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晓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篇蛋白制备
  • 1篇乙醇
  • 1篇异黄酮
  • 1篇异黄酮苷元
  • 1篇用油
  • 1篇正己烷
  • 1篇脂肪酸
  • 1篇食用油
  • 1篇水分
  • 1篇缩氨酸
  • 1篇浓缩磷脂
  • 1篇染料木黄酮
  • 1篇苷元
  • 1篇萃取法
  • 1篇温度
  • 1篇无水乙醇
  • 1篇木黄酮
  • 1篇介电
  • 1篇介电常数
  • 1篇介电特性

机构

  • 4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绥化学院
  • 1篇国家大豆工程...
  • 1篇神户大学

作者

  • 4篇冯晓
  • 3篇于殿宇
  • 2篇朱秀清
  • 1篇郭喜峰
  • 1篇王瑾
  • 1篇周凤超
  • 1篇李红玲
  • 1篇陈靓
  • 1篇胡立志
  • 1篇刘春雷
  • 1篇金敏
  • 1篇张智
  • 1篇赵伟华
  • 1篇任为聪
  • 1篇张智宇

传媒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油脂
  • 1篇粮油加工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食用油和脂肪酸的介电特性被引量:5
2010年
研究了食用油和脂肪酸的介电特性。油脂和脂肪酸的介电常数ε′在频率100Hz~500kHz之间显示了稳定性和最大值,从500kHz~1MHz显示了显著降低的趋势。脂肪酸的ε′随着双键的数量或分子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加。油脂的ε′主要取决于C18不饱和脂肪酸的影响。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分析,介电分光图谱可以预测油脂中主要的脂肪酸成分。油脂的ε′随着温度增加而减少,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胡立志朱秀清冯晓于殿宇丰田净彦井原一高
关键词:食用油介电常数温度水分
双酶分步水解大豆分离蛋白制备缩氨酸
2010年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分步水解技术,结合膜分离技术与传统的纯化工艺制备大豆缩氨酸。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制备条件:碱性蛋白酶在pH值为9.0、酶用量为5%(W/V)、底物浓度为5%、温度为55℃条件下水解4h后灭酶,风味蛋白酶pH值为6.5、酶用量为5%(W/V)、温度为50℃,水解时间6h,水解度达到25.3%。在此条件下酶解液中Da<1 000的多肽得率为49.12%。对其进行氨基酸分析,得出氨基酸总量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分别占寡肽溶液的3.21%和0.28%。
朱秀清张智宇任为聪赵伟华陈靓冯晓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超滤寡肽
大豆异黄酮苷元的纯化被引量:1
2009年
以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产物为原料,分离纯化染料木黄酮和大豆苷元。以丙酮为溶剂进行萃取分离,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溶剂体积、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分离条件为:加入30倍体积丙酮,15℃分离20min,最终产品染料木黄酮纯度72.3%,回收率89.5%;大豆苷元纯度67.7%,回收率84%。
周凤超张智刘春雷王瑾冯晓于殿宇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分离纯化染料木黄酮大豆苷元
萃取法制备透明浓缩磷脂的工艺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本实验对用萃取方法制得透明浓缩磷脂的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选取正己烷、乙醇作为萃取剂,除无机杂质最佳工艺条件为:正己烷1.5ml/g,静止时间1.5h;脱除糖类物质最佳工艺条件为:无水乙醇1ml/g,搅拌温度25℃,时间4min,搅拌速度100r/min。制得浓缩磷脂含糖量1.15%,得率90%,其无机杂质0.05%、丙酮不溶物62.06%、水分及挥发物1.0%,外观澄清透明。
于殿宇李红玲金敏郭喜峰冯晓
关键词:浓缩磷脂正己烷无水乙醇含糖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