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玲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46例恶性淋巴瘤病人的护理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效果,结合出现的急性反应,探讨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对46例恶性淋巴瘤病人实施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观察治疗期间病人的毒副反应、治疗效果,总结护理措施。[结果]40例病人出现药物毒副反应,其中30例病人出现骨髓抑制,6例病人出现发热、寒战,4例病人出现胃肠道的毒副反应;6例病人未出现因利妥昔单抗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病人的治疗过程顺利进行。[结论]急性毒性反应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治疗过程中发生率较高,恰当的预防与护理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病人的临床反应,严格控制用药量,是保证治疗过程安全进行的基础。
- 杨玲
-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利妥昔单抗化疗急性毒性反应护理
- PICC与外周静脉置管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外周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肿瘤科2013年10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5例恶性肿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ICC置管组53例,外周静脉置管组52例。观察两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保留时间及化疗药物刺激所致外渗及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ICC置管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4.3%(50/53),外周静脉置管组为82.7%(43/5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置管组的置管保留时间为(112.57±6.91)d,长于外周静脉置管组的(1.7±1.1)d(P〈0.01);PICC置管组的化疗药物刺激所致不同程度的外渗及静脉炎发生率为0,外周静脉置管组为48.1%(25/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ICC置管安全可靠,可提高护理质量,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较为理想的静脉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建利杜秀平王红梅杨玲
- 关键词:PICC外周静脉置管肿瘤化疗
- 1例右肺癌患者PICC置管5d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
- 2016年
- 1例右肺鳞癌患者PICC置管后5 d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通过病历回顾,相关讨论,最后得出血栓形成的原因,采取针对血栓形成指导有效的临床护理,降低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 刘建利杨玲
- 关键词:PICC血栓
- 银可络可改善脑梗塞病人短时记忆功能被引量:1
- 1998年
- 耿德勤许东生薛海波潘爱胜庄柏翔杨玲
- 关键词:脑梗塞银可络
- 舒血宁预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155例携有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6例患者置管后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79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同时予舒血宁静脉滴注。治疗期间对155例患者常规行血管超声波检查确诊是否有血栓形成,并对两组患者血栓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血栓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能够降低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的形成。
- 刘建利杨玲杜秀平秦艳艳李蓓王红梅
- 关键词:舒血宁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肿瘤静脉血栓
- 舒血宁注射液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70例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正常值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1次/d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4000 U低分子肝素钠(依诺肝素钠)1次/d皮下注射,两组均抗凝治疗10 d,检测和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改变。结果 170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观察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平均水平下降52.65%,对照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平均水平下降54.11%,两组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血宁注射液组累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显著低于低分子肝素钠组的25.9%(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能有效降低恶性肿瘤患者血浆高D-二聚体水平,明显改善其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 刘建利杨玲杜秀平韩正祥
- 关键词:舒血宁低分子肝素钠恶性肿瘤D-二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