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安

作品数:15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3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5篇食品
  • 3篇毒素
  • 3篇真菌
  • 3篇真菌毒素
  • 3篇食品安全
  • 3篇农产
  • 3篇农产品
  • 3篇感器
  • 3篇传感
  • 3篇传感器
  • 2篇生物传感
  • 2篇生物传感器
  • 2篇适配体
  • 2篇同位素
  • 2篇配体
  • 2篇贮藏
  • 2篇微芯片
  • 2篇稳定同位素
  • 2篇污染
  • 2篇芯片

机构

  • 15篇北京市农林科...
  • 3篇北京农学院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天津市农业科...
  • 1篇酒泉市林果服...
  • 1篇天津海世达检...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作者

  • 15篇李安
  • 13篇潘立刚
  • 8篇梁刚
  • 7篇满燕
  • 5篇靳欣欣
  • 2篇张悦
  • 1篇刘征辉
  • 1篇陈艳
  • 1篇赵琳琳
  • 1篇张强
  • 1篇赵云平
  • 1篇魏静娜
  • 1篇张强

传媒

  • 5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农产品质量与...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真菌毒素脱毒技术研究进展
2024年
真菌毒素是产毒丝状真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存在于农产品及其制品中,严重危害人类和动物健康。近年来,研究人员围绕真菌毒素的去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综述了真菌毒素的污染特点、限量标准以及脱毒技术,重点系统总结了基于石墨烯、金属有机骨架和磁性纳米材料吸附剂的真菌毒素物理吸附脱毒技术研究进展,进一步促进新型功能纳米材料在物理吸附技术中的发展,推动物理吸附脱毒技术在真菌毒素防控中的应用。
马帅李安潘立刚
关键词:真菌毒素脱毒技术物理吸附
保鲜剂在蔬菜贮运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采后蔬菜是鲜活易腐的农产品,由于自身生理代谢旺盛、病原微生物的侵染、贮藏方法不正确等造成贮运中极易出现腐烂损耗的情况。正确使用保鲜剂不仅能够保持蔬菜的品质,还能为贮存运输提供便利。近年来,保鲜剂在蔬菜采后保鲜、贮藏及流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在简述保鲜剂原理的基础上,按保鲜剂的保鲜机理及特性对保鲜剂进行了分类,并从生物保鲜剂、化学保鲜剂、植物生长物质类保鲜剂、食品添加剂类保鲜剂4个方面介绍了蔬菜保鲜剂的原理和特性。重点阐述植物源、动物源、微生物源及化学源保鲜剂在蔬菜贮运中的研究进展。最后对保鲜剂向高效保鲜、安全卫生以及复合型保鲜剂的开发研究等方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张悦张悦李安潘立刚
关键词:保鲜剂保鲜贮藏蔬菜
高灵敏快速化学发光法检测环境污染物羟基芴
多环芳烃芴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具有典型"三致"——致畸性、致癌性、致突变等作用的污染物.因此,已经被美国环保局(US EPA)列入优先控制的污染物名单.环境中芴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它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向环境中的释放.芴作...
梁刚满燕李安潘立刚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8年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适用于现场的快速检测技术研发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重视。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具有灵敏度高、成本低、速度快等优点,且不需复杂仪器设备,可以在条件简陋的实验室和资源不足的户外等地实现检测和应用。本文介绍了RPA技术的概念和原理,综述了近年来RPA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如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检测、转基因农产品识别和常见食品的物种鉴别等,概括了其在食品安全和食品产业领域中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并对RPA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
任君安满燕李安梁刚靳欣欣潘立刚
关键词:食品安全
功能纳米材料的“瘦肉精”传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9年
“瘦肉精”系一类具有相似结构的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化合物,曾被滥用作为动物生长促进剂,以提高胴体瘦肉率。中国虽自2010年起禁止其应用于动物养殖环节,但当前,“瘦肉精”类物质非法添加现象仍时有发生,且其替代品多、隐蔽性不断增强对畜产品安全和人类健康仍构成极大威胁。功能纳米材料所具有的特殊结构及性质,极大地提升了现有传感检测技术的性能,使得现有传感检测技术不断朝着灵敏、高效、简便、低成本及抗干扰能力不断增强等方向发展。该文分别从金纳米材料、碳质纳米材料、量子点以及其他新型纳米材料角度出发,总结了以上纳米材料与传感检测技术相结合在“瘦肉精”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未来功能纳米材料与传感检测技术相结合需要提升的地方,为下一步开发更灵敏准确、简便易行、高通量及低成本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赵杰梁刚李安李安靳欣欣满燕
关键词:传感器无损检测功能纳米材料瘦肉精
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技术在食品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7年
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检测技术,具有靶向性强、灵敏度高、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生物医学、环境分析、食品分析等领域。其中,在食品分析领域主要体现在农残、重金属、食品添加剂以及生物毒素等检测方面。本文首先介绍了核酸适配体的概念、筛选方法、核酸适配体传感器优点,重点从传感器的设计、传感检测原理、检测性能等方面综述了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在Pb^(2+)等食品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最后对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梁刚满燕李安潘立刚
关键词:食品安全适体生物传感器重金属农药
微芯片技术在农产品及食品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真菌毒素污染的农产品及食品会对人类及牲畜的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目前,真菌毒素的检测主要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等传统检测方法。然而,这些检测方法的样品前处理过程比较繁琐、费时,并且在分析过程中还会消耗大量的有毒试剂。微芯片技术所需样品的消耗量少并且分析时间短,可实现样品的集成化、微型化以及高通量检测。微芯片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弥补了上述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本文主要综述了微芯片技术在农产品及食品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首先对农产品及食品中常见的真菌毒素及其毒性进行了简单介绍;接着重点对微芯片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对微芯片应用于真菌毒素检测的发展前景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满燕梁刚李安靳欣欣潘立刚
关键词:真菌毒素微芯片
微芯片技术在农产品及食品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真菌毒素污染的农产品及食品会对人类及牲畜的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目前,真菌毒素的检测主要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气相色谱-质谱联...
满燕梁刚李安靳欣欣潘立刚
关键词:农产品真菌毒素污染检测微芯片
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技术在食品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
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检测技术,具有靶向性强、灵敏度高、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生物医学、环境分析、食品分析等领域.其中,在食品分析领域主要体现在农残、重金属、食品添加剂以及生物毒...
梁刚满燕李安潘立刚
关键词:食品安全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
露地土壤-芹菜体系噻虫嗪及其代谢产物噻虫胺残留与消长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明露地土壤-芹菜体系噻虫嗪及其代谢产物噻虫胺的残留与消长规律。方法在河北张家口开展露地芹菜噻虫嗪、噻虫胺的最终残留和消解动态试验,样品通过10 mL乙腈提取,提取溶液经50 mg N-丙基乙二胺和3 mg多壁碳纳米管净化后,采用气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在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检测噻虫嗪和噻虫胺的残留量。结果噻虫嗪和噻虫胺在芹菜上的回收率范围分别为80.7%~96.5%、76.1%~103.9%;在土壤上分别为74.0%~96.4%、84.9%~86.7%;最终残留试验中,用药后第10 d噻虫嗪在芹菜残留量为0.188 mg/kg,低于国家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MRL),噻虫胺为0.112 mg/kg,超出其MRL值。噻虫嗪在芹菜上的消解动力学方程为C=2.7244e‒0.246t,r2为0.9094,半衰期为2.82 d。噻虫嗪在土壤中沉积量呈现先上升再下降趋势,峰值为0.330 mg/kg;噻虫胺在土壤中未见明显趋势。结论噻虫嗪在芹菜上施用后的残留风险较低,但其代谢产物噻虫胺有残留风险。噻虫嗪与噻虫胺施用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
李镓妤李安陈艳潘立刚宋乐杨旭升
关键词:噻虫嗪噻虫胺芹菜农产品安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