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学为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露天
  • 2篇露天煤矿
  • 2篇煤矿
  • 1篇样地
  • 1篇油松
  • 1篇油松混交林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恢复
  • 1篇排土
  • 1篇排土场
  • 1篇径级
  • 1篇径级结构
  • 1篇混交
  • 1篇混交林
  • 1篇复垦
  • 1篇复垦地
  • 1篇安太堡露天煤...
  • 1篇刺槐

机构

  • 2篇山西大学

作者

  • 2篇郭东罡
  • 2篇吴兆飞
  • 2篇王学为
  • 1篇赵冰清
  • 1篇王丽媛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环境与可持续...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平朔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树木短期死亡动态研究
2016年
以平朔露天煤矿排土场0.8 hm2刺槐+油松混交林复垦模式下固定监测样地为研究平台,以2010年和2015年两次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五年间样地内主要树种的短期死亡动态。结果表明:样地内所有树木总个体数由1 026株减少到947株,死亡个体79株,占2010年总个体数的7.7%,刺槐和油松的平均胸径增量分别为1.44 cm和1.92 cm,样地内所有树木的胸高断面积增加2.3 m2·hm-2,中径级个体(7 cm
吴兆飞许子艺阴紫璇王倩芝王甲璞王学为郭东罡
关键词:露天煤矿植被恢复
露天煤矿生态复垦地刺槐+油松混交林样地:物种组成及空间格局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复垦地不同植物配置模式的群落学特征,更好的进行复垦地不同植物配置模式物种多样性监测,采用CTFS(Centre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样地建立标准,于2010年在安太堡露天矿区排土场复垦地建立了刺槐+油松混交林配置模式的固定监测样地。通过对野外调查资料的初步分析以及与复垦初期种植模式对比研究得出:复垦17年后,样地内除刺槐和油松外,还有入侵定居种榆树,共10073个活个体,样地内整体存活情况较好,枯死个体仅占样地内个体总数的0.7%。复垦17年后样地优势种为刺槐,从胸高断面积和重要值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度。样地内所有个体径级呈明显倒"J"型分布,总体更新状况较好;各树种的径级结构呈峰型或"L"型。在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上,初期种植刺槐和油松均呈明显均匀分布,复垦17年后刺槐、油松和榆树的空间分布与种子性质和生境密切相关,且由于初期植被根系覆盖率低,地形土壤条件较不稳定,自然滑动及雨水冲刷造成了复垦17年后刺槐和油松个体发生了一定的位移。
赵冰清吴兆飞许子艺阴紫璇王倩芝王学为王甲璞王丽媛郭东罡
关键词:安太堡露天煤矿刺槐油松径级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