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兆煜
-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小鼠基因型鉴定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鼠基因型鉴定方法.包括采用0.2%~0.4%的Triton X‑100磷酸盐溶液处理有核细胞,使得细胞内核酸释放出来的过程。本发明经研究发现0.2%~0.4%的Triton X‑100磷酸盐溶液处理有核...
- 王青陈兆煜高筱雅祝淑贞韦晓波陈志刚
- 文献传递
- 自动灌注工作单元及多通道自动灌注器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灌注工作单元及多通道自动灌注器,涉及灌注装置技术领域。自动灌注工作单元包括:第一推进装置;第二推进装置;第一注射器,第一注射器用于注射生理盐水,第一注射器通过第一推进装置驱动;第二注射器,第二注射器...
- 陈兆煜陈晓红徐运启
- 文献传递
- 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对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鉴别诊断价值
-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存在的差异.方法 采用酶法检测阿尔茨海默病(56例)、血管性痴呆(122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和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统计分析二者表达...
- 刘旭韦晓波廖金池陈丹陈兆煜王青
- The comparison of the serum homocysteine,uric acid and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and vascular dementia
- Objective To study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lzheimer’s disease(AD)and vascular dementia(VaD)in the level...
- 刘旭韦晓波廖金池陈丹陈兆煜王青
- 文献传递
- 3.0T MR多模态功能成像诊断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初步研究
- 目的 MRI多模态成像的定量指标可用于诊断帕金森病.本研究旨在利用3.0T磁共振,联合IDEAL IQ及3D-ASL成像评估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障碍状态. 方法 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正常的帕金森病患者以及健康正...
- 颜荣华韦晓波王劲王青康庄郭宁骆众星陈兆煜廖金池
- 关键词:铁沉积脑血流量帕金森病
- 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对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清尿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直接化学发光法和酶法检测56例阿尔茨海默病和12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清尿酸和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统计分析其表达差异。结果阿尔茨海默病组[13.41(9.98,17.77)μmol/L]和血管性痴呆组[13.00(10.87,17.13)μmol/L]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9.92(8.26,12.09)μmol/L,均P=0.000],阿尔茨海默病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1.37(0.38,4.60)mg/L]低于正常对照组[4.55(1.55,8.40)mg/L,P=0.002]和血管性痴呆组[3.30(1.20,12.25)mg/L,P=0.006]。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共同危险因素,改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将有助于延缓痴呆进程;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对二者鉴别诊断亦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 刘旭韦晓波廖金池陈丹陈兆煜王青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C反应蛋白质
- 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对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鉴别诊断价值
-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存在的差异.方法 采用酶法检测阿尔茨海默病(56例)、血管性痴呆(122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和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统计分析二者表达差异...
- 刘旭韦晓波廖金池陈丹陈兆煜王青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同型半胱氨酸尿酸C反应蛋白
- 血管损伤反应对血管平滑肌合酶Ⅰ和转录释放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聚合酶Ⅰ和转录释放因子(polymeraseⅠand transcript release factor,PTRF or Cavin^(-1))在损伤血管后血管再狭窄病理过程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200~220 g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血管损伤组,血管损伤组制备颈动脉损伤动物模型。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损伤后颈动脉的结构,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检测损伤后血管的Cavin^(-1)蛋白表达,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损伤后血管的Cavin^(-1)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免疫共沉淀法检测颈动脉泛素化蛋白的表达。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实验分为(1)空白对照组(control,CTRL);(2)CHX组:用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CHX,25μmol/L)预处理1 h;(3)CHX+MG组:用CHX预处理1 h后,接着用MG 132(蛋白酶体抑制剂,10μmol/L)处理24 h;(4)CHX+CQ组:用CHX预处理1 h后,接着用氯喹(chloroquin,CQ,10μmol/L)处理24 h。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Cavin^(-1)蛋白浓度。结果动物模型中,球囊损伤后,血管壁明显增厚,Cavin^(-1)表达显著下降(P<0.05),Cavin^(-1) mRNA表达差异不明显,泛素化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细胞实验中,应用CHX预处理可明显降低平滑肌细胞Cavin^(-1)的表达(P<0.05),而CHX+MG可以明显对抗CHX上述作用过程(P<0.05)。结论球囊损伤颈动脉后,血管的Cavin^(-1)蛋白表达下调,其机制可能与增加的泛素化-蛋白酶体降解途径有关。
- 陈雪莹姚烨周高适陶诗婉陈兆煜谈智
- 关键词:血管损伤平滑肌细胞泛素化血管再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