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斌华

作品数:47 被引量:805H指数:18
供职机构:利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3篇语言文字
  • 4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0篇口译
  • 11篇口译研究
  • 11篇翻译
  • 5篇教学
  • 4篇译学
  • 4篇语料
  • 4篇口译教学
  • 4篇口译能力
  • 3篇学科
  • 3篇英译
  • 3篇语料库
  • 3篇语言
  • 3篇现场口译
  • 3篇课程
  • 3篇口译过程
  • 3篇翻译学
  • 3篇翻译研究
  • 3篇传译
  • 2篇多层面
  • 2篇研究方法

机构

  • 27篇广东外语外贸...
  • 15篇利兹大学
  • 11篇香港理工大学
  • 2篇杭州电子科技...
  • 1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哈佛大学
  • 1篇九江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宾夕法尼亚州...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作者

  • 46篇王斌华
  • 4篇穆雷
  • 3篇仲伟合
  • 1篇刘辉
  • 1篇杨陇
  • 1篇邹兵
  • 1篇秦洪武
  • 1篇古煜奎
  • 1篇余静
  • 1篇王丹
  • 1篇叶亮
  • 1篇董燕萍
  • 1篇高非
  • 1篇邓海波
  • 1篇洪磊
  • 1篇郑洵
  • 1篇简汀滢

传媒

  • 14篇中国翻译
  • 5篇中国外语
  • 4篇外语界
  • 2篇外语教学
  • 2篇山东外语教学
  • 2篇外国语
  • 2篇广东外语外贸...
  • 2篇上海翻译
  • 2篇当代外语研究
  • 1篇中国科技翻译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英语知识
  • 1篇语言与翻译
  • 1篇外语教学与研...
  • 1篇国外外语教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外语研究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译苑新谭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3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翻译研究的多重视角看口译的跨学科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国内口译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仍存在研究视角比较单一、跨学科路径不足的问题。本文利用翻译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视角,结合最近十年国外口译研究的最新成果,从语言学研究、文化研究、社会学研究、历史研究四个视角出发,探讨如何借助翻译研究的多重视角,拓展口译跨学科研究的主题和方法,深化口译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口译研究的实际提出一些具体的研究课题。
余静王斌华
关键词:口译研究翻译研究
口译规范的描写研究:口译研究新的突破口被引量:2
2012年
译员的口译行为及表现主要由三个变量决定:口译能力、现场认知处理条件、口译规范。长期以来,口译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口译认知处理过程的研究,研究方法多采用"脱离语境的"模拟实验方法,而对社会文化语境中的真实口译行为和活动及其涉及的诸多因素和诸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至今未有深入的研究。文章梳理了关于社会文化语境中真实口译活动的研究脉络,对口译规范研究的早期探索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指出口译规范研究对于口译研究的方法论有突破意义,进而提出了口译规范描写研究的理论框架。
王斌华
关键词:口译研究研究方法
全球化、数字化与跨学科背景下国际翻译研究的挑战与发展
2024年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的背景下,翻译研究的跨学科性及复杂性日益突出。本文基于第十届欧洲翻译研究协会大会的发言交流,聚焦国际翻译研究的前沿问题,关注新冠疫情和机器翻译为翻译研究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介绍跨学科翻译研究的动态,厘清翻译研究领域的新发展,探讨关于翻译研究传统议题的新思考,以期为我国翻译研究者发掘和提供一些新的翻译研究热点,从而助力我国翻译学的不断发展并加强与国际翻译界的交流。
王晓睿王斌华
关键词:数字化跨学科
中国文学经典英译策略的“连续轴规律”考察——基于葛浩文英译《檀香刑》中比喻翻译策略的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文化含义丰富的比喻的翻译是中国文学经典作品英译中的典型困难。莫言的《檀香刑》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本文通过对葛浩文译本中比喻的翻译策略分析发现:除极少数的误译以外,译者所采取的八种翻译策略并非可简单归结为遵循描写翻译学所提出的"充分性"和"可接受性"两端的翻译原则,而是分布于两端之间的连续轴上,呈现翻译策略的"连续轴规律"。当汉语比喻的喻体形象及喻义能够在目标语中得到接受和理解时,其译文就体现出"充分性"特征;反之,如果不能被认同接受时,译者要么更改喻体,要么删除喻体只译出喻义,其译文就体现出"可接受性"特征;多数情况下汉语比喻的喻体形象须经过译者适当调适后才能被目标语系统所接受,这时候译本就呈现出相应的中间状态,而这种中间状态所涉及的复杂性远远超过连续轴的两端。由此可见,中国文学经典作品翻译策略的复杂性并非早期译论的比喻翻译三分法模式,或纽马克的比喻翻译七分法模式,或图里的比喻翻译六分法模式可以全面归结,也并非"直译"或"意译"、"形似"或"神似"、"形式对等"或"功能对等"、"归化"或"异化"等二元式译论可以解释。
文炳王斌华
关键词:比喻翻译策略
口译的即时双语信息处理论——口译过程真正处理的是什么?被引量:7
2019年
长期以来,口译研究以口译的认知处理过程为重心,但口译过程处理的真正对象是信息,要对口译行为进行充分的描写和阐释,不仅要探索其认知处理的操作过程,更要考察口译的即时双语信息处理过程和结果。本文梳理关于口译信息处理的相关研究,以建构口译的即时双语信息处理论,重点探讨口译信息处理的机制、策略和操作规范,并提出全面研究口译信息处理的多层面、多模态路径。
王斌华
对外传播话语翻译抉择的“关键之处”:批评翻译学的实证路径探索被引量:12
2015年
本文在对翻译学发展路径进行回顾和前瞻的基础上,分析了批评翻译学的来龙去脉,明确了批评翻译学路径在揭示翻译活动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之间互动关系中的作用。本文提出,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评价理论的视角,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剖析译者翻译抉择的"关键之处",可作为批评翻译学实证研究路径的突破口。作为实证研究的案例,本文介绍了一项关于中国对外传播政治话语翻译"立场表达"的研究,展示了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
王斌华
口译的交际协调论——兼论“口译只是认知处理技能吗?”被引量:11
2019年
目前主流的口译教学理念主要围绕口译的认知处理技能来展开教学。那么,口译技能只是认知处理技能吗?本文提出,口译是一种以译员为跨语言中介的人际交际互动行为和跨文化交际活动,其目的是达成跨语言的交际沟通,因此,跨语言交际协调技能是口译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部份。本文在系统梳理国际范围内视口译为交际协调活动的相关研究包括法庭口译研究、医疗口译研究和手语传译研究等的基础上,建构口译的交际协调论,为口译的交际协调技能教学提供理念基础。
王斌华
关键词:口译活动
中文口译研究界面向国际的一次集中展示——《中文口译传译中国》评介被引量:2
2011年
2008年,第七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研讨会”在广东外贸外贸大学召开,大会邀请到国际口译研究界两位代表人物Daniel Gile和Franz Poechhacker参会并作主旨发言。会议期间,为了让他们对中国口译研究新的发展有所了解,笔者特意向他们系统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大陆口译教学和研究蓬勃兴起的状况,并向他们展示了“全国翻译研究资料中心”收藏的大批国内口译研究的硕士论文,他们对此印象深刻。
王斌华郑洵
关键词:口译研究中文传译DANIEL
口译研究的路径与方法--回顾与前瞻被引量:22
2008年
从目前国内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来看,我国的口译研究仍处在初级阶段,不少文章仍以主观推测和实践经验总结为主,尤其是研究方法不够科学,研究结果往往未经过系统的理论推演或实证分析的方式进行验证。本文总结了西方口译研究的发展路径和研究方法,从中可以看出:口译研究的总体发展路径正在向跨学科的多元式研究扩展;口译研究的方法由原来的主观推测和实践经验总结向以数据为基础的客观描写和实证分析转变。
王斌华穆雷
关键词:口译研究
《西游记》新英译本新在何处?——基于语料库计量文体研究的初步发现
2023年
2021年以出版世界文学经典著称的“企鹅经典文库”出版了蓝诗玲新译的《西游记》英译本。从章回选择来看,该译本与之前已列入该文库的韦利英译本类似。从关于两个译本的书评来看,这两个译本均在英语世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那么,新译本究竟有何异同?与当前中国文学外译研究多采用分析翻译和出版活动的文本外方法或采用分析译本书评和前言后语等的副文本方法不同,运用基于语料库的计量文体学研究方法,从语言总体特征及译本内容、关键词和词汇搭配等层面对蓝氏和韦氏的译本进行宏观为主、微观为辅的比较分析,从文本角度系统探究蓝诗玲译本与韦利译本的异同。研究发现,从语言总体特征来看,蓝译本平均句长比韦译本短,词汇密度也不如韦译本高;从译本内容来看,蓝译本选译了更多的章回,译本情节更为丰富,但在章回内部删减了无法融入叙事主线的章节;从译本的关键词表来看,两个译本的文化专有项翻译均多采用体现源文文化的直译手法,虽然韦氏翻译人名和地名采用韦氏拼音或梵语拼写,而蓝氏则采用现代汉语拼音;从译文主题词“monkey”的词汇搭配来看,两个译本塑造的猴王形象有所不同,韦译本集中凸显了孙悟空英勇伟大的形象,而蓝译本孙悟空的形象相对更为立体而多面。两个译本存在差异主要是因为社会时代背景和翻译手法等因素。
王斌华平原
关键词:《西游记》重译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