HAPC患者往往伴有凝血功能的异常,有明显的出血倾向,原因可能是全血黏度增加,广泛的微血栓形成使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性减少,同时,继发纤溶系统功能亢进等机制引起凝血功能检测结果明显延长[7-8]。
袁莉郑兴刘德生王云
关键词:红细胞变形能力微血栓形成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量凝血功能血液凝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