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林静
-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浪漫主义之后——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在现代化危机中的历史后果
- 本论文主要涉及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衰败以及之后的文学对浪漫主义衰败作出的回应。首先,对“浪漫”一词及相关概念的诸多用法和解释进行梳理,其中,强调了“浪漫主义”与“浪漫的”之间的区别。之后,对德国浪漫主义文学进行简单介绍。 ...
- 姜林静
- 文献传递
- 施米特思想的隐秘诗学源头——施米特与多伯勒:思想家与诗人的精神对话
- 2015年
- 一、引言卡尔·施米特(Carl Schmitt)无疑是二十世纪最具争议的法学家,同时也是世界政治思想史上最具魅力的人物之一。他年轻时代便参与起草著名的魏玛宪法,后却因参与纳粹政权而被控为"第三帝国桂冠法学家",在战后被送交纽伦堡审判,但最终未被起诉。随后他隐居故乡普莱腾堡,在那里写作直到1985年以95岁高龄去世。施米特虽然经历人生的跌宕起伏,但因与纳粹政权的关系而备受非议,学术界至今对他仍有颇多纷争。
- 姜林静
- 关键词:SCHMITTPOLITICALTHEOLOGYPOETRY
- 超越现实的小说与偏离小说的阐释——卡尔·施米特与赫尔曼·梅尔维尔
- 2018年
- 卡尔·施米特无疑是二十世纪最具争议的法学家,同时也是世界政治思想史上最具魅力的人物之一。他一生研读文学作品,在与诗人作家的对话中汲取精神养料,通过文学阐述其思想,甚至影射不便用学术话语言说的一些重要思考。在1942年的《陆地与海洋》中,施米特通过《白鲸》中捕鲸人与鲸鱼之间的抗争,将"陆地"与"海洋"这种地理上的对立上升为更基本的存在性对立,甚至进一步升华为基督与敌基督之间的永恒对立。而从他四十年代的书信中又可以发现,他极力向朋友们推荐梅尔维尔的中篇小说《班尼托·西兰诺》,推广他对小说象征意义的阐释。施米特在西兰诺船长身上找到了当时欧洲精英知识分子进退维谷的形象,特别是他个人在国家社会主义时期处境的影子。文学成为一种陌生化方式,使他可以隐匿地进行自我阐释、甚至自我辩解。他对《班尼托·西兰诺》的阐释向读者展示了这部源自现实的小说中超越现实的巨大象征力,但也存在偏离小说本意的关键要害。
- 姜林静
- 关键词:卡尔·施米特梅尔维尔《白鲸》
- 翻译对社会发展的意义——顾彬与魏育青对谈录被引量:1
- 2016年
- 2015年9月,在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师姜林静博士的主持下,著名汉学家顾彬教授与复旦大学德语系委育青教授在上海长宁区图书馆就"翻译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进行了对谈。这次对谈,不仅对译者、也对广大读者深具启发意义,故在此将谈话内容整理成文。
- 顾彬魏育青姜林静
- 关键词:翻译家谈话内容
- 莎剧汉译的两座里程碑--从悲美朱译到诗体新译
- 2016年
- 2016年4月16日,著名莎士比亚译者朱生豪的独子朱尚刚先生与莎士比亚研究者、译者、复旦大学英文系张冲教授在上海长宁区图书馆对谈了"莎剧汉译的两座里程碑"。从悲壮丰美的朱生豪翻译,到呈现经典原态的诗体新译,两位专家围绕莎士比亚的对谈,展示了在中国也依旧说不尽的莎士比亚。在此将对谈内容整理成文。
- 朱尚刚张冲姜林静
- 关键词:诗体里程汉译莎剧莎士比亚悲美
- 深远的拒绝与致命的感染——比较鲁迅与施米特对浪漫主义艺术的批判及其“人观”之源
- 2016年
- 中国和德国都属于现代化后进之国,两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多有共同之处。形形色色的浪漫主义艺术在此过程中极度活跃,对两国都产生了复杂深远的影响。卡尔·施米特与鲁迅是同时代人,两人都对现代化宿命有清醒认识,同时也极力批判浪漫主义艺术潜伏的巨大危险与破坏性,本文首先分析比较两人的浪漫主义艺术批判,进而追溯到其背后隐藏的两人的"人观"之异同。然而尽管痛苦求索,两人都没有为民族找到真正的良药与出路。鲁迅最终陷入绝望——反抗绝望的"浪漫循环"中,而施米特则自己深陷于浪漫主义之恶的极端——在纳粹罪恶之中无法自拔。本文试图证明,这两位浪漫主义艺术的深刻批判者,其思想本身依旧未能逃脱他们所批判的"浪漫"。而这最激烈地启示了,必须找到一个本源的真实基础,才可能真正洞察批判浪漫主义,这也是本论文最后憧憬的方向。
- 姜林静
- 关键词:卡尔·施米特浪漫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