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丽平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省荣军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分裂症
  • 1篇心理治疗
  • 1篇生活质量
  • 1篇团体心理
  • 1篇团体心理治疗
  • 1篇住院
  • 1篇住院精神分裂...
  • 1篇精神分裂症患...
  • 1篇康复
  • 1篇康复模式
  • 1篇康复作用
  • 1篇患者生活质量
  • 1篇活质量

机构

  • 2篇河北省荣军医...

作者

  • 2篇田红梅
  • 2篇刘翠欣
  • 2篇周亚超
  • 2篇尹丽平
  • 1篇严玉民
  • 1篇邢改书

传媒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团体心理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团体心理治疗,时间为3个月。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评定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在躯体功能、负性情绪、认知、社会支持、业余娱乐等评分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物质生活、心理、精神紧张、正性情感、自尊、社会功能、人际交往、工作学习、社会适应、生活质量等评分方面,研究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团体心理治疗明显改善了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正性情绪,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刘翠欣周亚超尹丽平田红梅严玉民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
小组工作制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小组工作制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12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研究组患者给予小组工作制康复模式,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3个月后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和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的评分。结果:NOSIE-30量表评分与入组时比较,研究组患者积极因素增加的分值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t=10.348,P<0.01),消极因素减分值明显优于对照组(t=8.136,P<0.01);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SSPI总分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t=3.304,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小组工作制模式所产生的康复效果优于常规康复模式效果。
田红梅邢改书刘翠欣周亚超尹丽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