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志鹏

作品数:36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影像
  • 13篇影像学
  • 9篇下颌
  • 8篇颌面
  • 7篇颌关节
  • 7篇颞下
  • 7篇颞下颌
  • 7篇颞下颌关节
  • 7篇下颌关节
  • 7篇口腔
  • 6篇影像学研究
  • 6篇肿瘤
  • 6篇口腔颌
  • 6篇口腔颌面
  • 5篇腮腺
  • 5篇颌面部
  • 5篇面部
  • 5篇CT
  • 4篇影像报告
  • 4篇数据系统

机构

  • 36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36篇孙志鹏
  • 16篇马绪臣
  • 11篇赵燕平
  • 7篇张祖燕
  • 7篇傅开元
  • 6篇谢晓艳
  • 5篇孙丽莎
  • 3篇任文革
  • 3篇张建运
  • 2篇李铁军
  • 2篇柳登高
  • 2篇刘木清
  • 1篇邹冰爽
  • 1篇孙玉春
  • 1篇俞光岩
  • 1篇王霄
  • 1篇郭传瑸
  • 1篇王佃灿
  • 1篇潘洁
  • 1篇张刚

传媒

  • 5篇第12次全国...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第14次全国...
  • 1篇第八届全国口...
  • 1篇2013第四...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2016年全...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1
  • 8篇2020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6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根管内容物对口腔颌面锥形束CT诊断牙根纵裂准确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研究不同根管内容物对口腔颌面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诊断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VRF)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因正畸治疗或牙周病而拔除的结构完整的单根管干燥离体牙24颗,沿釉牙骨质界去除牙冠,进行根管和桩道预备后制备为研究样本。将24个样本分为两组,每组12个。A组为对照组(无VRF组),根据根管内容物分为5个亚组:空白组、纤维桩组、牙胶尖组、钛桩组和金钯桩组;B组为实验组(VRF组),亚组分组同上。VRF组使用统一方法制备为VRF模型,以专用根管钉使牙根发生颊舌向完全裂开后再粘接复位;对照组不进行模拟VRF的操作。钛桩和金钯桩根据根管预备情况个性制作,通过X线检查确认桩与根管壁的密合性。所有样本均置于猪下颌骨牙槽窝中进行CBCT扫描,由经验丰富的牙体牙髓病学专科医师和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专科医师进行盲法判读,统计分析诊断准确率。结果:空白组、纤维桩组、牙胶尖组、钛桩组、金钯桩组中VRF的诊断准确率依次为95.83%、91.67%、87.50%、79.17%和45.83%,与空白组相比,纤维桩组(P>0.999)、牙胶尖组(P=0.500)和钛桩组(P=0.125)的诊断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金钯桩组中VRF诊断准确率最低,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不同根管内容物在CBCT中的伪影对VRF诊断的准确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纤维桩、牙胶尖和钛桩的影响较小,而金钯桩影响较显著。
章锦花潘洁孙志鹏王霄
关键词:锥形束CT牙根纵裂
IgG-4相关性唾液腺炎的B超和唾液腺造影的影像学研究
目的:探讨IgG-4 相关性唾液腺炎患者的B 超和唾液腺造影的影像学特点。材料和方法:对29 例病理诊断为IgG-4 相关性唾液腺炎患者下颌下腺、腮腺和泪腺的B 超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B 超图像观察腺体大小和内部回声...
谢晓艳孙志鹏李巍洪霞俞光岩张祖燕
关键词:B超唾液腺造影
口腔颌面部纤维结构不良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口腔颌面部纤维结构不良(fibrous dysplasia, FD)的临床病理特点。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口腔医院2013-2020年诊治的105例纤维结构不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借助Ki-6...
薛江张建运时瑞瑞孙志鹏谢晓艳李铁军
先天性颊瘘-附耳综合征: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的一种特殊类型
孙志鹏马绪臣张祖燕俞光岩
腮腺CT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的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建立腮腺CT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arot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因腮腺肿物...
李玉冰孙丽莎孙志鹏谢晓艳张建运张祖燕赵燕平马绪臣
文献传递
腮腺CT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的初步研究
研究目的:初步建立腮腺CT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arot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因...
李玉冰孙丽莎孙志鹏谢晓艳张建运张祖燕赵燕平马绪臣
关键词:腮腺肿瘤CT
文献传递
腮腺浅叶脂肪沟及其影像意义的初步研究
<正>目的:研究腮腺浅叶是否存在有恒定脂肪沟的影像解剖特征,初步研究其解剖学基础和影像意义。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正常腮腺平扫和增强CT影像观察,于轴位中观察腮腺浅叶脂肪沟的形态变化规律。50例正常腮腺进行造影C...
孙志鹏傅开元马绪臣张祖燕
文献传递
IgG4相关性唾液腺炎的B超、螺旋CT和唾液腺造影的影像学比较研究
<正>目的:比较分析IgG4相关性唾液腺炎(IgG4-RS)患者的B超、螺旋CT和唾液腺造影的影像学特点。材料和方法:对29例病理诊断为IgG4-RS患者下颌下腺、腮腺和泪腺的B超和螺旋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B超图...
谢晓艳孙志鹏
文献传递
口腔颌面部静脉增强CT不良反应总结分析
赵娟邓杰陈志钧张保华刘木清孙志鹏傅开元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CT伪影去除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CT伪影去除方法及系统,涉及医学影像技术领域,包括:获取CT图像,分别对CT图像进行正弦变换和小波变换处理;构建图像增强模型,处理后的图像分别通过依次连接的图像增强模型和随机反投影层进行图像...
孙玉春 田素坤 胡世鹏 姜栋耀孙志鹏 曹占强 翟文茹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