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熔 作品数:10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危重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儿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近期收治的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儿及正常对照组(非脓毒血症组)各30例,入院第1、3、7天抽取外周血检测肝肾功能、心肌酶、WBC计数、PCT及CRP值。结果严重脓毒症组PCT高于脓毒症组(P<0.05),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组PCT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积极抗感染治疗1周左右,脓毒症组及严重脓毒症组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好转,体温正常,血清PCT水平逐步下降,血CRP有慢于PCT趋势。CRP和PCT的灵敏度一样,为70%;PCT的特异度为76.7%,高于CRP的63.3%。结论降钙素原水平在脓毒症及严重脓毒症时明显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PCT的特异度高于CRP。 凌萍 陈建丽 周茉 唐熔 谭莉关键词:脓毒症 严重脓毒症 降钙素原 严重脓毒症患儿机体代谢状况及营养支持策略临床研究 :探讨严重脓毒症患儿机体代谢状况以及对其进行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策略.方法:198例严重脓毒症患儿进行生化指标、营养指标、血气分析、血常规以及入院后24h尿尿素氮等检测,根据患儿不同病情及机体状况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选择肠... 陈建丽 黄莉 徐艳霞 周茉 唐熔关键词:严重脓毒症 儿童患者 机体代谢 营养支持策略 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13例临床分析及尸检报告 2019年 目的 探讨危重型手足口病死亡患儿各重要脏器的病理改变特点,分析其死亡原因。方法 对13例危重型手足口病死亡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并对其作尸体进行解剖,光镜下观察各脏器的病理改变,并分析主要脏器的病理改变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关系,以及导致患者死亡的病变基础。 结果 危重型手足口病起病急,进展快,病程短,临床表现为手足口疱疹,突发性呼吸循环衰竭。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肠道病毒71型。病变累及的关键脏器主要是脑干和肺脏,脑干的病理改变是神经元变性坏死,脑软化灶形成,出现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和噬神经细胞现象,呈病毒性脑炎改变;肺的病理改变是肺泡间隔增宽,毛细胞血管扩张充血,并大量单核细胞渗出,肺泡腔内有大量水肿液,局部肺透明膜形成,局部肺组织出血性梗死,呈严重病毒性肺炎和急性肺水肿改变。此外,淋巴结和脾脏的结构破坏,淋巴小结变小萎缩,淋巴滤泡的生发中心细胞核碎裂,呈生发中心烧毁现象。 结论 危重型手足口病患者病毒累及肺、脑干和免疫器官,导致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脑炎和免疫器官损害;其中,脑干呼吸中枢的损害和肺部本身的严重病变协同作用,引起呼吸衰竭是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唐熔 陈建丽 陈建丽 李惠 徐艳霞 周茉 李惠 倪佳关键词:手足口病 危重 尸检 脓毒症患儿内皮细胞损伤标记物水平变化及其与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内皮细胞损伤标记物水平变化,以及与脓毒症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0~14岁急性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小儿各3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非脓血症对象60例,入院后第1,3,7天对内皮细胞损伤相关的标记物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组对象之间标记物水平。结果脓毒血症患者观察循环内皮祖细胞(cEPCs)、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和可溶性E-选择素(sE-选择素)的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此四种标记物水平在病程的发展早期中均呈逐渐上升,发病第7天的cEPCs、ESM-1、sTM和sE-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第1天(P〈0.05)。严重脓毒症和/或脓毒性休克组患者在早期cEPCs和ESM-1的水平明显高于脓毒血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sTM和sE-选择素的水平在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皮细胞损伤与脓毒血症的发生和发展均显著相关,且cEPCs和ESM-1与脓毒血症严重程度存在显著关联。 凌萍 杨勤 陈建丽 唐熔 罗艳关键词:脓毒症 儿童 影响PICU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的单中心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影响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4月至2022年4月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7 d转归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统计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比较入院第1小时乳酸、血管活性药物评分、抗生素开始使用时间、血钾、血钠、血钙、血清肌钙蛋白T、是否合并脓毒性脑病、第1小时内液体复苏量、丙氨酸转氨酶、肌酐、白细胞总数、C-反应蛋白及脑钠肽与预后的关系,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儿死亡的风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第1小时液体复苏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共纳入67例患儿,死亡19例,存活48例;(2)存活组患儿第1小时液体复苏量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ROC曲线分析显示,第1小时液体复苏最佳剂量截断值为25 mL/kg,其敏感度为57.9%,特异度为72.9%;(4)在单因素分析中,入院第1小时乳酸、复苏后早期乳酸、血清钙、血清肌钙蛋白T、丙氨酸转氨酶、是否合并脓毒性脑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均是影响患儿7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钙(OR=1.435,P=0.001)及复苏后乳酸值(OR=0.040,P=0.021)是脓毒性休克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第1小时的液量复苏总量越多,病死率越高;血清钙、复苏后早期乳酸是影响患儿7 d内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 陈庆 陈建丽 凌萍 唐熔 罗诗雨 罗艳 王学鑫 林谊 王莎关键词:脓毒性休克 儿童 预后因素 俯卧位机械通气配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法对重症肺炎患儿肺功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配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法对重症肺炎患儿肺功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36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普通组(118例)和配合组(118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法,普通组患儿采用普通俯卧位机械通气,配合组患儿采用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比两组患儿的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呼气峰值体积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_(1))]、免疫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配合组患儿的FVC、PEF、FEV_(1)均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免疫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配合组患儿的成熟T淋巴细胞(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CD3^(+))、辅助性T淋巴细胞(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CD4^(+))、CD4^(+)/CD8^(+)均高于普通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配合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9%(4/118),低于普通组患儿的5.93%(7/1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8,P>0.05)。结论针对重症肺炎患儿,应用俯卧位机械通气配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法能实现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患儿肺功能与免疫功能得到了有效改善,且安全性较高。 葛晓风 倪佳 唐熔关键词:肺功能 免疫功能 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小儿中毒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5年 持续血液净化技术包括连续血液滤过(CVVH)、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VVHDF)、连续性血液透析(CVVHD)、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血液灌流(HP)、血浆置换(PE)、双重血浆置换(DFPP)和血浆免疫吸附(IA)等。由于每一种方式都有不同的清除能力和局限性[1],本组病例中我们采取HP+CVVHDF方式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倪佳 陈建丽 周茉 凌萍 唐熔 黄远志关键词:持续血液净化 中毒 疗效评估 严重脓毒症患儿机体代谢状况及营养支持策略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严重脓毒症患儿机体代谢状况以及对其进行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策略。方法 198例严重脓毒症患儿进行生化指标、营养指标、血气分析、血常规以及入院后24h尿尿素氮等检测,根据患儿不同病情及机体状况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选择... 陈建丽 黄莉 徐艳霞 周茉 唐熔文献传递 脓毒症大鼠心肌组织Toll样受体4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及细胞凋亡研究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检测脂多糖(LPS)诱导的脓毒症大鼠心肌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情况。方法:取72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实验1组、实验2组分别按10、12 mg/kg腹腔注射LPS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对照组按10 mL/kg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组分别在注射后1、6、24 h,各取8只大鼠处死,处死前眼眶静脉丛采血,检测血清TNF-α水平,处死后取心脏组织,检测心肌组织中TNF-α阳性细胞率,TLR4、TNF-αmRNA表达水平及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2个实验组血清TNF-α水平、心肌组织TNF-α阳性细胞率及TLR4、TNF-αmRNA相对表达量随时间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 <0. 05),2个实验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2组显著高于实验1组(P <0. 05); 2个实验组心肌细胞AI随时间呈显著上升趋势(P <0. 05),且心肌细胞各时间段A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实验2组AI水平显著高于实验1组(P <0. 05)。结论:LPS诱导的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水平随病情发展显著增加,心肌损害随病情程度逐渐加重,推测与TLR4、TNF-α在血清及心肌组织内的异常高表达有关。 石成玉 徐艳霞 周茉 唐熔 凌萍 方艺关键词:脓毒症 TOLL样受体4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凋亡 心肌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