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圆圆
-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鱼类呼吸器官形态与功能适应性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2年
- 呼吸是鱼类摄食、生长、繁殖、避敌和洄游等一系列生命活动的基础。不同鱼类的呼吸器官与其生活方式和环境的适应性则是其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关键。自1881年Riess第一次对硬骨鱼鳃细微结构进行研究以来[1],
- 张圆圆沈建忠王海生孙广文马秀娟王腾
- 关键词:呼吸器官适应性
-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的乌伦古湖水质生物学评价被引量:13
- 2010年
- 2006年11月至2007年7月在乌伦古湖设置28个采样点按季度对底栖动物采样。共采到大型底栖动物83种,其中寡毛类14种,水生昆虫58种,软体动物7种,其他类4种。年均密度为1048ind/m2,变幅为70~2480ind/m2;年均生物量为10.76g/m2,变幅为0.48~52.53g/m2。根据底栖动物的观测数据,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生物指数(H′)、Goodnight修正指数(GBI)、Margalef丰富度指数(d)、Chandler′s生物记分制(CS)和综合生物污染指数(BI)对乌伦古湖水体环境质量的评价结果显示,乌伦古湖水质整体属于轻度污染。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区域如73公里小海子、骆驼脖子、海滨浴场和吉力湖等处样点水质相对较差,处于中污染水平;投放牛羊粪养殖鱼种的吉力湖后泡子则为重度污染水平。利用底栖动物对乌伦古湖水质的生物学评价结果与理化指标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 赵永晶沈建忠王腾李鸿王炬光张圆圆马徐发
-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水质生物学评价
- 转“全鱼”GH基因黄河鲤呼吸器官和摄食器官形态学研究
- 转“全鱼”GH基因鲤(转基因鲤)是将鲤鱼β-肌动蛋白基因启动子和草鱼GH基因融合而成的“全鱼”基因重组元件显微注射到黄河鲤受精卵内而得到的能够稳定遗传的转基因鱼,目前已经形成一个稳定的品系。转基因鱼的生态风险一直是制约转...
- 张圆圆
- 关键词:呼吸器官摄食器官生态风险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