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丽
- 作品数:7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阳市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铂类耐药卵巢癌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铂类耐药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晚期复发上皮性卵巢癌患者45例,采用奥沙利铂100mg/m2,第1天,静脉滴注3h;吉西他滨850mg/m2,第1、8天,静脉滴注30min;3周为1个周期,完成2~4个周期,按照实体瘤评价标准和WHO抗癌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疗效评价和不良反应评估。结果4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3例,疾病稳定(SD)20例,疾病进展(PD)9例,有效率为35.6%,疾病控制率为80.0%;主要不良反应为贫血、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大多数为轻、中度。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复发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
- 张艳芳李江丽牛春莲孙静
- 关键词:卵巢癌药物治疗铂类耐药
- 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及影像学表现
- 2024年
- 目的 分析超声诊断在评估乳腺癌是否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选择安阳市肿瘤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观察,采用超声检查患者腋窝淋巴结,整理影像学表现,将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符合率,结合影像学结果整理患者的皮质形态与血流信号的表现情况。结果 超声影像下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后,前哨淋巴结异常,但大小与结构未发生显著改变,皮质局限性突起、偏心性增厚或皮质弥漫性增厚(>3 mm);随疾病进展,淋巴结呈圆形或椭圆形,长短径比值<2;肿瘤细胞在破坏淋巴结后,影像学下淋巴结门强回声消失或偏移;血流信号杂乱且阻力升高。经病理诊断,100例患者中已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为47例(转移组),未发生转移的患者为53例(未转移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4.03%(43/47)。转移组患者乳腺皮质形态主要表现为偏心增厚型(61.70%)、向心增厚型(23.40%)、狭窄型(14.89%);未转移组患者的乳腺皮质形态主要表现为向心增厚型(26.42%)、狭窄型(73.58%),组间狭窄型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血流分布状态表现为混合型、周边型、散在型、淋巴门型,分别为8.51%、53.19%、25.53%、12.77%;未转移组的血流分布状态表现为混合型、周边型、散在型、淋巴门型,分别为5.66%、5.66%、13.21%、75.47%,组间周边型、淋巴门型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的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高,且能够结合超声诊断的影像学结果对患者的皮质形态以及血流状态作出明确,对帮助医生准确了解患者病灶位置,为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 高小盼王晶李江丽
- 关键词:乳腺癌超声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影像学表现
- 诺维本联合铂类二线化疗治疗老年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观察诺维本联合铂类二线化疗治疗老年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治疗组(n=42)。对照组采用顺铂联合紫杉醇治疗,治疗组采用顺铂联合诺维本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27.8%、9.5%,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维本联合铂类二线化疗治疗老年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效果好,安全性更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夏金陈瑞萍张彦芳李江丽牛春莲
- 关键词:诺维本铂类复发转移性乳腺癌
- 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Glasgow评分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Glasgow评分(GPS)对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82例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外周血NLR以中位数2.98为截取值分为低NLR组和高NLR组,GPS根据C-反应蛋白、白蛋白水平分为0、1、2分组,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患者NLR、GPS评分与总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低NLR组与高NLR组中位生存时间(OS)分别为25.5、15.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asgow 0、1、2分组中位生存时间(OS)分别为27.1、16.7、11.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LR和GPS均是影响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2.864,95%CI:1.287~6.370,P=0.010;RR:1.838,95%CI:1.036~3.259,P=0.037)。结论:术前NLR和GPS均是影响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和GPS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 张艳芳牛春莲李江丽杜娴娟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GLASGOW评分预后
- 沙利度胺辅助顺铂与多西他赛化疗对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清MMP-9、VEGF水平变化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究沙利度胺辅助顺铂与多西他赛化疗对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安阳市肿瘤医院56例中晚期胃癌患者,建档顺序分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顺铂与多西他赛化疗,于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沙利度胺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2个周期结束时血清MMP-9、VEGF水平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2个周期结束时血清MMP-9、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57.14%(16/28)与对照组50.00%(14/28)相比,较为接近(P>0.05);治疗期7间观察组0~Ⅱ度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黏膜炎发生率分别为7.14%(2/28)、14.29%(4/28)、14.29%(4/28),均较对照组的46.43%(13/28)、46.43%(13/28)、42.86%(12/28)降低(P<0.05)。结论对中晚期胃癌患者应用沙利度胺辅助顺铂与多西他赛化疗治疗效果肯定,且能够有效降低血清MMP-9、VEGF水平,不良反应少。
- 张艳芳李江丽孙静牛春莲
- 关键词:中晚期胃癌沙利度胺顺铂多西他赛VEGF
- 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18
- 2016年
-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1 000例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化疗后患者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 00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生感染98例,感染率9.80%,其中呼吸系统感染占56.12%、泌尿系统占20.41%、消化道占13.27%;检出病原菌7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0.53%、革兰阳性菌占23.68%、真菌占15.79%;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住院时间长、血清白蛋白偏低、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肿瘤晚期是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较多,高龄、住院时间长、血清白蛋白低、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肿瘤晚期是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张春珍牛春莲张艳芳夏金王保吉李江丽
-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化疗影响因素
- 紫杉醇联合卡铂密集方案新辅助治疗TNBC的病理学缓解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密集方案新辅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病理学疗效,并分析患者病理学缓解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该院确诊为TNBC的患者13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紫杉醇联合卡铂密集方案新辅助治疗,对比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乳腺病理学完全缓解(bpCR)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bpCR率的影响因素,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136例患者均可评价临床疗效,患者总体反应率(ORR)为89.71%,bpCR率为49.26%。不同体重指数、月经情况、脉管侵犯患者的bpCR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临床分期、东部肿瘤协作组功能状态评分、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患者的bpCR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患者临床分期Ⅲ期[比值比(OR)=3.438,95%可信区间(95%CI)1.815~6.514]和组织中低分化程度(OR=2.450,95%CI 1.191~5.039)为影响患者bpCR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136例患者经紫杉醇联合卡铂密集方案新辅助治疗后常见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Ⅰ~Ⅱ级,经过积极对症治疗不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密集方案新辅助治疗TNBC患者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患者临床分期Ⅲ期和组织中低分化程度为影响患者bpCR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不良反应可耐受,治疗方案具有较好安全性。
- 李江丽唐一君高小盼郭君兰
-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紫杉醇卡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