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明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椎体
  • 4篇骨折
  • 3篇多节段
  • 3篇多节段颈椎
  • 3篇多节段颈椎病
  • 3篇切除
  • 3篇全切
  • 3篇全切除
  • 3篇椎体次全切
  • 3篇椎体次全切除
  • 3篇节段
  • 3篇颈椎
  • 3篇颈椎病
  • 2篇融合术
  • 2篇手术
  • 2篇疏松性
  • 2篇疗效
  • 2篇螺钉
  • 2篇内固定
  • 2篇内固定治疗

机构

  • 7篇石家庄市第一...
  • 2篇哈励逊国际和...

作者

  • 7篇唐明
  • 3篇胡亚宁
  • 3篇姚广清
  • 2篇雷芳
  • 2篇王晓静
  • 2篇庞巨涛
  • 1篇张宏

传媒

  • 3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经皮埋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B1型骨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总结经皮埋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B1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B1型骨折20例,均采用闭合复位后经皮埋头加压螺钉内固定,观察骨折愈合程度及关节面复位情况,测量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长度及尺骨变异。术后2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观察患侧握力及腕关节活动度,摄X线片观察有无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评价腕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约1.5 h,术中出血<5 ml。1例术后1个月出现肌腱粘连,经康复训练后好转。术后患侧桡骨掌倾角4~20°,桡骨尺偏角18~30°;桡骨茎突长度差10~16 mm(较健侧差<2 mm),关节面平整度差<1 mm,尺骨变异平均-0.6 mm。随访12~18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时间8周,无移位、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发生。术后2个月腕关节活动度明显好转,术后6个月握力明显改善。腕关节功能评定为优18例,良、可各1例,优良率95.0%。结论采用经皮埋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B1型骨折安全、有效,临床可推广应用。
张宏雷芳唐明
关键词:桡骨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时代,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发病率也在增高,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有报道,50岁以上妇女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为8%,而65岁以上人口发病率超过27%^([1,2]),严重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目前临床上治疗OVCF最常用的术式。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PVP术及PKP术对单椎体OVCF的疗效,来探讨其临床意义。
唐明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疗效研究
非连续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2017年
目的比较非连续椎体次全切术及长节段椎体次全切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连续4个节段病变的颈椎病患者21例为实验组,采用非连续性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选择连续3个节段病变的颈椎病患者23例为对照组,采用长节段连续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术后6个月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改良率、颈椎生理曲度(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的变化。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6个月JOA评分改良率及植骨融合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颈椎生理曲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1例伤口感染,抗感染治疗后痊愈;对照组有2例出现钛网轻度移位,给予延长外固定时间,8个月后融合。实验组有2例、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术后声音嘶哑,术后3个月随访时已恢复正常。结论前路非连续椎体次全切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优于长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术,可以在临床推广。
唐明胡亚宁姚广清王晓静庞巨涛
关键词:多节段颈椎病
部分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多节段颈椎病(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是以椎间盘变性、突出为病理基础,影像学上表现为颈椎多个节段的骨质增生、骨赘形成及椎间盘突出,造成对颈髓多平面的压迫,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类颈椎病。手术减压重建颈椎序列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传统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方式是行多节段椎体次全切除,对于脊髓受压节段的所有椎体行次全切除。
胡亚宁唐明姚广清王晓静庞巨涛
关键词:椎体次全切除颈椎病MYELOPATHY手术减压脊髓受压减压融合术
单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探讨单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 kyphoplasty,PKP)对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我科行PKP手术治疗的单椎体OVCF患者80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其中男32例,女48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7.6岁。所有患者均行单侧入路PKP,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均被记录。结果所有患者均有背部疼痛史,PKP术后2 d及术后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2 d及术后6个月伤椎高度较术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及术后6个月,患者椎体后凸Cobb角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骨水泥渗漏11例,伤椎再骨折4例,邻近椎体骨折7例。结论 PKP对缓解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疼痛疗效稳定,且对伤椎有很好的复位效果。
唐明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
跳跃性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治疗四节段颈椎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跳跃性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四节段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1月至2015年11月采用颈椎前路跳跃性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的四节段颈椎病患者病例17例,以JOA评分评估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根据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所拍摄的颈椎X线片测量手术融合节段的Cobb角,并观察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18.6个月。神经功能JOA评分由术前的8.2±0.4(6~11)改善为术后12个月随访时的13.6±0.5(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椎融合节段Cobb角由术前的12.4±1.5度(-3~22度)恢复至术后12个月随访时的17.5±1.6度(7~25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植骨均获得良好融合,无内固定失败及假关节形成,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前路跳跃性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四节段颈椎病手术安全效果良好,并可较好的改善颈椎矢状面生理前凸曲度。
姚广清胡亚宁唐明
关键词:颈椎前路手术多节段颈椎病
两种不同内固定治疗桡骨茎突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经皮埋头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桡侧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茎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5例桡骨茎突骨折的患者分别应用3.0mm埋头空心加压螺钉闭合复位内固定与2.4mm桡侧支撑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其中空心加压螺钉组28例,支撑钢板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和后期恢复情况,术后根据腕关节X线及CT结果观察患者桡骨茎突骨折愈合的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末次随访采用改良Green和O'Brein评分标准评定腕关节功能,评价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空心加压螺钉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日、术中出血量方面明显优于支撑钢板组,5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桡骨茎突骨折的愈合时间为6~12周(平均8周),所有患者桡骨茎突无骨折不愈合表现,无骨折再次移位、创伤性关节炎及腕关节不稳定表现,随访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末次随访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根据改良Green和O'Brein评分标准评分为(84.4.±4.5)分和(82.6±4.9)分,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桡骨茎突骨折,可采用经皮埋头加压螺钉内固定与桡侧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两者相比,前者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雷芳唐明
关键词:桡骨茎突骨折加压螺钉支撑钢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