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钰
- 作品数:7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无创DNA检测在双胎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中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探讨无创DNA检测在双胎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门诊进行围产保健的双胎孕妇共445例,进行血清标志物(AFP+β-h CG)二联指标检测,同时运用Illumina Hiseq2000测序技术对孕妇外周血中的游离DNA片段(含胎儿游离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及统计分析,对筛查高风险者进一步通过羊水穿刺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低风险者随访至产后。结果行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392例,高风险31例,阳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7.91%、7.14%,检出率75%,特异度93.27%;无创DNA检测442例,唐氏综合征阳性孕妇5例,阳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1.13%、0.23%,检出率100%,特异度99.77%。两种方法用于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创DNA检测可应用于双胎孕妇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有效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出生。
- 谢晓媛刘霞辛力崔岚岳胜张钰冷俊宏张颖
- 关键词:唐氏综合征
- 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18年
- 出生体重是影响围生期、新生儿期以及婴儿期儿童健康的重要因素,出生体重较低的儿童在出生后发生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要比正常出生的儿童高,在进入成人阶段后患高血压、糖尿病和其他代谢疾病的风险也较正常出生体重的儿童高。本文从发生率、影响因素和预防策略等三个方面对新生儿低出生体重进行了综述。
- 张钰
- 关键词: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影响因素
- 天津市低出生体重儿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了解天津市低出生体重发生情况,分析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天津市全市所有2013年1-3月出生的活产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877例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显示胎儿窘迫、妊娠期高血压、分娩孕周小、多胎、女婴为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高文化程度、多产次、母亲孕前体重重、孕期增重多为保护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出生体重儿受多因素联合作用影响,应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保健管理,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
- 张钰冷俊宏杨西林
- 关键词: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影响因素
- 扩展性NIPT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 探讨无创产前筛查(NIPT)应用于筛查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的检测效率及临床可行性。方法 对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妇女保健科门诊进行孕期检查的2962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进行NIPT检测量达25M,对于筛查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高风险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即羊水穿刺,然后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NV-seq检测,低风险者随访至产后。结果 扩展性NIPT对21-三体和18-三体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33%和100.00%,复合阳性预测值达95.65%,对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的阳性预测值为77.78%,而其他常染色体非整倍体的阳性预测值为0.00%,对于致病性微缺失及微重复筛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100.00%和99.86%,且复合阳性预测值为50.00%。结论 在孕期可通过扩展性NIPT筛查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减少产前诊断给孕妇带来的心理压力和风险,有效降低缺陷儿的出生率。
- 谢晓媛李阔韬吴芳谭桂兰张钰刘霞
- 关键词:产前诊断
- 2013年天津市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9
- 2019年
- 目的分析天津市活产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政策干预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天津市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导出出生日期为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110 131名活产新生儿及其父母信息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低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3年天津市16家区县妇幼保健机构共登记天津籍活产儿110 131名,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4.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婴(OR=1.51,95%CI:1.35~1.68)、早产(OR=39.34,95%CI:35.13~44.05)、产妇孕期增重<10 kg(OR=1.55,95%CI:1.35~1.79)、多胎(OR=11.32,95%CI:9.51~13.48)、健康状况评估结果为一般(OR=1.97,95%CI:1.54~2.51)或差(OR=97.64,95%CI:64.24~148.41)、梅毒RPR检测结果为阳性(OR=3.06,95%CI:1.42~6.57)、产前筛查为高风险(OR=1.63,95%CI:1.33~2.00)是胎儿发生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新生儿母亲现住郊区(近郊OR=0.73,95%CI:0.62~0.84;远郊OR=0.82,95%CI:0.69~0.99)、孕次在2次及以上(OR=0.84,95%CI:0.72~0.98)或产次在2次及以上(OR=0.66,95%CI:0.54~0.79)是胎儿发生低出生体重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2013年天津市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应识别重点干预地区、高危人群,针对性地开展低出生体重干预,降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
- 张钰杨西林
- 关键词: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影响因素
- 孕前和孕早期155种单基因病扩展型携带者筛查的应用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妊娠前和妊娠早期155种单基因疾病携带者筛查(EC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2年6月,在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遗传和优生门诊进行孕前检查和产前检查夫妇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隐性单基因病携带率、致病基因种类筛选、夫妻双方具有相同基因变异的发生率。结果包括182对夫妇共415人同时接受筛查,统计有6个民族在内,以汉族人群为主(357,86%)。基因变异在入组人群中共携带33.73%,变异基因携带率最高的两个遗传病分别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耳聋1A型(GJB2基因)携带率为5.30%(22/415)和苯丙酮尿症(PAH基因)携带率为4.58%(19/415)。研究共发现了55种致病突变,前五名的突变基因分别是GJB2、PAH、ATP7B、HBA1/HBA2和MMACHC,检测出4对高危夫妇(2.20%,4/182),经遗传咨询后,其中1对(25%,1/4)选择了胚胎移植前基因病遗传检测(PGT-M)。结论在孕前和孕早期通过单基因疾病携带者筛查可及时发现致病变异携带情况,通过遗传咨询、产前检查或诊断、辅助生殖技术等可有效预防部分单基因遗传病的首次发生。
- 谢晓媛李阔韬吴芳张钰王蕾棽刘霞
- 关键词:单基因遗传病
- 音乐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的音乐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5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音乐治疗组、体感音乐治疗组及对照组共三组。单纯音乐治疗组每天接受3次音乐治疗,每次50min。体感音乐治疗组每天接受体感音乐治疗50min,对照组不接受音乐治疗,研究周期为4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性中单纯音乐治疗组社会功能(SF)部分和健康总分相比于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体感音乐治疗组相比于对照组,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和健康总分改善明显(P<0.05)。结论:音乐治疗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状况。
- 张钰冷俊宏田惠光邵平田祯袁嘉嵘苏纪迅陈庚寅
- 关键词:音乐治疗原发性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