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湖平

作品数:21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蛋白
  • 6篇血管
  • 5篇血管痉挛
  • 5篇颅脑
  • 5篇脑血
  • 5篇脑血管
  • 5篇痉挛
  • 4篇颅脑损伤
  • 4篇颅内
  • 4篇脑损伤
  • 4篇减压术
  • 3篇蛋白质
  • 3篇血肿
  • 3篇引流
  • 3篇去骨
  • 3篇去骨瓣
  • 3篇去骨瓣减压
  • 3篇去骨瓣减压术
  • 3篇重型
  • 3篇重型颅脑

机构

  • 15篇厦门大学
  • 6篇南昌大学第一...
  • 2篇苏州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厦门市第一医...

作者

  • 21篇宋湖平
  • 10篇房正华
  • 7篇方耀春
  • 6篇马宝林
  • 6篇洪涛
  • 6篇陈红伟
  • 4篇马宝林
  • 4篇叶新运
  • 3篇林乾勇
  • 3篇林吴用
  • 2篇代景伟
  • 2篇汪阳
  • 2篇孙晓欧
  • 1篇曾而明
  • 1篇曾而明
  • 1篇宋育明
  • 1篇陈建丽
  • 1篇叶新运
  • 1篇洪涛
  • 1篇陈红伟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9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时机、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处理和术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10年8月经显微手术治疗的96例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6例均经手术夹闭动脉瘤,同时清除颅内血肿12例。术后出现症状性血管痉挛32例,其中24例经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术后病人恢复良好者66例,轻残者18例,重残者8例,死亡4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大面积脑梗死3例)。结论颅内动脉瘤一旦诊断明确,应尽早手术以防其破裂出血。术中充分开放脑池和暴露瘤体、瘤颈,正确夹闭动脉瘤颈,避免动脉瘤破裂以及正确处理术中破裂出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积极预防脑血管痉挛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房正华方耀春马宝林宋湖平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颅内动脉瘤预后
蛋白质组学在缝隙连接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宋湖平陈红伟洪涛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
神经外科287株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分析
2021年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医师特别是未开展药敏鉴定的基层医疗单位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按要求严格筛查痰标本,对粘稠痰标本液化处理后进行培养及鉴定,针对我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住院患者分离培养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及其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检出较多病原菌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对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率相对较低;不同的革兰阴性病原菌耐药率有较大差异,整体对三代头孢、氨基糖苷类和加酶类抑制剂的抗菌药物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我院神经外科病原菌的耐药率相对较高,且不同病原菌耐药率有较大差异,在药敏结果未出报告时临床医师可优先选择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对葡萄球菌进行治疗;选择三代头孢、氨基糖苷类和加酶类抑制剂的抗菌药物对革兰阴性菌进行治疗,待药敏结果出来后再根据结果及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适当调整。
宋育明陈文青陈建丽宋湖平
关键词:神经外科耐药性病原菌
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进展型硬膜下积液的不同方案治疗及并发症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进展型硬膜下积液的不同方案治疗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进展型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28)与观察组(n=32)。对照组接受钻孔引流术或局部穿刺引流术治疗,术后应用弹力绷带适当加压包扎,观察组接受钻孔引流术或局部穿刺引流术治疗,术后应用弹力绷带适当加压包扎及腰大池持续引流。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头部引流管留置时间(7.51±1.20)d,硬膜下积液基本消失时间(6.68±1.08)d,住院时间(19.44±3.08)d,均优于对照组的(11.52±2.36)、(10.36±2.02)、(23.68±3.6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性治愈率为84.38%,高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4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GOS评分为(3.90±0.42)、(4.08±0.7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52±0.51)、(3.68±0.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进展型硬膜下积液应用钻孔引流术或局部穿刺引流术后应用弹力绷带适当加压包扎及腰大池持续引流,可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改善疾病预后。
林吴用马宝林房正华宋湖平
关键词:去骨瓣减压术加压包扎腰大池持续引流
甘珀酸对兔脑血管痉挛时缝隙连接蛋白43磷酸化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甘珀酸对兔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时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磷酸化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兔二次SAH模型,脑池及静脉分别给予甘珀酸,脑血管造影及光镜观察分析基底动脉直径及形态学变化并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基底动脉Cx43蛋白磷酸化表达的变化。结果SAH组与正常组相比,脑血管造影及光镜观察结果证实基底动脉痉挛明显;痉挛动脉壁磷酸化的Cx43(P—Cx4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但去磷酸化的Cx43(NP—Cx43)蛋白表达显著减少。甘珀酸脑池处理组及静脉处理组与SAH组相比,脑血管造影及光镜观察结果证实基底动脉痉挛显著减轻;痉挛动脉壁P—Cx43蛋白表达显著减少,但NP—Cx4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结论SAH后,Cx43蛋白磷酸化表达发生变化,脑池或静脉给予甘珀酸能明显缓解SAH后CVS,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基底动脉Cx43蛋白磷酸化表达变化有关。
陈红伟洪涛叶新运宋湖平汪阳
关键词:甘珀酸磷酸化
脑血管痉挛中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建立兔脑血管痉挛(CVS)基底动脉和正常兔基底动脉双向凝胶电泳图谱,鉴定差异表达蛋白,从中发现有意义的CVS相关标志物.方法 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痉挛基底动脉和正常基底动脉总蛋白,银染显色,通过imagemaster5.0软件分析,从中选取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LDI-TOF/TOF)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 获得重复性和分辨率较好的兔基底动脉双向凝胶电泳图谱 发现49个差异表达点,其中35个点得到鉴定,在CVS中高表达的有24个,其余11个在CVS中呈低表达.结论 建立了痉挛基底动脉和正常基底动脉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应用质谱技术鉴定了35个差异表达点,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可能与CVS的发生相关.
宋湖平洪涛陈红伟叶新运曾而明
关键词:蛋白质组电泳质谱法
磁共振弥散加权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均行T1WI、 T2WI、 FLAIR以及DWI检查诊断,对比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DWI的检出率显著优于T1WI、 T2WI以及FL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中, DWI图像比T1WI、 T2WI以及FLAIR图像有更高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可发现超急性期脑梗死,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宋湖平钟昕方耀春马宝林房正华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像急性脑梗死
脑室外引流术在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中的应用
方耀春马宝林房正华宋湖平林吴用
基于Notch信号转导通路洋川芎内酯Ⅰ对大鼠颅脑损伤后中枢神经再生修复作用
2023年
目的研究洋川芎内酯Ⅰ(SEⅠ)基于Notch信号转导通路对颅脑损伤大鼠中枢神经再生修复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SEⅠ低(SEⅠ-L,36 mg·kg^(-1))、中(SEⅠ-M,72 mg·kg^(-1))、高(SEⅠ-H,144 mg·kg^(-1))剂量组以及SEⅠ(144 mg·kg^(-1))+γ分泌酶抑制剂DAPT(50μg·kg^(-1))组,每组15只。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法制备大鼠颅脑损伤模型,于造模成功后24 h内完成第一次给药,连续给药7 d;假手术组仅开颅不致伤。给药结束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HE染色观察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区组织病理变化,q RT-PCR法检测海马组织中Notch1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中Notch1、Hes1、Hes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海马形态正常,未见损伤;模型组存在明显结构异常,神经元坏死、排列紊乱;SEⅠ3个剂量组随药物剂量升高,神经元排列逐渐整齐有序,坏死情况改善;SEⅠ+DAPT组与SEⅠ-H组相比,神经元改善情况较差。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NSS,外周血清BDNF、NGF含量以及海马组织中Notch1 mRNA和Notch1、Hes1、Hes5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SEⅠ3个剂量组NSS均显著降低,BDNF、NGF含量以及Notch1 mRNA和Notch1、Hes1、Hes5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且存在剂量依赖性(P<0.05);与SEⅠ-H组比较,SEⅠ+DAPT组NSS显著升高,BDNF、NGF含量以及Notch1 mRNA和Notch1、Hes1、Hes5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SEⅠ能够促进颅脑损伤大鼠中枢神经的再生修复,其机制可能与Notch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房正华马宝林宋湖平代景伟孙晓欧李海英
关键词:颅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再生
缝隙连接蛋白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被引量:3
2009年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而且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世界上有1/3的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每年有1500万人被心脑血管疾病夺去生命.占总死亡人数的3/5以上.是人类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目前研究表明。血管舒缩是许多动脉与小动脉在正常或病理条件下的一个特性.它通过改变血液流动调节血压变化。
陈红伟宋湖平洪涛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缝隙连接蛋白血压变化血液流动病理条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