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童瑞

作品数:7 被引量:4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预后
  • 2篇间皮
  • 2篇间皮瘤
  • 2篇恶性
  • 2篇腹膜
  • 2篇病理
  • 1篇毒副作用
  • 1篇毒性
  • 1篇血性
  • 1篇药理
  • 1篇药理活性
  • 1篇抑酸
  • 1篇抑酸药
  • 1篇音乐疗法
  • 1篇预后分析
  • 1篇气囊肿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肠病
  • 1篇肿瘤
  • 1篇肿瘤综合治疗

机构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7篇童瑞
  • 6篇梁浩
  • 4篇秦颖
  • 2篇石硕
  • 2篇曾艳
  • 1篇张旭艳
  • 1篇秦蕾
  • 1篇闫玉坤

传媒

  • 4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铋毒性的大鼠组织学研究
目前含铋类药物如枸橼酸铋钾、果胶铋等广泛应用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Hp的根除治疗中,马斯特里赫特Ⅳ共识推荐在克拉霉素高耐药且有条件的地区含铋剂四联疗法作为一线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方案。但是由于铋剂在我国为非处方药且价格相...
童瑞
关键词:毒副作用药理活性抑酸药
文献传递
恶性腹膜间皮瘤26例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恶性腹膜间皮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响该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05-2013年收治的26例恶性腹膜间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26例患者平均年龄57岁,3例男性患者有石棉接触史,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水及腹部肿块。CT示腹膜或大网膜增厚/占位性肿块。组织分型:上皮型20例,肉瘤型/双相型6例。TMN分期:Ⅰ~Ⅱ期12例,Ⅲ~Ⅳ期14例。8例手术及腹腔热灌注化疗,14例手术及全身化疗,4例仅手术治疗。全部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0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及24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6.15%、80.27%、52.90%及26.4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01)、组织分型(P〈0.001)、TMN分期(P=0.016)及治疗方法(P=0.019)是预后的影响因素,而性别、大体分型与预后关系不大,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分型(P=0.002)及TMN分期(P=0.021)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病理分型为上皮型,TMN分期为Ⅰ~Ⅱ期时预后较好,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对提高恶性腹膜间皮瘤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曾艳童瑞王翔耀梁浩
关键词:恶性腹膜间皮瘤组织病理预后
65例直肠神经内分泌瘤合并大肠息肉的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直肠神经内分泌瘤合并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解放军总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直肠神经内分泌瘤病例,对比分析直肠神经内分泌瘤合并大肠息肉与同期未合并大肠息肉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共收集到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9-77(50.09±11.12)岁,男女比例1.7∶1。其中23例(35.4%)合并大肠息肉,42例(64.6%)未合并大肠息肉。合并大肠息肉组的平均年龄(55.83±11.12)岁,男性所占比例87.0%,症状发生率82.6%;未合并大肠息肉组的平均年龄(46.95±9.91)岁,男性所占比例50.0%,症状发生率57.1%;两组的年龄、性别、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的形态、大小、位置分布、单发与多发比例、病理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例(40.0%)行超声内镜检查,对浸润深度的判断准确率为95%(25/26)。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内镜下治疗,1例发生术后出血,2例追加外科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无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直肠神经内分泌瘤合并大肠息肉组较未合并息肉组年龄更大,男性所占比例及症状发生率更高。内镜下治疗能够获得满意的疗效,超声内镜能够很好地判断肿瘤浸润深度,有助于内镜下治疗的术前评估。
王祥耀石硕曾艳秦颖童瑞梁浩
关键词:大肠息肉病理学预后
21例腹膜恶性间皮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总结腹膜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我科1995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1例经病理证实的腹膜恶性间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7例(81.0%),女4例(19.0%)。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消瘦,主要体征为腹水。结果 16例检测血清糖原抗原CA125,其中有10例升高(75.9-900 IU/ml);18例B超或CT检查发现腹膜增厚(0.3-2.8 cm);确诊主要依靠腹腔镜检查;病理类型最主要为上皮型。术后行腹腔局部灌注化疗13例,全身化疗2例,减瘤术1例,减瘤术+腹腔化疗3例。结论该病诊段依靠病理,治疗采用手术结合腹腔内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生存周期为3-24个月。
童瑞曾艳闫玉坤梁浩
关键词:间皮瘤肿瘤综合治疗
音乐疗法对大鼠的辅助化疗作用
2017年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对化疗大鼠一般情况、行为、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探索音乐疗法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进行音乐预培养1周,使其适应人类音乐的音频,经旷场实验剔除行为不佳和过度活跃的大鼠。将剩余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化疗组、化疗联合音乐组及正常组,每组8只。化疗组大鼠隔天腹腔注射1次5-FU(100 mg/kg,半数致死量);化疗联合音乐组给予同样化疗,联合音乐治疗(65~70 db,6 h/d);正常组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用药前及用药过程中第7天、14天、21天进行旷场实验,检测血常规、血生化结果。结果化疗组大鼠运动次数明显减少,与化疗联合音乐组及正常组大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化疗组、化疗联合音乐组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白细胞计数明显下降(P<0.05);与化疗组相比,化疗联合音乐组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数量、白蛋白含量更高(P<0.05),谷草转氨酶和尿素含量更低(P<0.05)。结论音乐疗法对化疗大鼠出现的化疗不良反应有纠正作用,能够改善化疗大鼠的一般情况,增加运动活性,提高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的数量,改善肝脏功能。
秦颖李修璨石硕梁浩童瑞王祥耀
关键词:音乐疗法化学治疗
结肠气囊肿症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总结结肠气囊肿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1995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20例经结肠镜确诊的结肠气囊肿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结肠气囊肿瘤患者中,男16例(80.0%),女4例(20.0%)。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腹泻、腹痛、黏液血便。确诊主要依靠结肠镜检及病理检查,1例行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切除术,1例行剖腹探查、乙状结肠穿孔修补术;5例行内镜下治疗;2例行药物+高压氧治疗;7例单纯药物治疗;4例未做治疗。结论结肠气囊肿瘤诊断首选结肠镜,无症状者无需治疗。治疗主要包括氧疗、内镜下治疗和外科手术及治疗原发病,预后良好。
童瑞秦颖秦蕾梁浩
关键词:结肠气囊肿症内镜
41例缺血性肠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肠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的41例缺血性肠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9例,女性22例,年龄38~87(61.41±12.65)岁,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查体、肠镜检查正常的8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36~79(56.3±9.54)岁,筛选出与缺血性肠病可能有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itc回归分析,明确缺血性肠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年龄、冠心病史、口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药史、高血压病史、腹部手术史、输血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it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腹部手术史是缺血性肠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缺血性肠病与冠心病、高血压、腹部手术史密切相关,需加强这些疾病的治疗和控制。
秦颖张旭艳童瑞梁浩
关键词:缺血性肠病胃肠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