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估医务人员佩戴N95口罩进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对胸外按压质量及疲劳情况的影响。方法纳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近两年内获得美国心脏协会基础生命支持认证的医护人员80名,复习按压要点并熟悉模型后,通过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佩戴外科口罩组(SM组),佩戴N95口罩组(N95组),进行2 min胸外按压。记录参与者身高、体质量及按压前后Borg疲劳评分、生理参数,通过Laerdal QCPR®软件记录2 min的按压质量(包括按压位置、按压深度、深度达标率、按压频率、频率达标率、按压回弹)。两组间各按压质量指标的差异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结果按压后,相比于SM组,N95组Borg疲劳评分高(中位数16 vs 14,P=0.027),胸外按压质量下降,包括按压深度(均数47 mm vs 52 mm,P=0.020)、频率(均数107次/min vs 118次/min,P=0.004)、回弹率(均数89.8%vs 98.1%,P=0.046)及按压2 min深度达标率(均数67.4%vs 89.6%,P<0.01)、频率达标率(均数60.6%vs 74.8%,P<0.01)。结论佩戴N95口罩进行心肺复苏会降低按压质量,加重按压者的疲劳程度,需要及时替换按压者以保证胸外按压质量。
[目的]评价曼彻斯特分诊量表(MTS)、急诊危重指数(ESI)和加拿大急诊预检标尺系统(CTAS)的分诊效果。[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c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收集关于急诊预检分诊标准MTS、ESI、CTAS的分诊效果研究,检索时限均为数据库建立至2019年8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数据提取。采用双变量混合效应模型合并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分诊效果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比值比(DOR);敏感度和特异度用于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ROC曲线下面积(AUC)用于评价各急诊预检分诊标准的分诊效果;采用Deek漏斗图评价文献发表偏倚;采用范根图评价分诊系统的临床适用性。[结果]共纳入35项研究,总体Meta分析结果显示:MTS合并的敏感度为0.57,95%CI(0.49,0.65),P=0.00;特异度为0.84,95%CI(0.80,0.87),P=0.00;DOR为6.94,95%CI(5.08,9.48),P=0.00;AUC为0.80,95%CI(0.76,0.83)。ESI合并的敏感度为0.50,95%CI(0.38,0.62),P=0.00;特异度为0.87,95%CI(0.82,0.91),P=0.00;DOR为6.84,95%CI(5.21,8.98),P=0.00;AUC为0.80,95%CI(0.77,0.84)。CTAS合并的敏感度为0.35,95%CI(0.29,0.43),P=0.00;特异度为0.92,95%CI(0.88,0.94),P=0.00;DOR为5.98,95%CI(4.31,8.29),P=0.00;AUC为0.72,95%CI(0.68,0.76)。敏感性分析证明研究结果较为稳定,各项研究无明显偏倚,3个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存在明显异质性。亚组分析显示:3个急诊预检分诊标准的异质性主要来源于人群。范根图总体分析显示:3个分诊标准评估阳性时,受试者需要住院的概率上升。[结论]现有证据表明,运用MTS和ESI对急诊病人进行预检分诊的总体准确性较好,但诊断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