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均伟
-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环湖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γH2AX对胶质瘤放射敏感性预测效果的实验研究
- 目的:神经胶质瘤为颅内常见肿瘤,为预后较差的颅内原发性恶性肿瘤,具有浸润性生长和边界不清等生物学特点,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术后放射治疗是胶质瘤综合治疗中较为重要的手段。但是恶性胶质瘤具有放射抗性致其放射治疗效果欠佳,近来多...
- 王均伟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DNA损伤
- 文献传递
- 颅脑创伤开颅手术后脑池颅内压监测初步探讨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初步探讨颅脑创伤开颅手术后脑池开放引流监测颅内压(ICPc)与脑室外引流监测颅内压(ICPv)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以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4例颅脑创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术后第1~7天同时行脑池开放引流和脑室外引流颅内压监测,Pearson相关分析和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探讨二者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4例患者术后分别获得有效颅内压测值106、87、56和99次,脑室外引流颅内压测值分别为(14.72±5.98)、(11.10±4.49)、(27.29±6.06)和(12.63±5.36)mm Hg,脑池开放引流测值为(14.32±5.44)、(11.20±4.36)、(25.46±5.00)和(12.46±5.21)mm Hg。4例患者术后脑池开放引流与脑室外引流颅内压均呈正相关(r=0.977,P=0.000;r=0.961,P=0.000;r=0.892,P=0.000;r=0.970,P=0.000);二者平均差值为(0.21±1.36)mm Hg,95%LoA为-2.440~2.870(P=0.003)。结论脑室外引流与脑池开放引流颅内压监测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脑池开放引流颅内压监测可用于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并有望成为脑室外引流颅内压监测的备选方案。
- 刘俊张述升王伟郭芳王均伟王博李中振张国斌
- 关键词:颅内压脑脊髓液
- 波形蛋白、NF-κB促进胶质瘤侵袭性的表达相关性及意义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胶质瘤中波形蛋白、NF-κB表达相关性及其与肿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波形蛋白、NF-κB和MMP-7在28例低级别(Ⅰ、Ⅱ)胶质瘤和18例高级别(Ⅲ、Ⅳ)胶质瘤中的表达,采用RT-PCR技术检测46例胶质瘤波形蛋白基因表达情况。结果高级别胶质瘤波形蛋白、NF-κB和MMP-7表达均高于低级别胶质瘤(χ2分别为4.44、5.22、6.47,均P<0.05)。波形蛋白表达与NF-κB表达呈正相关(r=0.414,P<0.05)。结论波形蛋白与NF-κB在恶性胶质瘤均高表达,且两者呈正相关,协同MMP-7高表达而促进肿瘤细胞迁徙及侵袭。
- 王红光贾强张述升王均伟刘宝龙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基质金属蛋白酶侵袭性
- 伊丽莎白杆菌和缺陷短波单胞菌致术后颅内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 2023年
- 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杆菌和缺陷短波单胞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土壤、海洋、净化水等),其既是条件致病菌,也是医院感染的潜在感染源,有可能污染血管内导管、辅助呼吸设备等医疗用品,进而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1-3]。术后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命安全均有较大危害,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目前国内外报道的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杆菌和缺陷短波单胞菌导致神经系统感染的文献较少。本文报道一例66岁女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合并多耐药的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杆菌和缺陷短波单胞菌颅内感染的诊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本病例报告已获得天津市环湖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批号:2023-105)。
- 韩璐王均伟张学斌
- 关键词:颅内感染多重耐药菌
- γH2AX对胶质瘤放射敏感性预测效果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高级别胶质瘤细胞系(U87、U251和LN229)γH2AX蛋白表达变化,据此判断胶质瘤对放射线的敏感程度。方法选择胶质瘤细胞系U87、U251和LN229细胞株,通过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经不同剂量(0、2、4、6、8和10 Gy)X线照射后胶质瘤细胞克隆形成率,并绘制细胞存活曲线、测定放射敏感性;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经剂量为2 Gy的X线照射后不同时间点(0 min、30 min、1 h、2 h、6 h、12 h、24 h、36 h和48 h)各胶质瘤细胞系γH2AX蛋白表达变化。结果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显示,随着X线照射剂量的增加,胶质瘤细胞存活分数逐渐降低、细胞克隆形成率减少,放射增敏比自高至低依次为U87、LN229和U251细胞(均P=0.000)。Western blotting法显示,随着X线照射时间的延长,各胶质瘤细胞系γH2AX蛋白表达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时间效应曲线,U87、LN229和U251细胞γH2AX蛋白表达峰值时间依次为2、1和1 h(P=0.000、0.000、0.015);γH2AX蛋白相对衰减速度(r=0.733,P=0.025)和升高程度(r=0.672,P=0.047)均与放射增敏比呈正相关。结论γH2AX蛋白有望成为检测高级别胶质瘤细胞系放射敏感性的一项预测指标。
- 王均伟张春智韩宝林王雷波姚鑫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辐射耐受性DNA损伤
- 以聚醚醚酮植入体行颅骨缺损成形术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研究以聚醚醚酮(PEEK)植入体行颅骨成形术的操作方法、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单侧手术后颅骨缺损6个月以上患者11例(男10例,女1例),均依据各自颅骨成形术前的颅骨1 mm精扫CT数据行PEEK植入体数字化三维加工定制,在经高压灭菌后于全麻下行手术修补颅骨缺损;检查、对比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术后2周、3个月以及1年随访结果。结果全部患者伤口均Ⅰ/甲愈合,术后感觉无异常,5例出现一过性皮瓣下积液后经穿刺消失,1例因拔除皮瓣下引流管后出血而急诊再行血肿清除、植入体原位保留、伤口一期缝合,患者主观感受与外在感观均良好,术后CT与磁共振检查未发现伪影干扰,未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全身其他器官的新发功能障碍,无其他远期并发症出现。结论以PEEK植入体行颅骨成形术的方法可行、操作上未增加困难、疗效安全可靠。对于有经济基础且针对某些成形术后情况存在特殊要求的患者,PEEK不失为一种理想的备选修补材料。
- 张国斌张述升靳峥陈悦达张昕王修玉李家林王均伟刘琳王民关莹倪涛
- 关键词:假体植入聚醚醚酮颅骨缺损颅骨成形术
- 61例原发性药物难治性舌咽神经痛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原发性药物难治性舌咽神经痛(CPN)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3月至2021年3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61例原发性药物难治性GPN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女为32/29;年龄为(67.7±25.4)岁(43~88岁);中位病程为44.1个月(7d至18年)。39例行显微血管减压术(MVD组);22例行神经根丝切断术(RHZ组),主要切断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第1支。观察GPN的责任血管、手术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结果61例患者,术中发现小脑后下动脉(PICA)为责任血管者的占比最高(63.9%,39例),无血管压迫者占3.3%(2例)。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均即刻消失,有效率均为100%。术后MVD组有2例患者发生脑出血,其中1例死亡,1例遗留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症状。RHZ组8例(36.4%)患者存在第Ⅸ、Ⅹ、Ⅺ对脑神经相关的功能障碍,其中5例为悬雍垂偏斜,3例为吞咽呛咳;MVD组1例(2.7%)有吞咽呛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1例患者术后随访(56.7±38.5)个月(12~96个月),MVD组1例(2.7%)患者术后46个月疼痛复发。悬雍垂偏斜的5例患者术后6个月均好转;4例吞咽呛咳的患者中,仅1例RHZ组患者偶尔有呛咳症状。结论MVD是治疗原发性药物难治性GPN的有效术式RHZ是MVD的有效补充术式,并发症发生率虽高,但大部分可恢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 王雷波李鹏存董晓霞王均伟刘清军
- 关键词:舌咽神经疾病疾病特征显微血管减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