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萍
- 作品数:32 被引量:360H指数:10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非点源污染研究中土壤溶解性无机氮的提取方法选择被引量:14
- 2005年
- 用2M KCl溶液(5:1)、饱和CaSO4溶液(5:1)、0.01M CaCl2溶液(20:1,100:1) 和去离子水(20:1,100:1)4种提取液、6种提取方式,采用Auto-analyzerⅢColorimeter (Bran Luebbe),水杨酸-次氯酸盐法和Griess-Ilosvay法测定并对比了北京地区4种天然土样的溶解性氨氮和硝态氮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性硝态氮的测定结果不受提取液和水土比(小于100:1)的影响,而溶解性氨氮测定结果受影响较大。在非点源污染研究中,对于土壤中可向水体迁移的溶解性无机氮含量的测定,应根据来水水源特征和研究目的选择适宜的浸提剂和水土比。
- 王红萍梁涛张秀梅夏军
-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土壤污染
- 静电场和磁场对碳钢表面结垢和腐蚀的影响被引量:6
- 2002年
- 在模拟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研究了高碱度、高含盐量、高硬度水质条件下 ,静电场和磁场对碳钢表面结垢和腐蚀的影响 .研究表明 ,静电场对结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强磁场对结垢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是还存在不利的因素 .
- 王红萍许崇武
- 关键词:静电场磁场碳钢结垢循环冷却水
-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电渗析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对SCIE数据库中1988—2017年收录的以"电渗析"为主题的4 115篇文献进行了检索与计量分析,研究了文献的成长趋势、学科及期刊分布、主要研究机构、地域分布及国际合作和关键词。结果表明:近三十年来,电渗析技术研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年发表文献量由1988年的36篇增至401篇;研究文献共涉及170个学科领域,主要发表在以《脱盐》、《膜科学杂志》为代表的4种核心区期刊;文献的研究机构主要为学术院校和科研机构;发表电渗析技术研究文献的国家/地区由1988年的10个增至2017年的56个,国际间合作日益密切;通过关键词分析,电渗析技术主要研究方向为离子交换膜、电渗析过程、工艺创新和技术应用等,"离子交换膜"、"脱盐"等一直是近三十年来电渗析技术研究的重点,"反向电渗析技术"在2007年之后逐渐发展成为该领域新的研究热点。电渗析技术研究现状的明确,可为其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 胡小阳褚衍旭王红萍
- 关键词:电渗析技术文献计量学膜法水处理技术
- 生物滞留池水质效应的模拟试验被引量:17
- 2012年
- 通过模拟20场径流过程,对生物滞留池的水质过程进行了试验监测.结果显示:滞留池对总氮的平均去除效率为17.63%,对总磷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为70.51%、58.84%;对污染物总量的降低效率大于浓度的消减率,对总磷和COD总量的消减率达到60%以上,对总氮量的去除效率达到28.20%;草皮和小叶黄杨对总氮量、总磷量和COD的去除率接近.试验表明生物滞留池系统是控制雨水径流引起的城市非点源污染的较好工程措施.
- 潘国艳夏军张翔王红萍刘恩民
- 关键词:污染物浓度污染物总量非点源污染
- 水力学在排水管道设计计算中的应用
- 2024年
-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科范围广、课程门数多,受教学学时限制,学生很难做到基础课与专业课融会贯通,学习难度大,因此,基础课-专业课融合教学,对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排水管道设计计算是《给排水管道工程》课程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在现有的主流教材中,主要介绍了水力学算图法,不满足实际工程需要,也不利于学生对排水管设计计算原理的理解。本文从排水管道水力学基本公式,在水流断面分析的基础上,剖析参数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可用于Excel软件计算的数学公式,并举例说明了简洁的计算路径。同时,通过Excel计算,获得了流速、流量-充满度关系图,有助于认识雨水管道运行特征。本文中水力学基本理论在排水管道设计计算中的应用,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架起了桥梁,不仅有利于降低专业学习难度,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排水管道设计计算能力,同时有利于夯实学生的水力学基本理论基础,增强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
- 王红萍熊兆明
- 关键词:环境工程曼宁公式流速
- 橡胶促进剂生产废水联合处理工艺探究被引量:3
- 2018年
- 对橡胶促进剂生产废水进行分类收集,确定了采用蒸发脱盐-Fe-C微电解-生化法联合的方法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蒸发脱盐阶段,蒸发量为80%时,出水COD仅为3 112 mg/L,蒸出来的盐中有机物质量分数达40%;在Fe-C微电解阶段,反应时间为4 h,废水p H为3.5,铁碳比为2∶1,COD的去除率可达31.15%,B/C可提高到0.303;生化处理(SBR工艺)阶段,对活性污泥进行培养和驯化32 d后,出水COD稳定在100 mg/L以下,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活性污泥SOUR也稳定在45 mg O2/(g MLSS·h)左右。
- 张洋刘勇王红萍
- 关键词:橡胶促进剂废水生化处理
- 裂化剂生产高悬浮物强酸性废水回用处理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在不改变废水pH的条件下,通过试验研究絮凝沉淀和离心分离去除悬浮物的特性。烧杯试验表明,在投加30mg/L PAM-I或90mg/L PAM-II,混合-絮凝反应-沉淀时间为1min-15min-30min,混合和絮凝反应G值875s-1和50s-1,絮凝反应GT4.5×104时,清液悬浮物含量可降到100mg/L以下,满足尾气洗涤系统内回用要求。离心分离试验表明,离心机转速5 000r/min(FCR 4 390g)、3 500r/min(FCR 2 191g)和2 500r/min(FCR 1 098g),分别离心5min、10min和15min时,清液悬浮物含量可降至100mg/L以下,满足尾气洗涤系统内回用要求;另外,絮凝预处理没能改善离心分离效果。综合考虑,现阶段推荐采用絮凝沉降法处理,同时建议絮凝剂采用PAM-I。
- 彭政王红萍马雪庆曾德金甄玉红
- 关键词:高悬浮物强酸性絮凝沉淀离心分离
- 冬、春季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狭叶香蒲(Typha angustifolia)的腐解过程及其对水质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7年
- 水生植物修复已经成为水体富营养化修复的重要手段,但其周期性的衰亡也给水体带来不容忽视的负效应.以府河流域丘陵地带农业区小水系自然生长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狭叶香蒲(Typha angustifolia)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其冬季和春季腐烂分解过程的差异以及对水体营养盐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挺水植物的剩余干物质量整体上都呈现先快速下降再缓慢下降的趋势,芦苇和狭叶香蒲春季的分解速率分别为0.0251和0.0169 d^(-1),分别明显高于冬季分解速率(0.0027和0.0052 d^(-1));且腐烂分解速率与植物初始氮磷含量和氮磷比都有一定相关性.2种植物在冬季和春季磷的矿化速率都明显高于氮的矿化速率.实验水体的总氮和总磷浓度在腐解过程呈现初期迅速上升、中期迅速下降、后期缓慢下降的趋势.总体来看,芦苇和狭叶香蒲的腐烂分解受季节和初始氮磷浓度的影响较大,芦苇反应较香蒲更敏感且对水质的影响具有时效性.
- 戚美侠王红萍陈杰
- 关键词:芦苇狭叶香蒲腐烂分解营养盐矿化速率
- 医院污水处理典型工艺及技术发展趋势被引量:9
- 2004年
- 围绕医院污水达标排放这个课题,探讨了目前医院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状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工艺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探讨医院污水处理的技术发展趋势。
- 刘道根黄种买王红萍郭琰
- 关键词:医院污水污水处理技术消毒
- 废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减量与处理处置技术现状进展被引量:5
- 2018年
- 综述了废催化裂化(FCC)催化剂减量与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从政策层面探讨了主要技术实施的可操作性。催化剂表面钝化、磁分离等废FCC催化剂减量技术,受到环境保护法规的保护,已在生产中获得广泛应用;催化剂复活技术还不成熟,工业化应用困难。废FCC催化剂的处理处置技术包括填埋、资源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等,其中,填埋技术成熟、法规标准完善,但占用土地并存在长期环境风险;资源回收技术不成熟;资源化利用技术以作为建材最有前途,但缺乏具体法规支持。加强减量与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并科学构建法律法规体系迫在眉睫。
- 倪黎梁维军王红萍
- 关键词:减量化处理处置技术危险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