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百灵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群落
  • 3篇群落结构
  • 2篇底栖生物
  • 1篇底栖动物
  • 1篇底栖硅藻
  • 1篇原生动物
  • 1篇生物量
  • 1篇微小型
  • 1篇物量
  • 1篇纤毛
  • 1篇纤毛虫
  • 1篇小型底栖动物
  • 1篇小型底栖生物
  • 1篇毛虫
  • 1篇南黄海
  • 1篇硅藻
  • 1篇海底
  • 1篇丰度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篇周百灵
  • 3篇孟昭翠
  • 3篇徐奎栋
  • 2篇赵峰
  • 1篇李菊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海洋与湖沼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南黄海底栖硅藻、原生动物和小型底栖动物的时空分布特点
利用Ludox-QPS方法并结合沉积环境因子的综合分析,分别于2011年4月、7月、8月和11月在南黄海6个相同站位进行以底栖硅藻、纤毛虫和异养小鞭毛虫为代表的微型底栖生物及小型底栖生物调查.结果表明,丰度上,底栖硅藻8...
孟昭翠徐奎栋周百灵
长江口外海域微型和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和时空变化被引量:6
2015年
利用DAPI荧光计数法和Ludox-QPS方法并结合环境因子的分析,研究了2010年和2011年夏季(7月)及秋季(11月)长江口至济州岛沿线的CJ断面沉积物中的微型及小型底栖生物的组成、丰度和生物量及分布特点。结果表明,表层5 cm沉积物中,细菌(108个/cm3)、蓝细菌(106个/cm3)、自养(106个/cm3)和异养微型鞭毛虫(105—106个/cm3)的丰度较其他类群高3个数量级以上;细菌(19—24μg C/cm3)、自养(13—31μg C/cm3)和异养(5—44μg C/cm3)微型鞭毛虫的生物量明显较蓝细菌(1—2μg C/cm3)、小型底栖生物(0.9—1μg C/cm3)、纤毛虫(0.04—0.2μg C/cm3)、异养小鞭毛虫(0.02—0.08μg C/cm3)及硅藻(0.001—0.008μg C/cm3)高。除细菌和蓝细菌外,2011年微型底栖生物和小型底栖生物各类群的丰度和生物量大多高于2010年,且大多为秋季高于夏季。发现的166种纤毛虫中,肉食性纤毛虫所占现存量的比例最大,菌食性次之,藻食性和杂食性最小;肉食性纤毛虫在秋季所占比例高于夏季,而菌食性则相反。统计分析表明,微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年度间具有极显著差异,基于物种-丰度的纤毛虫群落结构年度间呈极显著差异,而小型底栖生物则未见显著差异。微型和小型底栖生物各类群夏季和秋季的分布受多因子而非单一环境因子的影响,长江冲淡水对该断面的微型和小型底栖生物的影响不显著。对微型底栖生物各类群及水体中相应类群的比较分析表明,该海域的微型底栖生物具有明显的数量和功能重要性。
周百灵孟昭翠赵峰徐奎栋
关键词:小型底栖生物丰度生物量
黄海底栖纤毛虫的群落结构与时空变化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定量蛋白银染色(Ludox-QPS)方法,对2010年7月和11月获自黄海海域沉积物中的底栖纤毛虫进行了群落结构研究,并结合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月浒苔暴发期间,纤毛虫现存量以北黄海、南黄海近岸和长江口外海域较高,南黄海离岸站位较低;11月的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均明显高于7月,南黄海近岸站位的丰度和生物量较高,且向外海随水深增大呈减少的趋势。11月丰度和生物量前三位的类群与7月一致,前口类丰度所占比例最高,核残迹类生物量所占比例最高。肉食性纤毛虫均是两个月份的最优势摄食类群。11月纤毛虫的物种数、Margalef指数和香农-威纳指数均高于7月,且均以南黄海近岸海域较高,而离岸海域较低;纤毛虫丰度、生物量、物种数、Margalef和香农-威纳指数与底层水温度和沉积物中值粒径呈显著正相关。冷水团对底栖纤毛虫群落结构和分布有一定的影响,且是多个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两个月份纤毛虫群落间的Jaccard相似系数值高于单个月份南北黄海和冷水团内外的系数值,表明黄海底栖纤毛虫的物种组成在季节间的差异可能小于不同海域之间的差异。7月南黄海近岸较高的纤毛虫现存量和多样性表明,浒苔的死亡和降解可能通过级联效应促进了近岸站位纤毛虫的生长。
周百灵维妙李菊赵峰徐奎栋
关键词:群落结构
长江口外海区微小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与时空变化
利用DAPI荧光计数法和Ludox-QPS方法并结合沉积环境因子的综合分析,研究了2010年和201 1年7月(夏季)、11月(秋季)长江口外海区4站位沉积物中微型及小型底栖生物的组成、丰度和生物量、分布及生态特点.
周百灵孟昭翠徐奎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