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超声
  • 6篇造影
  • 6篇子宫
  • 5篇输卵管
  • 5篇子宫输卵管
  • 3篇宫腔
  • 3篇超声造影
  • 2篇豆状核
  • 2篇豆状核变性
  • 2篇造影剂
  • 2篇三维超声
  • 2篇输卵管造影
  • 2篇子宫输卵管超...
  • 2篇子宫输卵管造...
  • 2篇甲状腺
  • 2篇剪切波
  • 2篇宫腔粘连
  • 2篇肝豆状核
  • 2篇肝豆状核变性
  • 1篇单发

机构

  • 13篇安徽中医药大...

作者

  • 13篇李燕
  • 12篇王金萍
  • 6篇陈晓艺
  • 4篇王琴
  • 3篇伍宏兵
  • 2篇李保启
  • 2篇王佳佳
  • 1篇韩辉
  • 1篇张靖

传媒

  • 3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安徽医学
  • 1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时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与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评估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
2024年
目的:探讨实时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及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Ⅲ型前胶原蛋白(PCⅢ)、Ⅳ型胶原蛋白(C-Ⅳ)、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在评估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3年6月—11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172例。根据临床诊断是否合并肝硬化分为HLD(n=90)、HLD肝硬化(n=82)两组,分别对其进行2D-SWE检查获取肝脏弹性值(LSM)并进行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检测,对两组间的差异性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HLD肝硬化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项指标对HLD肝硬化的诊断效能。结果:HLD肝硬化组LSM、年龄、C-Ⅳ、HA、LN、门静脉内径(Dpv)均高于H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SM、C-Ⅳ可作为发生HLD肝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LSM、C-Ⅳ诊断HLD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802、0.733,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1.69 kPa、58.68 ng/mL,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8。结论:2D-SWE定量检测的LSM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在辅助诊断HLD肝硬化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提供了额外的无创诊断方法。
刘安生李燕伍宏兵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
Goodsall规律预测与经直肠双平面腔内超声定位肛瘘内口的价值比较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评估Goodsall规律预测肛瘘内口、经直肠双平面超声定位肛瘘内口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肛瘘病人52例(70条肛瘘)临床资料,每例病人术前均根据Goodsall规律预测肛瘘内口,同时行经直肠双平面超声探查内口,并与手术探查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比较。结果:Goodsall规律预测与手术符合率87.1%,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657,具有较强一致性(P<0.01)。超声探查内口和手术诊断符合率88.6%,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676,具有较强一致性(P<0.01)。70条肛瘘超声探查结果:浅表皮下瘘12条,括约肌间瘘43条,经括约肌瘘10条,括约肌上瘘2条,马蹄形瘘3条。Goodsall规律对浅表皮下型、括约肌间型肛瘘内口预测与超声探查符合率较高(90.1%),对经括约肌型、马蹄形及括约肌上型肛瘘内口预测符合率不高(46.9%),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486,具有中等一致性(P<0.05)。结论:Goodsall规律预测肛瘘内口与手术或经直肠双平面超声具有高度一致性,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尤其对浅表皮下型瘘、括约肌间型瘘预测与超声符合率较高,但在预测外口位于横线前的瘘管及马蹄形型、经括约肌型、括约肌上型瘘内口位置有一定局限性;超声探查及临床治疗中可将Goodsall规律与经直肠双平面超声有效结合,提高诊断及治疗效果。
李燕王金萍王琴
关键词:肛瘘
超声宫腔水造影在宫腔病变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超声宫腔水造影在诊断常见宫腔病变中的应用及评价。方法:回顾采用经阴道二维联合三维超声、宫腔水造影检查并行宫腔镜或手术诊刮取材行病理检查的469例病人资料,分别将经阴道二维联合三维超声和宫腔水造影术对宫腔占位病变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比较分析2种不同超声方法对宫腔病变诊断试验评价指标(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结果:以手术为标准,经阴道二维联合三维超声诊断宫腔息肉、黏膜下肌瘤、宫腔粘连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均显著低于宫腔水造影(P <0. 01)。结论:宫腔水造影对宫腔病变的诊断较常规超声具有优势,可以作为临床不孕症病人寻找不孕原因的一种筛查手段。
李燕王金萍陈晓艺
关键词:子宫疾病二维超声三维超声
宫腔输卵管超声造影宫腔置管术失败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宫腔输卵管超声造影宫腔置管术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7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36例宫腔输卵管超声造影术病人资料,分别统计宫腔输卵管超声造影宫腔置管术顺利、失败的比例,对照超声引导、宫腔镜结果,分析置管失败的原因。结果736例病人中716例(97.28%)宫腔置管术顺利;3例(0.41%)置管困难;17例(2.3%)置管失败,其中2例(0.27%)因子宫过屈无法调节,2例(0.27%)因宫腔下段粘连,1例(0.13%)因后位瘢痕憩室子宫,3例(0.41%)因子宫畸形,1例(0.13%)因阴道斜隔,6例(0.81%)因球囊膨隆失败,1例(0.13%)因球囊封堵宫颈内口失败,1例(0.13%)为不明原因。结论子宫位置、宫腔占位、子宫畸形及宫腔粘连均是置管术的影响因素;经腹超声实时引导、综合使用腹部按压手法及宫腔器械调节可提高宫腔输卵管超声造影置管术的安全性、成功率及有效性。
李燕王金萍
关键词: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粘连
研究经阴道实时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中造影剂逆流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分析经阴道实时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Transvaginal 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hysterosalpingo-contrast sonography,TVS RT-3D-HyCoSy)中影响造影剂逆流的危险因素以减少此类现象发生。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在我院行3D-HyCoSy检查的179例不孕症患者,分为逆流组72例、非逆流组107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出影响逆流发生的重要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孕类型(χ^(2)=17.203,P<0.001)、宫腔操作史(χ^(2)=6.451,P=0.011)、子宫内膜厚度(χ^(2)=30.719,P<0.001),推注压力(χ^(2)=22.224,P<0.001)、置管类型(χ^(2)=39.883,P<0.001)、输卵管通畅性情况(P=0.009)与逆流发生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不孕类型(P=0.018,OR=3.427,95%CI 1.237~9.499)、内膜厚度(P<0.001,OR=6.010,95%CI2.611~13.829)、推注压力(P=0.005,OR=4.186,95%CI 1.534~11.42)、置管类型(P=0.010,OR=3.101,95%CI 1.309~7.346)、双侧输卵管通畅情况(P=0.030)是预测TVS RT-3D-HyCoSy评价不孕症检查过程中发生逆流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双侧输卵管阻塞患者发生造影剂逆流的风险概率是双侧输卵管通畅患者的10.460倍(95%CI 2.472~44.259)。结论:TVS RT-3D-HyCoSy造影时患者不孕类型及输卵管通畅性无法被干预,但是可以通过选择患者合适的造影时间、合适的造影管及降低推注压力来减少逆流发生的易感因素,从而减少逆流的发生,准确快速评估输卵管状况。
王琴王金萍李燕陈晓艺
关键词:不育造影剂超声检查多普勒
基于三维宫腔形态联合二维内膜观察的超声指标对宫腔粘连诊断、程度分级的临床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超声指标对宫腔粘连(IUA)诊断及严重程度分级的临床价值,为IUA评估提供更有效的诊断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2年10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宫腔镜检查的10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IUA患者77例(轻度IUA 51例,中重度IUA 26例),非IUA组24例。记录内膜厚度。选取二维超声内膜回声中断、内膜厚薄不均、宫腔积液或钙化灶,三维超声宫腔形态异常、宫腔内低回声区、宫壁毛糙或结合带断续,共6个超声指标。通过灵敏度、特异度等判断经阴道二维超声(2D-TVS)、经阴道二维联合三维超声(2D+3D-TVS)对IUA的诊断价值并做一致性检验。比较分析各项超声指标在不同粘连程度评价中的有效性;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得出对IUA严重程度评价的有效超声指标。结果:2D-TVS、2D+3D-TVS诊断IUA的准确度分别为59.41%、77.23%,Kappa值分别为0.315、0.517,表明2D+3D-TVS可提高宫腔粘连的诊断准确度,且具有中等程度的诊断效能。中重度IUA组除宫壁毛糙或结合带断续外,其他五项指标的检出率均高于轻度I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宫腔形态异常和宫腔内低回声区两项三维超声指标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AUC 0.7~0.9),均高于二维超声指标(AUC 0.5~0.7)。结论:2D+3D-TVS对IUA的诊断效能优于2D-TVS。通过对宫腔形态异常、宫腔内低回声区两项三维超声指标及内膜回声中断、内膜厚薄不均、宫腔积液或钙化灶三项二维超声指标的观察,可有效提高中重度IUA诊断的准确性,且三维超声指标更好。
陈晓艺王金萍李燕林欣
关键词:三维超声宫腔粘连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中医药防治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
2015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脾切除术患者77例,于术后7天开始使用带有高频探头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监测血栓形成及血栓出现部位,根据监测结果,给予联合中医药防治血栓形成,以后每周超声检查1次动态观察溶栓效果,连续3次。结果:脾切除术后第7天共发现PVT26例,用药后,24例门静脉系统血栓完全溶解,2例血栓范围较前明显缩小。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直观准确发现脾切除术后血栓的形成,监测评估联合中医药防治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效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李燕王金萍
关键词:脾切除门静脉系统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
基于超声列线图预测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后残留
2024年
目的观察基于超声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列线图预测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MWA)后残留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01例接受超声引导下MWA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共133个结节),根据MWA后1个月超声造影(CEUS)所见分为残留组(n=21)与无残留组(n=112)。比较组间MWA前甲状腺良性结节超声表现,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者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MWA后残留的独立预测因素,并绘制可视化列线图。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列线图预测MWA后残留的区分度,以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其校准度。结果超声显示消融存在风险及结节体积均为甲状腺良性结节MWA后残留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提示消融风险高[OR=17.637(2.528,123.019)]及体积大的甲状腺良性结节[OR=1.297(1.155,1.457)]MWA后残留风险更高。所获列线图预测甲状腺良性结节MWA后残留的AUC为0.756,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拟合度较好(P=0.401)。结论超声显示消融风险高及体积较大甲状腺良性结节MWA后残留风险较高;基于所获列线图可简便、有效地预测上述风险。
伍宏兵李保启李燕周维风王金萍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消融技术治疗转归列线图
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在宫外孕保守治疗后输卵管通畅性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4D-HyCoSy)在评估宫外孕保守治疗后输卵管通畅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宫外孕保守治疗,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正常3个月后行4D-HyCoSy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患者3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造影结果,其中18例造影检查诊断异常患者选择腹腔镜通液(LC)检查。结果 4D-HyCoSy检查38例患者38条患侧输卵管诊断通畅19条(50%),通而不畅11条(28. 9%),不通8条(21. 1%); LC检查18例患者18条患侧输卵管诊断通畅2条(11. 1%),通而不畅10条(55. 6%),不通6条(33. 3%); 18例患者4D-HyCoSy与LC结果比较,2种方法一致性较好(Kappa=0. 832,P=0. 000)。结论 4D-HyCoSy用于宫外孕保守治疗后输卵管通畅性评估,诊断准确率高、灵敏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晓艺王金萍李燕
关键词:宫外孕保守治疗输卵管
单发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影响单发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单发PTMC病人癌结节的超声特征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分析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119例PTMC病人中,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86例(72.3%),颈部淋巴结转移者33例(27.7%)。观察组男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年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TMC结节的超声特征中,2组癌结节最大径、血流丰富、突破包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癌结节最大径、突破包膜是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预测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截点为43.5岁,AUC为0.769(95%CI:0.669~0.869),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80.2%;癌结节最大径预测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截点为6.5 mm,AUC为0.801(95%CI:0.719~0.882),敏感度为81.8%,特异度为66.3%。结论:PTMC病人的年龄、部分超声特征和颈部淋巴结转移存在一定相关性,对PTMC的临床治疗有一定参考作用。
伍宏兵李保启王琴李燕王金萍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