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晓波
- 作品数:11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恩他卡朋添加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究恩他卡朋添加治疗对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帕金森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复方左旋多巴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添加恩他卡朋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采用非运动症状筛查量表(NM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帕金森病评价量表(UPDRS)第Ⅱ和Ⅲ部分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开、关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开期时间明显长于参照组,关期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关指标评分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NMSS评分、ADL评分、UPDRS-Ⅱ、UPDRS-Ⅲ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NMSS评分、ADL评分低于参照组,UPDRS-Ⅱ、UPDRS-Ⅲ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11.1%(4/36),略低于参照组的19.4%(7/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他卡朋添加治疗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及非运动症状,临床使用安全。
- 赵银英潘梦秋卢健军韦晓波
- 关键词:帕金森病复方左旋多巴恩他卡朋疗效安全性
- 大脑葡萄糖代谢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及帕金森病的严重程度的预测意义
- 目的探索大脑葡萄糖代谢率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及帕金森病(PD)中的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一共纳入22名VP病人、1 1名PD病人和12名健康对照者,对每个受试者进行H&Y、MMSE等量表的评分...
- 王青徐运启韦晓波周鹏林佳平刘旭廖金池孟晓春谢斯栋Chao Dongman朱灿胜Albert J Fenoy程木华唐北沙Xia Ying
- 文献传递
- 帕金森病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横断面研究
- 目的:我们对80例的PD和80例的VP患者血清尿酸水平进行横断面研究,观察血清尿酸水平是否能预测病情的严重程度.方法:收集病例,对所有的PD及VP患者进行以下评分: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BMI)、统一帕金森评分量表U...
- 潘梦秋唐白沙王青高慧敏龙玲徐运启刘媚邹靖伍爱民韦晓波陈晓红
- 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对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鉴别诊断价值
-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存在的差异.方法 采用酶法检测阿尔茨海默病(56例)、血管性痴呆(122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和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统计分析二者表达...
- 刘旭韦晓波廖金池陈丹陈兆煜王青
- 一种小鼠基因型鉴定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鼠基因型鉴定方法.包括采用0.2%~0.4%的Triton X‑100磷酸盐溶液处理有核细胞,使得细胞内核酸释放出来的过程。本发明经研究发现0.2%~0.4%的Triton X‑100磷酸盐溶液处理有核...
- 王青陈兆煜高筱雅祝淑贞韦晓波陈志刚
- 文献传递
- 低水平葡萄糖代谢:帕金森氏病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症病的预测指标
- <正>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脑内葡萄糖代谢和帕金森氏病以及血管帕金森综合症病情之间的关系。实验设计和方法我们选取了12名对照者(Normal组),22名血管帕金森综合症患者(VP组)和11名帕金森氏病患者(PD组)参加本次研...
- 徐运启韦晓波邹婧廖金池刘旭王青
- 文献传递
- The comparison of the serum homocysteine,uric acid and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and vascular dementia
- Objective To study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lzheimer’s disease(AD)and vascular dementia(VaD)in the level...
- 刘旭韦晓波廖金池陈丹陈兆煜王青
- 文献传递
- 3.0T MR多模态功能成像诊断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初步研究
- 目的 MRI多模态成像的定量指标可用于诊断帕金森病.本研究旨在利用3.0T磁共振,联合IDEAL IQ及3D-ASL成像评估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障碍状态. 方法 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正常的帕金森病患者以及健康正...
- 颜荣华韦晓波王劲王青康庄郭宁骆众星陈兆煜廖金池
- 关键词:铁沉积脑血流量帕金森病
- 美金刚对Nur77和Nurr1的反向调节及其介导的抗炎、抗线粒体损伤机制对帕金森氏病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
- 目的探索Nur77和Nurr1在帕金森病细胞模型中的致病机制,及美金刚通过调节Nur77/Nurr1产生的保护作用。方法 6-羟基多巴胺(6-OHDA)作用于PC12细胞,成功构建帕金森氏病(PD)细胞模型。不同浓度的美...
- 韦晓波王青
- 文献传递
- 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对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清尿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直接化学发光法和酶法检测56例阿尔茨海默病和12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清尿酸和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统计分析其表达差异。结果阿尔茨海默病组[13.41(9.98,17.77)μmol/L]和血管性痴呆组[13.00(10.87,17.13)μmol/L]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9.92(8.26,12.09)μmol/L,均P=0.000],阿尔茨海默病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1.37(0.38,4.60)mg/L]低于正常对照组[4.55(1.55,8.40)mg/L,P=0.002]和血管性痴呆组[3.30(1.20,12.25)mg/L,P=0.006]。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共同危险因素,改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将有助于延缓痴呆进程;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对二者鉴别诊断亦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 刘旭韦晓波廖金池陈丹陈兆煜王青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C反应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