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玲
-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上海市872例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总结上海市艾滋病患者接受国家免费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纳入免费ART项目的872例艾滋病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定期进行药品不良反应临床和实验室评估。结果:在治疗过程中82.80%的患者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常见的短期药物不良反应有消化系统症状、皮疹、骨髓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中长期药物不良反应有肝毒性、外周神经炎、脂肪重新分布等。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与消化系统症状、贫血,司他夫定(stavudine,D4T)与脂肪重新分布,依非韦仑(efavirenz,EFV)和奈韦拉平(nevirapine,NVP)与皮疹、肝毒性间有一定的特异关联性。结论:临床医生应针对患者特征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应熟悉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处理。
- 韩丹潘建玲储文功卢洪洲
- 关键词: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药物不良反应
- 基于基因关系网络的单克隆抗体靶向抗肿瘤药物的药物警戒研究
- 近年来,由于恶性肿瘤发病率和肿瘤全球化趋势不断上升,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饱受威胁,而传统的化疗药物在癌症治疗中存在耐药性、疗效低且毒副作用大等各种缺陷。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和对肿瘤机制的深入探索,靶向抗肿...
- 潘建玲
-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单克隆抗体靶向抗肿瘤药物
- 文献传递
- 拉帕替尼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与相关基因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拉帕替尼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和基因的关联进行研究。方法:使用报告比值比(ROR)和条件概率两种计算方法,从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和收录了上市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副反应资源库(SIDER)收集目前上市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的药物-基因相互作用信息和不良反应数据进行整合处理,计算拉帕替尼关联的16个基因与4项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关联性。结果:拉帕替尼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相关的64对基因-不良反应配对中,ROR检出了18对信号,与条件概率值前30%(19对)的重合率为83.3%(15对),高关联的几个基因为EGFR、Erb B3、FSHβ和LHB。结论:拉帕替尼会引起基因EGFR和FSHβ表达异常,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关联性仍需进一步验证。生物信息学方法可以有效的筛选出高关联的基因-不良反应配对,为进一步分子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参考。
- 陈婕储文功潘建玲
- 关键词:拉帕替尼药品不良反应基因生物信息学
- 利妥昔单抗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与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 通过对利妥昔单抗相关不良反应进行信号挖掘研究,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eporting odds ratio,ROR)和贝叶斯置信度递进神经网络法(Bayesian confidence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CPNN),对美国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AERS)2014年第一季度~2015年第四季度收集的报告进行分析,挖掘利妥昔单抗产生的相关不良反应信号。结果 ROR法和BCPNN法分别挖掘利妥昔单抗可疑ADR不良反应相关信号657个和43个,其中包括药品说明书中未出现的新的可疑ADR信号分别为68个(ROR法,筛选条件:95%CI-排名前300位且ROR值大于2.5)和10个(BCPNN法)。结论 利妥昔单抗可疑ADR信号的挖掘,可以为国内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 潘建玲刘照元陈婕储文功
-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合理用药
- 上海市2009~2013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情况调查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情况,为进一步开展规范化抗病毒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872例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对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72例患者中,死亡52例,79例合并其他慢性感染,651例(74.66%)坚持服药,无漏服现象,治疗方案以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为主(53.95%),216例更换药物,绝大多数病例T淋巴细胞CD4+计数明显上升,治疗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后CD4+细胞计数水平高于治疗前。结论:上海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应继续加强督导,提高治疗成功率。
- 韩丹潘建玲储文功卢洪洲张丽军
-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T淋巴细胞C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