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燕梅

作品数:12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甘肃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秦艽
  • 4篇UPLC
  • 3篇药材
  • 3篇野生
  • 2篇区划研究
  • 2篇龙胆
  • 1篇药材质量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栽培
  • 1篇珍稀
  • 1篇珍稀濒危
  • 1篇指纹
  • 1篇指纹图
  • 1篇指纹图谱
  • 1篇中藏药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生态区

机构

  • 12篇甘肃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解放军第25...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作者

  • 12篇杨燕梅
  • 11篇晋玲
  • 10篇马晓辉
  • 9篇朱田田
  • 8篇林丽
  • 3篇王振恒
  • 2篇张小波
  • 2篇吕培霖
  • 1篇陈红刚
  • 1篇余晓晖
  • 1篇朱寿东
  • 1篇吴平安
  • 1篇崔治家
  • 1篇王艳

传媒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药材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兽医医药杂...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7
  • 7篇2016
  • 1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肃珍稀濒危中藏药资源评价模式构建与可持续利用
2020年
本项目针对甘肃省中藏药资源的濒危现状,尤其是制约中藏药产业发展的瓶颈关键问题,将资源区划、遗传分析、质量评价、人工抚育、示范应用相结合,系统开展了麻黄、秦艽、铁棒锤等6种珍稀濒危中藏药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利用研究,构建了甘肃珍稀濒危中藏药资源评价模式及可持续利用技术体系.系统完成了麻黄、秦艽、铁棒锤的资源调查,制定其生态适宜性区划;基于ISSR-PC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麻黄和秦艽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体系,并将药效成分与遗传分化进行关联分析;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等技术构建了麻黄、秦艽等药材的质量评价体系,制定了秦艽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和铁棒锤药材质量标准;集成了组织培养和种子种苗繁育等关键技术,经多年试验解决了秦艽、独一味野生资源驯化抚育过程中种子萌发率低、抗冻性差、种质保存周期短等系列瓶颈问题.该项目技术成果对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助力甘肃省生态环境改善、提升中藏药材资源保护及人工驯化技术水平、提高贫困地区药农经济收入、增加中藏药企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晋玲朱田田林丽蔡子平陈红刚吴平安杨燕梅马晓辉王艳崔治家何微微卢有媛
关键词:珍稀濒危可持续利用
秦艽商品规格等级与其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Radix)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具有祛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的功效。其较高的药用价值使得人们长期滥采滥挖,导致野生资源遭到极大破坏,已被列入...
杨燕梅
关键词:秦艽药材质量
文献传递
青海与甘肃小秦艽7种指标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2017年
目的:比较青海与甘肃小秦艽中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龙胆苦苷、獐芽菜苷、异荭草苷和异牡荆苷7种指标成分的含量,为小秦艽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PLC法,色谱柱ACQUITY UPLC?BEH C18柱(2.1 mm×50 mm,1.7μm);流动相甲醇-0.04%磷酸水(A∶B)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检测波长242 nm;柱温30℃。结果: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龙胆苦苷、獐芽菜苷、异荭草苷和异牡荆苷分别在2.1~537.1,1.05~270,0.92~236,11.1~2 830,0.75~192,0.167~102,0.216~52.80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97.72%~99.84%,RSD≤3.39%。青海产小秦艽和甘肃产小秦艽7种指标成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小秦艽指标成分含量较低,存在不合格风险较大,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把握其质量。
罗林云杨燕梅晋玲
关键词:UPLC
秦艽组六种药用植物根的形态组织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比较龙胆科龙胆属秦艽组的6种药用植物(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粗茎秦艽G.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麻花秦艽G.straminea Maxim.、小秦艽G.dahurica Fisch.、黄管秦艽G.officinalis H.Smith和管花秦艽G.siphonantha Maxim.ex Kusnez.)的药用形态及显微鉴别特征,为中药秦艽真伪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徒手切片法对主根的上、中、下3个部位分别做横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粉末经水合氯醛加热透化后显微观察。结果:粗茎秦艽根上、中、下部都没有中柱裂分。秦艽、小秦艽、黄管秦艽的根只有上部有中柱裂分;麻花秦艽和管花秦艽的根上、中、下都是完全分离的小根纠聚在一起。粉末鉴别中,小秦艽、麻花秦艽和管花秦艽都有大量的厚壁细胞,但形状不同。其他3个种没有发现厚壁细胞。结论:秦艽组6种药用植物根的形态组织显微结构有较大差异,可为中药秦艽的鉴别提供依据。
杨燕梅林丽王振恒马晓辉朱田田晋玲
关键词:龙胆属显微鉴定
秦艽药材的品质区划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通过文献查阅,明确中药秦艽分布信息,实地采集秦艽药材79份。基于采样信息,利用秦艽药材指标成分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回归模型,结合MaxEnt对生态适宜区的预测结果和指标成分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应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秦艽药材的品质进行空间分布估算。结果显示,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中部及西藏东南部秦艽药材综合品质较高。研究结果与秦艽药材的产区一致,可以为秦艽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卢有媛张小波杨燕梅马晓辉朱田田余晓晖晋玲
关键词:秦艽品质区划环境因子ARCGIS
野生和栽培秦艽商品规格及等级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别划分野生和栽培秦艽商品规格及等级。方法:描述药材外部性状,借助专家传统鉴别经验划分商品规格,运用游标卡尺和软尺测量秦艽根的芦下直径和根长,通过SPSS的K-均值聚类,划分商品等级。结果:共划分出6个商品规格及相应的等级,野生萝卜艽一等和二等;野生麻花艽一等和二等;野生小秦艽一等和二等;栽培萝卜艽一等、二等和三等;栽培麻花艽一等和二等;栽培小秦艽一等和二等。结论:该方法科学有效,为秦艽的市场流通及进一步的质量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黄得栋杨燕梅马晓辉卢有媛林丽晋玲朱田田
关键词:秦艽
基于多指标成分分析野生与栽培秦艽药材商品规格等级被引量:16
2016年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秦艽药材所含7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通过典型对应分析和Fisher判别分析等现代统计学方法对药材化学指标进行聚类,划分质量等级,再结合相关性分析筛选药材品质指标,对野生和栽培秦艽药材不同商品规格和同一商品规格不同等级的药材质量进行综合定量化等级划分,为秦艽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合理划分提供依据。最终明确了以龙胆苦苷、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等为主要指标成分的质量评价范围,并引入了中药材质量等级判别指数(herbal quality index,简称HQI),通过Fisher判别分析建立了基于药材品质的等级判别函数。经过分析,无论野生、栽培,萝卜艽质优、麻花艽质良、小秦艽质差。同一规格不同等级间,栽培萝卜艽一等质差、二等质良、三等质优;野生萝卜艽一等质良、二等质优;麻花艽一等质优、二等质良;小秦艽一等质良、二等质优,但均不显著。该研究对秦艽药材品质的定量化评价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杨燕梅林丽卢有媛马晓辉晋玲朱田田
关键词:秦艽UPLC药材
木通及川木通流通使用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调查木通、川木通的流通使用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综述、实地调查和电话访问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 1木通、川木通的市场流通情况混乱,且市场流通的药材以川木通为主。2木通、川木通的使用以川木通为主,木通使用很少。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虽然将木通和川木通分开收录,但在使用过程中有川木通代替木通使用的现象。结论木通市场萎缩;临床以川木通代替木通使用现象普遍存在,二者功效存在差异,应加以区分,不可混用或代用。
黄得栋晋玲林丽杨燕梅卢有媛马晓辉朱田田
关键词:木通川木通资源调查
野生与栽培黄管秦艽7种指标成分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比较野生与栽培黄管秦艽中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异荭草苷和异牡荆苷7种指标成分的含量,为黄管秦艽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R)BEH C_(18)(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甲醇-0.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检测波长为242 nm,柱温为30℃。结果: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异荭草苷和异牡荆苷进样量分别在2.1~537.1、1.05~270、0.92~236、11.1~2 830、0.75~192、0.167~102、0.216~52.8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7.72%~99.84%(RSD≤3.39%,n=6)。野生黄管秦艽中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异荭草苷的含量略高于栽培黄管秦艽,而异牡荆苷含量略低于栽培黄管秦艽,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野生与栽培品中龙胆苦苷与马钱苷酸含量总和均高于2.5%,达到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要求。结论:野生与栽培黄管秦艽7种指标成分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药典规定成分的含量都合格。
杨燕梅马晓辉吕培霖卢有媛林丽王振恒晋玲朱田田
关键词:野生栽培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药秦艽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被引量:31
2016年
为了预测中药秦艽在我国的生态适宜区分布,寻找影响适宜性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该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及网络共享平台数据获取313份秦艽、186份麻花艽、343份小秦艽和131份粗茎秦艽的分布信息,利用Max Ent模型和Arc GIS技术,综合55项环境因子,分析影响中药秦艽生态适宜性的主要环境因子。分别分析影响4个种的主要环境因子后认为,降水量和海拔对4个种生态适宜性分布均产生主要影响。秦艽生态适宜区主要集中甘肃南部、山西全省、陕西中部和青海东部;麻花艽生态适宜区主要集中在甘肃西南部、青海东部、四川北部及西北部和西藏东部;小秦艽生态适宜区主要集中在甘肃西南及南部、青海东部、山西全省和陕西北部;粗茎秦艽生态适宜区主要集中在四川和云南北部,西藏东部、甘肃南部和青海东部也有分布。秦艽药材的生态适宜性区划结果与每种来源的秦艽实际分布相一致。该研究可以为中药秦艽野生资源的收集、保护和栽培区域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卢有媛杨燕梅马晓辉张小波朱寿东晋玲
关键词:秦艽麻花艽生态区划MAXEN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