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国栋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内燃机工程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9篇燃烧
  • 8篇柴油
  • 8篇柴油机
  • 4篇预混
  • 4篇预混合
  • 3篇柴油机燃烧
  • 2篇甲醇
  • 1篇单次
  • 1篇等压
  • 1篇压燃
  • 1篇压燃式
  • 1篇油膜
  • 1篇预混合气
  • 1篇直喷
  • 1篇直喷柴油机
  • 1篇直喷式
  • 1篇碳粒
  • 1篇内燃机燃烧
  • 1篇喷雾
  • 1篇喷油

机构

  • 9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9篇胡国栋
  • 4篇许锋
  • 2篇杨名华
  • 1篇程晓舫
  • 1篇梅宁
  • 1篇宋振寰

传媒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小型内燃机与...
  • 1篇车用发动机
  • 1篇柴油机
  • 1篇中国内燃机学...

年份

  • 2篇1992
  • 1篇1991
  • 3篇1990
  • 3篇198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柴油机燃烧的新发展--热预混合近似等压燃烧
胡国栋许锋
关键词:柴油机燃烧预混合
柴油机燃烧光强波的测试和定量分析被引量:4
1992年
本文在以下两个方面为柴油机燃烧光强波的测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设计出线性的燃烧光强波传感器,为燃烧光强波的研究和测试技术提供了基础;2.提出吸收黑度概念,以修正光电器件的接收辐射,得到燃烧火焰的实际波段辐射,从而把燃烧光强波测量纳入定量分析的轨道。检定了燃烧光强波传感器的光电特性。通过实机测试和计算分析,给出了吸收黑度修正法的误差范围。
程晓舫胡国栋
关键词:柴油机燃烧光强度
内燃机燃烧发展新战略
胡国栋
关键词:内燃机燃油燃烧燃烧过程燃烧系统喷油
柴油机燃烧的新发展——热预混合近似等压燃烧被引量:2
1989年
本文通过对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种燃烧方式优缺点的对比,从理论上阐述了柴油机实现热预混合近似等压燃烧具有的特点。分析了预混合与燃烧爆压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近似等压燃烧模型和实现热预混合的三点原则。通过采用油膜方式,伞喷燃烧系统及安装导流环等措施,实现预混合燃烧。实机试验表明,在改善经济性、粗爆性及排放指标上获得了明显的效果。
胡国栋许锋
关键词:燃烧预混合气
全文增补中
热预混合油膜燃烧的新进展
阐述了实现预混合燃烧采用的半伞喷油嘴,伞喷油嘴加导流环,超多孔油嘴加导流环,超多孔油嘴加导流环等措施获取的新进展。实现预混合后对燃用多种燃料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许锋胡国栋
关键词:油膜燃烧柴油机
柴油机燃烧的新发展——热预混合近似等压燃烧被引量:2
1990年
1 前言柴油机燃烧方面的研究虽有很大发展,但总的来说是受着已定的战略方向的限制,只是在战术上作些改变,因此始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爆压高、工作粗暴、NOx排量高、混合不良、燃烧不完全、冒烟、排温高、排放微粒数量多以及空气利用率低等问题。今后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柴油机经济性能、排污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从内燃机发展的道路、战略方向上寻求新的出路。基于这种思想,近年来在燃烧方面,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
胡国栋许锋
关键词:柴油机燃烧等压
在连续压胀单次喷射燃烧装置上的甲醇喷雾自燃特性研究
1990年
甲醇已被公认为最有希望的柴油机代用燃料.其中涉及到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它的自燃能力极差.本文给出了在连续压胀单次喷射燃烧装置上试验得到的甲醇喷雾的滞燃期及燃烧过程特征.试验包括喷射提前角、进气压力及气缸盖加热温度这三个因素对滞燃期及燃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射正时过早或过迟均会导致甲醇喷雾不着火;甲醇的滞燃期与气缸内的压力无关;燃烧室壁温度至少应达到260℃时,甲醇才能自燃.进一步的工作过程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在本试验装置各热表面状态下可获得适合于现有柴油机所许可的滞燃期和压力增长率,而这种状态可借助于柴油机燃烧室的绝热手段而实现.
杨名华魏象仪胡国栋
关键词:柴油机甲醇喷雾燃烧装置
高速直喷柴油机碳粒形成和氧化规律的研究
1991年
为研究高速F120柴油机燃烧过程中碳粒在不同的火焰条件下形成和氧化的 规律,运用缸内瞬态取样技术和火焰辐射测量技术在该机采用多孔喷射、雾化燃烧系 统和伞喷、预混合燃烧系统时,测取了以预混合燃烧为主和以扩散燃烧为主的两种燃 烧过程中碳粒、氧浓度和火焰温度变化曲线。结果表明柴油机以预混合燃烧时因混合 气结构均匀和较快的燃烧速度对扼制碳粒的形成有较明显的作用.
宋振寰胡国栋梅宁
关键词:柴油机直喷式碳粒燃烧
压燃式纯甲醇发动机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1990年
对双缸柴油机上直喷压燃方式燃烧纯甲醇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甲醇燃料 汽化潜热大、自燃温度高、直接田燃困难等特点,采用提高压缩比进气加热等措施, 成功地使纯甲醇在直喷田燃方式下获得了稳定运转。结果表明,这种甲醇燃烧方式能 有效地降低柴油机的NOx排放量,其能耗率与现有柴油机基本相等,并就这种新型 甲醇代用方式的燃烧过程示功图、放热率、滞燃期及热效率等特点与柴抽相比较,进 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探讨。
杨名华魏象仪胡国栋
关键词:柴油机甲醇燃烧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