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梅

作品数:12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肿瘤
  • 3篇病理
  • 2篇蛋白
  • 2篇低氧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预后
  • 2篇神经母细胞
  • 2篇神经母细胞瘤
  • 2篇受体
  • 2篇呕吐
  • 2篇祖细胞
  • 2篇组织化学
  • 2篇细胞瘤
  • 2篇细胞生成素
  • 2篇卵巢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机构

  • 1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2篇李梅
  • 3篇吴秋良
  • 3篇罗容珍
  • 3篇冯惠霞
  • 2篇朱佳
  • 2篇甄子俊
  • 2篇吕跃
  • 2篇路素英
  • 2篇蔡瑞卿
  • 2篇陈晓勤
  • 2篇陈燕
  • 2篇孙斐斐
  • 2篇孙晓非
  • 2篇张飞
  • 2篇王娟
  • 1篇揭伟
  • 1篇张伶
  • 1篇敖启林
  • 1篇张嵘
  • 1篇伍玲

传媒

  • 2篇癌症
  • 2篇广东医学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外医药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使用高致吐化疗方案患者基于三联止吐预防用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调查
2023年
目的:分析使用高致吐化疗方案患者应用基于三联止吐预防用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方法:选取2022年7—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接受高致吐化疗方案化疗的鼻咽恶性肿瘤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止吐方案,观察组予以三联止吐用药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性化疗相关恶心、呕吐发生率与中度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迟发性化疗相关恶心、呕吐发生率与中度恶心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高致吐化疗方案化疗的鼻咽恶性肿瘤患者预防性使用三联止吐用药方案,可明显缓解患者化疗后急性化疗相关恶心、呕吐情况,减轻恶心、呕吐程度,抑制迟发性化疗相关恶心、呕吐。
曾雪辉陈春花李梅冯惠霞
关键词:化疗恶心呕吐
卵巢甲状腺肿的CT诊断及病理对照(附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SO)的CT诊断价值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及CT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多排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结合文献复习卵巢甲状腺肿CT诊断及临床、病理特点。结果本组3例肿瘤体积较大,长径达8~14 cm。CT平扫表现均表现为囊性或囊实性肿块,边界均清楚,囊壁光滑。囊性部分为单囊或多囊状稍高密度区,实性部分为软组织密度,内见斑点状、斑片状钙化。增强扫描囊性部分无强化,实性部分明显强化。1例伴有甲状腺右叶及右侧腋尖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结合文献,以下表现具有一定诊断价值:①单侧边界清楚囊实性肿瘤;②肿块囊性部分多为多囊,囊内密度一般较高,实性部分出现与甲状腺密度类似的软组织影。③实性部分和囊壁常见钙化;④囊壁光滑,一般不会出现壁结节;⑤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强化明显;⑥可出现肿瘤标志物异常、甲亢或甲状腺肿症状。结论 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具有典型征象的病例,结合病史和临床检查,基本可以实现诊断;对于不典型的病例最终诊断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张伶关键李梅伍玲谢传淼张嵘
关键词:卵巢甲状腺肿畸胎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病理学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激酶蛋白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激酶蛋白(ALK)基因异常与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发病机制有关.本研究探讨ALK蛋白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点和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1年5月至2011年10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初治的、经病理证实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蜡块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ALK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对神经母细胞瘤临床特点、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 76例NB患儿纳入研究,中位年龄4岁(0.1~18岁),男52例,中位随访时间20.1个月.ALK蛋白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6.8%(28/76),其中高表达率26.3%(20/76),ALK蛋白高表达与低表达患儿的5年总生存(OS)分别为(28.3±14.9)%和(51.2±11.0)%,P=0.397.ALK的表达与年龄有关,年龄>1.5岁的患儿中ALK蛋白高表达率为32.7%,而年龄≤1.5岁患儿仅为6.7%,P=0.043.Ⅲ期NB患儿中ALK的高表达与低表达的3年OS分别为0和(79.5±13.1)%,P=0.023;ALK蛋白表达与Ⅰ、Ⅱ、Ⅳ期患儿的生存无相关性.结论 ALK蛋白在中国NB患儿中有较高表达率,尤其年龄>1.5岁的患儿.ALK高表达是Ⅲ期NB患儿的预后不良因素.ALK蛋白与ALK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发病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王娟孙晓非甄子俊朱佳路素英孙斐斐陈燕张飞蔡瑞卿李梅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蛋白激酶类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Bmi-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多梳基因家族成员Bmi-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Bmi-1蛋白在12例正常卵巢、20例卵巢囊腺瘤、2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和124例卵巢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分别有1/20(5.0%)的卵巢良性囊腺瘤、4/28(14.3%)的交界性肿瘤和49/124(39.5%)的卵巢癌出现Bmi-1蛋白过表达,而12例正常卵巢组织均未见Bmi-1过表达;而且Bmi-1蛋白过表达与本组卵巢癌的临床FIGO分期,pT分期,pN分期以及组织学Silverberg分级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Bmi-1蛋白高表达卵巢癌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低表达组(104.0月:50.3月,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1表达是影响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06)。【结论】Bmi-1蛋白过度表达与卵巢癌的发展,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是卵巢癌患者独立的预后指标。
黄小杏陈杰伟李梅曹云侯景辉吴秋良罗容珍
关键词:卵巢肿瘤BMI-1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探讨营养示范病房工作模式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营养示范病房工作模式在鼻咽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52例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支持治疗;选取2020年8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52例化疗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营养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按营养示范病房工作模式给予营养支持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人血白蛋白和总蛋白营养指标,比较两组规范营养依从率。结果:在营养示范病房工作模式开展后,白蛋白和总蛋白营养指标明显改善,规范营养依从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营养示范病房工作模式建立后,可明显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营养指标,改善营养不良症状;且通过随访发现鼻咽癌患者的规范营养依从率提升,能满足患者治疗期间的自我营养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与满意度。
曾雪辉陈春花李梅冯惠霞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
p-PI3K/p-AKT蛋白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p-PI3K/p-AKT蛋白在神经母细胞瘤(NB)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点和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初治的、经病理证实的NB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蜡块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NB组织中PI3K/AKT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 65例NB患者纳入研究,中位年龄3岁,中位随访时间38.6个月。p-PI3K和p-AKT在NB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7%(46/65)和70.7%(46/65)。pPI3K高表达41例(63.1%),p-AKT高表达43例(66.2%)。p-PI3K高表达与p-AKT高表达有关(P=0.021)。p-PI3K和p-AKT的表达与NB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存情况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PI3K/AKT信号通路在NB患者中广泛表达,可能会为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王娟郭晓芳孙晓非甄子俊朱佳路素英孙斐斐陈燕张飞蔡瑞卿李梅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PI3KAKT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08年
背景与目的:新近多项研究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receptor,EPO-R)在多种实体瘤中表达,EPO/EPO-R环路与肿瘤细胞的增殖、新生血管形成、侵袭特性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食管癌组织中EPO-R的表达,及其与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采集食管癌标本110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中EPO-R蛋白的表达强度;并以Ⅷ因子相关抗原多克隆抗体(FⅧ-R Ag)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以此量化新生血管形成的程度。结果:110例食管癌组织中均表达EPO-R,EPO-R表达于食管癌细胞的胞浆和(或)胞膜。肿瘤分化级别高组与淋巴结转移组中EPO-R表达强度高;有淋巴结转移组M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01),晚期患者(Ⅲ/ⅣA/ⅣB)MVD高于早期患者(Ⅰ/ⅡA/ⅡB)(P=0.022),有吸烟史组MVD高于无吸烟史组(P=0.029)。食管癌中EPO-R表达强度与MVD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618,P<0.01)。结论:食管癌组织中普遍存在EPO-R的表达,EPO-R水平与食管癌血管生成程度和病情进展呈高度正相关。
李梅吕跃陈晓勤
关键词:食管肿瘤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微血管密度
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在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8年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最早被发现在红系细胞增殖、分化中发挥主要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多种不同非造血器官及组织中有EPO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EPO-R)的表达,并发挥促血管形成及组织保护效应。最近的多项研究发现,EPO及EPO-R广泛表达于多种恶性肿瘤细胞,EPO/EPO-R的自分泌/旁分泌通路与肿瘤微血管形成、刺激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凋亡及对放化疗的敏感性有关,确切机制需进一步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在临床上已广泛用于治疗肿瘤相关贫血。研究证实其能增加血红蛋白水平,减少红细胞输注,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亦有随机试验报道了rh-EPO治疗的患者相对安慰剂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下降。我们对EPO及其受体在非造血组织尤其是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功能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作简要概述。
李梅吕跃陈晓勤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肿瘤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644例化疗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20年8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741例化疗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的规范三联止吐药物使用率及化疗诱导的恶心呕吐(CINV)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规范三联止吐药物使用率高于对照组,≥Ⅱ级恶心、≥Ⅱ级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化疗患者规范三联止吐药物使用率,降低CINV发生率。
曾雪辉李梅谢燕甘彬冯惠霞
关键词:化疗恶心呕吐
HIF-1α/SDF-1信号轴在低氧诱导祖细胞迁移和黏附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分析低氧对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及间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表达的影响,探讨二者的相互关系(即是否存在HIF-1α/SDF-1信号轴)及其在低氧诱导祖细胞迁移和黏附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磁珠分离纯化SD大鼠外周血CD34/CXCR4阳性祖细胞,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及ELISA法检测不同低氧时间HIF-1α和SDF-1在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的表达,迁移和黏附实验检测常氧组、低氧组、HIF-1α抑制剂2-甲氧雌二醇(2ME2)组、SDF-1中和抗体组及同时加2ME2和SDF-1中和抗体组祖细胞的迁移指数和黏附率。结果:HIF-1α和SDF-1的表达与低氧时间有关,低氧12h时二者表达到峰值(均P<0.01),应用2ME2可使SDF-1表达下调(P<0.05),应用2ME2或SDF-1中和抗体后均下调祖细胞的迁移指数和黏附率(P<0.05)。结论:低氧可诱导肺动脉内皮细胞HIF-1α及受其调控的下游因子SDF-1的表达,提示HIF-1α与SDF-1存在信号调节关系。HIF-1α/SDF-1信号轴在介导祖细胞迁移和黏附至肺动脉内皮细胞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李梅揭伟吴秋良敖启林
关键词:低氧低氧诱导因子-1Α祖细胞肺动脉内皮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