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芳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学位论文
  • 4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7篇多杀性
  • 7篇多杀性巴氏杆...
  • 7篇杆菌
  • 7篇巴氏杆菌
  • 3篇免疫
  • 3篇免疫保护
  • 3篇免疫保护作用
  • 2篇毒力
  • 2篇小鼠
  • 2篇菌落
  • 2篇菌落形态
  • 2篇昆明小鼠
  • 2篇荚膜
  • 2篇减毒株
  • 1篇毒力因子
  • 1篇信仰
  • 1篇亚单位疫苗
  • 1篇研究生培养
  • 1篇研究生培养过...
  • 1篇疫苗

机构

  • 11篇西南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1篇何芳
  • 7篇李能章
  • 7篇彭远义
  • 2篇张慧慧
  • 1篇杨柳

传媒

  • 2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畜禽业

年份

  • 5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毒力因子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21年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宿主嗜性广泛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常导致动物呼吸系统疾病、出血性败血症、人的蜂窝织炎和皮肤脓肿。拟对目前已被广泛研究和新发现的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因子做一综述,具体包括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荚膜(capsula)、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s,OMPs)、三聚体自转运蛋白、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Pasteurella multocida toxin,PMT)、黏附相关因子、Ⅳ型菌毛(PtfA)、丝状血球凝集素蛋白(PfhB)、蛋白酶及其他,以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致病机制及新型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尹媛媛何芳赵光夫李攀李能章彭远义
关键词: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因子致病机制
L-丝氨酸及褪黑素抗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机制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是一种革兰阴性病原菌,根据荚膜抗原不同可分为A、B、D、E和F 5种荚膜血清型,可导致多种家禽、家畜、甚至是人类患病。在牛群中,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导致呼吸系...
何芳
关键词:多杀性巴氏杆菌L-丝氨酸巨噬细胞褪黑素柠檬酸合酶
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1790蛋白和Pm1790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1790蛋白和Pm1790基因及其应用,涉及生物制品技术领域,该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1790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
彭远义邱羊羊李能章何芳赵光夫
一种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减毒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减毒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制品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减毒株PmCQ2Δ889‑894是缺失亲本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CQ2基因组中的889、890、...
彭远义何芳张慧慧李能章
“双减”政策的网络关注度特征及归因分析
2021年夏天,“双减”政策的出台,引发了全社会的强烈关注,成为当时最热门的教育话题。网络舆情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参考依据,网络民意是网络舆情监测的重要信息源,反映出公众对“双减”政策的态度和基本看法。因此,在网络场域中对“...
何芳
关键词:场域基础教育
一种牛多杀性巴氏杆菌肺炎亚单位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牛多杀性巴氏杆菌肺炎亚单位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制品技术领域。一种抗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亚单位疫苗,包括多杀性巴氏杆菌抗原和佐剂;所述多杀性巴氏杆菌抗原包括PmCQ2_004170、PmCQ2_00...
彭远义何芳李能章杨柳
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infC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交叉免疫保护性
2024年
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infC基因编码翻译起始因子为IF3,为探讨该基因缺失对多杀性巴氏杆菌致病性及免疫保护性的影响,通过同源重组构建了infC基因缺失株(△infC)。研究发现,与野生株相比,△infC生物膜形成增多,而荚膜产生量、脏器细菌定殖量及毒力显著降低,感染可促进巨噬细胞IL-1β分泌量增加。infC基因缺失,与荚膜合成、LPS合成转运相关基因表达显著下调,生物膜合成和外膜蛋白相关基因表达显著上调。制备灭活疫苗免疫小鼠,△infC对牛源A、B和F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100.0%、83.3%及0.0%,对兔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免疫保护率为33.3%。结果表明,infC基因可通过调控荚膜产生及毒力相关因子表达影响菌株毒力,该基因的缺失赋予了菌株一定的交叉免疫保护特性,该研究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研发提供了一定参考。
杨旭霞胡沛黄佳琪高丽旭吕荣华邱羊羊何芳彭远义李能章
关键词:多杀性巴氏杆菌基因缺失株毒力
公安审计的法律问题研究——以曲靖市公安审工作为研究范例
公安机关是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力量,公安民警是国家政权的捍卫者、平安中国建设者、公平正义维护者、群众权益保障者,清正廉洁是共产党员最宝贵的精神品质,更是公安民警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当前,公安队...
何芳
关键词:法律制度监督管理
文献传递
一种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减毒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减毒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制品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减毒株PmCQ2Δ889‑894是缺失亲本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CQ2基因组中的889、890、...
彭远义何芳张慧慧李能章
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知识融合与实践探索
2024年
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丰富实践经验和综合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从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入手,详细阐述了知识融合与实践探索在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参考。
李能章何芳彭远义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知识融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