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军

作品数:707 被引量:10,342H指数:5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38篇期刊文章
  • 109篇会议论文
  • 32篇专利
  • 16篇科技成果
  • 9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1篇水利工程
  • 276篇天文地球
  • 12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5篇经济管理
  • 26篇农业科学
  • 16篇建筑科学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生物学
  • 8篇医药卫生
  • 7篇理学
  • 6篇文化科学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77篇水资源
  • 154篇水文
  • 126篇流域
  • 104篇气候
  • 89篇气候变化
  • 68篇河流域
  • 60篇径流
  • 52篇水文模型
  • 41篇水质
  • 38篇生态
  • 37篇降水
  • 36篇城市
  • 34篇生态环境
  • 34篇污染
  • 33篇洪水
  • 26篇水循环
  • 26篇海河流域
  • 26篇干旱
  • 24篇需水
  • 22篇南水北调

机构

  • 439篇中国科学院
  • 429篇武汉大学
  • 40篇武汉水利电力...
  • 3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0篇中华人民共和...
  • 25篇郑州大学
  • 19篇中国科学院大...
  • 18篇北京师范大学
  • 13篇河海大学
  • 12篇西北大学
  • 11篇长江科学院
  • 10篇中国科学院新...
  • 8篇湖南师范大学
  • 8篇武汉水利电力...
  • 7篇北京林业大学
  • 7篇清华大学
  • 7篇重庆交通大学
  • 7篇华北电力大学
  • 7篇山东省水利科...
  • 7篇奥斯陆大学

作者

  • 704篇夏军
  • 59篇张利平
  • 51篇佘敦先
  • 35篇王中根
  • 34篇张翔
  • 31篇王纲胜
  • 30篇张永勇
  • 24篇占车生
  • 23篇谢平
  • 21篇刘昌明
  • 20篇叶爱中
  • 19篇左其亭
  • 17篇刘苏峡
  • 17篇窦明
  • 16篇宋献方
  • 14篇邹磊
  • 13篇谈戈
  • 13篇乔云峰
  • 12篇于静洁
  • 12篇王蕊

传媒

  • 34篇武汉大学学报...
  • 31篇自然资源学报
  • 26篇人民黄河
  • 24篇资源科学
  • 24篇水利学报
  • 24篇地理科学进展
  • 20篇水电能源科学
  • 17篇中国农村水利...
  • 17篇地理学报
  • 16篇水科学进展
  • 15篇水文
  • 14篇南水北调与水...
  • 14篇气候变化研究...
  • 1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0篇人民长江
  • 9篇地理研究
  • 8篇地球科学进展
  • 8篇水资源保护
  • 8篇Journa...
  • 8篇中国水论坛第...

年份

  • 4篇2024
  • 29篇2023
  • 26篇2022
  • 27篇2021
  • 19篇2020
  • 14篇2019
  • 19篇2018
  • 19篇2017
  • 20篇2016
  • 21篇2015
  • 12篇2014
  • 16篇2013
  • 26篇2012
  • 30篇2011
  • 24篇2010
  • 27篇2009
  • 44篇2008
  • 37篇2007
  • 38篇2006
  • 58篇2005
7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点源污染研究中土壤溶解性无机氮的提取方法选择被引量:14
2005年
用2M KCl溶液(5:1)、饱和CaSO4溶液(5:1)、0.01M CaCl2溶液(20:1,100:1) 和去离子水(20:1,100:1)4种提取液、6种提取方式,采用Auto-analyzerⅢColorimeter (Bran Luebbe),水杨酸-次氯酸盐法和Griess-Ilosvay法测定并对比了北京地区4种天然土样的溶解性氨氮和硝态氮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性硝态氮的测定结果不受提取液和水土比(小于100:1)的影响,而溶解性氨氮测定结果受影响较大。在非点源污染研究中,对于土壤中可向水体迁移的溶解性无机氮含量的测定,应根据来水水源特征和研究目的选择适宜的浸提剂和水土比。
王红萍梁涛张秀梅夏军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土壤污染
MTCLIM模型系列研究报告(1):温度估算方法在中国亚热带山地的有效性验证被引量:10
2003年
以已有的数据、理论和模型为基础,在南方亚热带山地对MTCLIM模型的温度估算方法进行了验证和订正。结果表明:当研究区域内平均气温的正弦加权系数TEMCF为-0 15时,用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正弦加权平均方法对逐日平均气温的估计偏差最小。数学平均法和正弦加权平均法估计的逐日平均气温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1 22℃和0 77℃,后者优于前者。
李海涛沈文清夏军
关键词:亚热带
关于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及科学研究问题的几点讨论
本文初步探讨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理念,提出一些看法与认识.主要内容包括:'河流生命'的理解,河流的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黄河的健康问题与评估,黄河流域水资源使用权初始分配的管理问题,维系黄河健康生命的几个关键问题.目的是研...
夏军
关键词:黄河河流健康水资源管理
文献传递
MTCLIM模型系列研究报告(2):湿度估算方法在中国亚热带山地的有效性验证被引量:6
2003年
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在南方亚热带山地对MTCLIM模型的温度估算方法进行了验证和订正。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露点订正后该研究区域内逐日水汽压的估算结果普遍改善,但在不同站点不同年份间的表现不同。对各站点共5097个观测数据计算后发现,用最低温估计的水汽压和用露点方程订正后的露点估计的水汽压与实测值之间的MAE分别为0.221kPa和0.207kPa,两种方法的模拟结果均与实测值非常接近,但后者偏差更小。与最低温度法估计的结果相比,露点订正方法能较好地模拟干旱天气条件下水汽压的变化状况。
李海涛沈文清夏军
关键词:亚热带
水环境质量评价灰色模式识别模型及应用被引量:115
1997年
在灰色关联度的基础上,以定义的关联差异度为测度,并结合水质综合指数,构造一种新的水环境质量评价灰色模式识别模型。该模型克服了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评价结果趋于均化而分辨率低的缺点,同时评价结果具有连续性和可比性,能够更精确地反映水体污染程度的状况。
史晓新夏军
关键词:水质评价水污染环境质量
区域水环境质量灰关联度评价方法的研究被引量:64
1995年
本文针对区域多级河流断面的水质评价和综合评价问题,提出一种灰关联分析的评价方法。它的特点或是从水质标准的灰关联序关系上评价水环境质量,计算方法简单,而且结论符合实际。通过与现行的方法比较,说明它的实用性。
夏军
关键词:水环境区域水环境
河流水质灰色非线性规划的理论与应用被引量:27
1993年
本文探讨了含灰参数的河流水质非线性规划理论与求解方法。通过引入灰数的概念,建立了描述河流水质模拟及规划中广义不确定性的灰凸集、灰凸规划的初步理论。然后,针对河流水质灰色非线性规划模型求解问题,提出了基于拓广了的Kuhn——Tucker定理直接解法。其特点是将原灰色非线性规划模型分解成等价的两个确定性边界模型直接求解,这不仅为处理灰色水质规划提供了有效手段,而且建立了确定性规划与非确定性规划的联系。通过对淮河蚌埠段有机污染控制实例研究,说明了水质灰色规划问题研究的意义和求解方法的实用性。
夏军张祥伟
关键词:河流水质非线性规划
基于趋势分析的非一致性年径流序列频率计算方法
由于受频繁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用于水资源评价计算的天然年径流量序列失去了一致性。本文提出了基于趋势分析的非一致性年径流序列频率计算方法,可以得到过去、现在和未来不同时期变化环境下年径流合成序列的频率分布。对潮白河水...
谢平陈广才夏军
关键词:非一致性年径流变化环境
文献传递
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模型在海水入侵现状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2年
针对海水入侵现状评价中单指标(Cl-或矿化度)评价方法的片面性和不确定性等问题,本文将熵值理论和属性识别模型相结合,建立了熵权属性识别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滨海地区海水入侵现状评价中。以潍北平原8个海水入侵实测点为应用实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潍北平原大部分地区海水入侵属于轻度侵染,水质为微咸水,东部地区(6、8号点位)在5月份海水入侵属于较严重侵染,但在11月份侵染程度减缓,可能的原因是气候因素(降水增加、海平面上升)以及人为因素(地下水抽水量减少)等共同影响的结果。同时,5月及11月各个测点海水入侵侵染排序略有差异,但是差异较小。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通俗易懂,计算方法简洁明了,便于掌握和应用,为海水入侵现状评价提供了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李淼夏军李福林孟德娟
关键词:属性识别模型熵权海水入侵
国际科学院网络组织水计划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7年
文中介绍了国际科学院网络组织(InterAcademyPanel,IAP)新近启动(2005年)的水计划和我国参与IAP水计划的活动情况,包括2006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科学院网络组织(IAP)水计划亚太区域”国际研讨会。论述了IAP水计划的三大主题: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利用、严格控制水质、水资源管理。总结了IAP及其水计划对我国及世界水研究的意义,提出了作为水安全应对措施的水资源管理的国际培训中心(ITC)的若干议题,以及我国参与IAP水计划的前景。
夏军刘苏峡
关键词:水资源水污染
共7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